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60895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弘扬德孝文化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体会 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全面开展孝德礼仪教育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帮助未成年人塑造良好的品格,助力“厚德镇海”建设,镇海区以孝德、礼仪等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围绕“习行孝德、明礼知仪、感恩社会”主题,在全校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行动,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基础的礼仪要求入手,倡导廉洁文化,全面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道德品质、明礼知仪的行为习惯和感恩社会的人文精神,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

2、广大青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一、“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三年行动的主题内容 1.习行孝德。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青少年儿童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习行孝德,就是要求青少年儿童从孝敬父母、长辈入手,将日常活动与孝德文化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从小事入手,从身边做起,以孝德情感、孝敬用语、孝亲行动为重点内容,培育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孝亲情感和知孝、懂孝、行孝的敬养行为。 2明礼知仪。“做人先学礼”,礼仪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明礼知仪,就是要求青少年儿童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

3、形成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待人态度,养成热情、大方、礼貌、友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树立自律守信、洁身自好的廉洁意识,引导学生在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进而培养学生明礼尚德、宽厚友善的良好品格。 .感恩社会。“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感恩是个体对社会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感恩社会就是要求学生在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的基础上,从“小爱”到“大爱”,主动关注社会、走入社会、回馈社会,引导学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存善心,行善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懂感恩、知奉献,营造良好的社会

4、道德风尚。 二、“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三年行动的工作任务 在开展孝德礼仪教育三年行动中,区教育局将突出创新性,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六大行动。 一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大力倡导以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诵读书目,注重分类、分阶段循序实施,保障学生每天有时间诵读经典、每周有课赏析经典,推动诵读活动的常规化。 二是开展孝德礼仪课程行动,充分挖掘孝德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校本系列教材,在三年内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形成涵小学、中的孝德礼仪课程体系。 三是开展主题实践体验行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大力开展“人人学会打招呼”

5、“天天都是孝心日”等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制订孝德礼仪行为规范,用实际行动践行孝德礼仪。 四是开展文化理念引领行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艺术节、读书节、道德讲堂等载体通过校园主题景观设置、孝德礼仪故事讲述、解读校训、唱响校歌等活动,浓厚孝德礼仪教育氛围,彰显孝德礼仪文化特色。 五是开展教师榜样示范行动,强化教职员工孝德礼仪、廉洁文化教育,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益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良好修养的引领者和优良品质的奠基者。 六是开展多方联动牵手行动,积极动员家庭、社区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影响家庭、家庭影响社会”作用,积

6、极挖掘区内外教育资源,建立孝德礼仪教育基地,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格局。 三、“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孝德礼仪”三年行动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发动。通过举行启动仪式、动员会、座谈会等活动,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产生“同频共振”的效应,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行动方案,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和参与孝德、礼仪教育活动中来。 2.建立管理机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深入、持久的管理机制。 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制订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立体化考核评价。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制订新形势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的评比、表彰、宣传活动。 4.实施分类分段推进。按照循序渐进、分类分段推进的要求,对各学段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使教育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行为成长规律。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