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60198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 院 部: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学 号: 200471128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二OO七年 五月 二十六日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及调试一、摘要当今世界,冷冲压产品在整个国家工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无论汽车、飞机、电机、电器还是日用工业品。都广泛应用冲压产品,而冷冲压最重要的工序拉延,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冲压件。汽车覆盖件是组成汽车车身的薄板冲压件,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形状较复杂的冲压件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冲压才能完成,但

2、是覆盖件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拉伸模质量的控制,拉伸模是冲出高品质外观件的关键,因此,大型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和制造调试是汽车制造厂家和模具制造厂家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要点及主要的调试经验,并对汽车覆盖件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起皱和开裂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及调试等几个方面详细说明了拉伸模设计及调试的重要性。关键词 汽车 覆盖件 拉伸模 设计 调试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car to overlay a design important point which pulls to stretch

3、a mold and mainly adjust to try experience, and overlay a piece to appear easily during the period of pulling to stretch to the car of shrivel and opened crack phenomenon to carry on analysis, from the craft analytical, molding tool structure design and adjust to try several etc.s importance which e

4、laborates on to pull to stretch a mold design and adjusts t.Key word Automobile overlay a piece draw die design adjust to try目录一 摘要 1二 关键词 1 三 引言 2四 正文冷冲压的概念与基本工序 3 大型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 7覆盖件拉伸模工作部分的结构设计覆盖件拉伸模的调试五 结束语 六 致谢 9七 主要参考文献 10(一)冷冲压的概念: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压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或热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以而获得防需形状和尺寸的另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

5、法。 3.2 冷冲压的基本工序: 分离工序:冲压工件与板料沿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 成形工序:毛在不被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获得防需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加工方法 拉延即为成形工序(二)大型覆盖件拉伸模的设计 1. 拉延件的冲压方向 覆盖件的拉延件设计,首要是确定冲压方向。确定拉延冲压方向,应满足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保证拉延件凸模能够顺利进入拉延凹模,不应出现凸模接触不到的死区,所有需拉延的部位要在一次冲压中完成。 (2)拉延开始时,凸模和毛料的接触面积要大,避免点接触,接触部位应处于冲模中心,以保证成型时材料不致窜动。 (3)压料应尽量保证毛料平放,压料面各部位进料阻力应均匀。拉延深度均

6、匀,拉入角相等,才能有效地保证进料阻力均匀。 图5(a)中凸模两侧的拉入角心可能作到基本一致,使两侧进料阻力保持均衡。凸模表面同时接触毛料和点要多而分散,并尽可能分布均匀,防止成型过程中毛料窜动,如图5(b)所示。当凸模和毛料为点接触时,应适当增加接触面积,如图5(c)所示,以防止应力集中造成局部破裂。图5 冲压方向的选择 如果有反成型,且反成型有直壁部分,则冲压方向实际由反成型的位置决定。 当冲压方向和覆盖件在汽车上的坐标关系完全一致时,则覆盖件各点的坐标数值可以直接用在模具上。当冲压方向和覆盖件在汽车上的坐标关系有改变时,则覆盖件各点的坐标数值应该进行转换计算方可用在模具上。如果只改变一个

7、坐标线时,且拉延方向是以垂直于覆盖件对称面的轴进行旋转来确定的,则平行于对称面的坐标是不需转换计算的。可见,冲压方向和汽车坐标完全一致,能够带来很多方便。 2. 压料面的确定 覆盖件拉延成形的压料面形状是保证拉延过程中材料下破不裂和顺利成型的首要条件,确定压料面形状应满足如下要求。 (1)有利于降低拉延深度。平压料面夺料效果最佳(见图6),但为了降低拉延深度,常使压料面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图6 拉延模的压料面1凸模 2凹模 3压料圈 (2)压料面应保证凸模对毛料有一定程度的拉延效应。压料圈和凸模的形状应保持一定的几何关系,使毛料在拉延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并能平稳渐次地紧帖凸模,不允许有多余的

8、产生皱纹。为此,必须满足下列条件(见图7,图8)。 图7 压料面展开长度比凸模表面展开长度短 图8 压料面形状(前围外盖板) ll1 式中 l凸模展开长度; l1压料面展开长度; 凸模表面夹角; 压料面表面夹角。 还要注意 有些拉延件虽然压料面展开长度比凸模短,但在拉延过程中,每一瞬间这种关系不能维持,发生压料面展开长度比凸模长的瞬间,就会形成皱纹,并最后留在拉延件上而无法消除(见图9)。图9 凸模从开始拉延到最后的过程中,四个瞬间位置形成皱纹的情况 (3)压料面平滑光顺有利于毛料往凹模型腔内流动。压料面上不得有局部的鼓包、凹坑和下陷。如果压料面是覆盖件本身的凸缘上有凸起和下陷时,应增加整形工

9、序。压料面和冲压方向的夹角大于90,会增加进料阻力,也是不可取的。 平面夺料面不但有利于成型,而且加工也容易,应尽量采用。单曲率压料面和双曲率压料面多用在拉延深度较深的拉延模。 3. 工艺补充部分设计 为了给覆盖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拉延条件,需要将覆盖件上的窗口填平,开口部分连接成封闭形状,有凸缘的需要平顺改造使之成为有利成型的压料面,无凸缘的需要增补压料面,这些增添的部分称为工艺补充部分。 工艺补充是拉延工艺不可缺少的部分,拉延后又需要将它们修切掉,所以工艺补充部分应尽量减少,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工艺补充部分除考虑拉延工艺和压料面的需要外,还要考虑修边和翻边工序的要求,修边方向应尽量采取垂直修

10、边。可能采用的几种修边型式如下。图10 工艺补充部分的几种况 (1)修边线在拉延件压料面上,如图10(a)所示。此时压料面应是覆盖件的凸缘面,修边采取垂直修边。为了在模具使用中打磨压料筋槽不致影响修边线,修边线至拉延筋的距离A一般取25mm。 (2)修边线在拉延件底面上,如图10(b)所示。采用垂直修边,工艺补充尺寸一般取: B35mm; C1020mm; D按保留有多于1.5根完整拉延筋形状考虑。 R凸310mm,深度浅和直线部分取下限,深度深和曲线部分取上限; R凹810mm。 (3)修边线在拉延件短斜面上,如图10(c)所示。采用垂直修边,工艺补充尺寸一般取: EB35mm; 5。 (4

11、)修边线在拉延件长斜面上,如图10(d)所示。垂直修边,修边线是按覆盖件翻边展开确定的,所以拉延轮廓外形不能完全平行修边线,图中F是变化的,不同情况取不同最小值,F还和拉延件在修边时的定位有关,如图11所示。一般取: F8mm(用拉延槛定位); F35mm(用侧壁定位); 612。 (5)修边线在拉延件侧壁上,如图10(e)所示。采用水平修边或倾斜修边,修边线至凹模圆角半径的距离G是一个变量,它决定水平修边凹模镶块的强度。 图12所示为水平修边和倾斜修边示意图。修边凹模镶块的刃口宽度b一般取12mm,角取30,b局部最小尺寸不小于8mm,最小为15。 图11 拉延件在修边时的定位 图12 水平

12、修边和倾斜修边示意图 4. 工艺孔及工艺切口 覆盖件需要局部反拉延时,如果采用加工该部圆角和使侧壁成斜度的办法,仍然拉不出所需深度时,往往采取冲工艺切口的办法来改善反拉延的条件,使反拉延变形区从内部工艺补充部分得到补充材料。 工艺孔或工艺切口必须在修边线之外的多余材料上,修边时不应影响工件的形状。 (1)工艺孔。工艺孔在拉延前预先冲制,一般和落料工序合并,采取落料冲孔复合模。工艺孔的数量、尺寸大小和位置需要由拉延模试冲确定,见图1-13。图13 预冲工艺孔拉延车门外板 图14 窗口反拉延、切两个工艺孔 (2)工艺切口。工艺切口一般在拉延过程中切出,废料不分离,和拉延件一起退出模具。工艺切口的最

13、佳冲制时间是在反拉延成型到最深,即将产生破裂的时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使反拉延成型最需要材料补充的时候能够获得所需要的材料(见图1-14)。工艺切口也要由试冲决定。 5. 拉延筋和拉延槛 覆盖件拉延成型时,在压料面上敷设拉延筋或拉延槛,对改变阻力,调整进料速度使之均匀化和防止起皱具有明显的效果。归纳起来敷设拉延筋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 (1)增加局部区域的进料阻力,使整个拉延件进料速度达到平衡状态。 (2)加大拉延成型的内应力数值,提高覆盖件的刚性。 (3)加大径向拉应力,减少切向压应力;延缓或防止起皱。 拉延筋和拉延槛的形状见图1-15。拉延筋的断面形状为半圆形,一般取筋半径R1218mm,筋高h57mm(钢件)或35mm(铝合金件)。拉延筋的凹槽一般不和工件吻合,通过修整凹槽的宽度来改变进料阻力。拉延槛的阻力更大,它多用在深度浅的拉延件上。图15 拉延筋和拉延槛a 拉延筋; b 拉延槛 拉延筋和拉延槛的敷设原则如下。 (1)拉延件有圆角和直线部分,在直线部分敷设拉延筋,使进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