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练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60794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伶官传序》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伶官传序》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伶官传序》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实力演练题库 【跟踪试题】一 选择题:1. 以下有关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B 欧阳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存世,著名作品有醉翁亭记捕蛇者说秋声赋等。C 欧阳修乃北宋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对三苏、曾巩、王安石均有奖掖提拔之功。D 欧阳修乃史学大家,他一人独著新五代史,并与人合著新唐书。2. 以下加点词语含义一样的一组是:A 与尔三矢,尔其为忘乃父之志!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B 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盛以锦囊,负而前驱D 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

2、告庙,请其矢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胜利 3.以下各句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 尔其无亡乃父之志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A B C D 4.与“梁,吾仇也”一句句式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D 师道之不传也尽矣二 填空题; 5.将以下句子文意补充完整: 满招损,_ 忧劳可以兴国,_。 _,智勇多困于所溺。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亦不能至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_,_。6.具体说明以下词语的含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 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 少牢: 及凯旋而纳之 凯旋: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 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提高试题】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胜利,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

4、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a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c书d曰e满招损,谦得益f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7.请先给文中空缺的a.b.c.d.e.f.六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8.以下加点词的含义各不一样的一组是:A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 忧劳可以兴国 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D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天下事有难易乎9.从句式构造看,对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局部的判定

5、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胜利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A与一样,与也一样 B。与一样,与不一样C与不一样,与一样 D与不一样,与也不一样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第一段“世言”一词说明这一故事属于传闻,不是牢靠的史实。作者论史而又不据史,有失行文的慎重肃穆。B 第一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晋王赐矢授命,其次层写庄宗报仇复命。C 其次段绽开争辩。“可谓壮哉”“ 何其衰也”两句大起大落,作了猛烈的参照。D 这两段文字,一为叙事,一为争辩。前段叙事欲扬先抑,为下文张本;后段争辩先猛然一升,随后又陡然一降,戛然而止。四阅读下

6、面一文,完成11-14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来宾,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侍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侍于汝也。自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婆母),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毋丧方逾年。岁时祭祀,那么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那么又涕泣曰:昔常缺乏,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7、。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回忆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算命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注:阡表,即墓表,刻在墓前石碑上。本文是欧阳修在父亡60年后补撰 的墓表。 1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8、.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能养:会赡养 B.新免于丧适然耳 适然:方才这样 C回忆乳者 回忆:回忆、回想 D无所矜饰 矜饰:虚假做作 12.文中划线四句的正确理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句:不要用这些钱财来使我增加负担 B句:可是怎么来得及奉养呢 C句:接着那以后常常这样,直到他这一辈子,没有不这样的。 D句:对人有利的事虽不能普及天下人,最要紧的是内心重视仁道o 13.文中说“吾保恃而能自守耶?”依文意能“自守”的主要缘由是( ) A丈夫留下微薄的产业B.有对儿子的期望作为精神支柱 C有丈夫的坚毅意志的支持和鼓舞 D,过惯了节约生活,安于艰辛 14.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她这样充溢自信

9、的理由主要是( ) A丈夫生前正直仁厚,廉而好施,当然会有好报。 B丈夫常常耐性训诲儿子,儿子长大必定成才。 C丈夫这样敬重父母,他儿子长大后必定敬重长辈。 D丈夫心地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化,长大成才。【创新试题】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行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丸,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执事之文,纡馀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连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

10、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那么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节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文中“执事”即指欧阳修。 15.试依据上段文意,分别用通俗明白的语句概括孟子(孟轲)、韩子(韩愈)欧阳子(即欧阳修) 三人文章的特点。(各不超过15个字) 孟子之文:_; 韩子之文:_; 欧阳子之文:_。 16.文中划线的几句,表达了几层意思?_【参考答案】1.B 2.D 3.C 4.A 5.略6.的缘由 一般属官 ; 用羊、猪各一头祭祀 胜利归来 神态气场 安乐 7.略 8.B 9。B (为状语后置,为主谓构造,为被动句)10.A(未慎重) 11。C(回头看) 12.A(危害我的清廉) 13.B 14.D15孟子之文:文字简洁,含义充分,语言平实,词锋犀利。 韩子之文:气场宏大,深厚莫测,正直庄重。 欧阳子之文:曲折详密,畅达无阻,意尽言详,镇静自若。16.有两层意思:说明自己赞扬欧阳修既非谄媚于人,亦非求人悦己;盼望欧阳修也能了解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