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60119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福安市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状况福安市农业局是市政府直属机构,主管本市农业、畜牧业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下辖15个事业单位站所和挂靠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农业政策执行、农业技术推广。(二)项目基本状况(包括立项申报状况、项目涉及范围、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1.农业农村经济基本状况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东中心,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5公里。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7.09万人,其中畲族人口7.3万多人,是全国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市。福安素有“中国茶叶之乡”、“南国葡萄之乡”、“中国绿竹之

2、乡”美誉,“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基地”,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占GDP的份额较高。2014年,农业总产值62.543万元,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96万亩,果树面积19.4685万亩,产量19.32万吨;蔬菜面积24.72万亩,产量28.19万吨;茶业面积30.0万亩,产量2.85万吨,毛茶产值15.4亿元;畜牧产值7.73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11777元。2.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状况(1)水果:近几年来,我市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契机,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面对市场,狠抓主导农业,2015年水果面积19.70万亩,主要为葡萄5.0万亩,水蜜桃

3、1.5万亩,柑橘1.5万亩,杨梅1.0万亩,芙蓉李2.0万亩、晚熟龙眼1.0万亩等。尤其是以葡萄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2015年产量5.0万吨,产值5.0亿元,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葡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6)重点县,国家优势农产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2011-2016)示范县。此外,全市共获无公害企业和绿色食品企业35家49个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记农产品7件,尤其是近年来推广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葡萄农药运用量降低70,化肥用量削减50,亩产值增加5000-8000元,农夫年净增收1.5亿元,央视发布福安巨峰葡萄品牌价值70.82亿元,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夫增收的重要载体。(2)水稻:今年

4、水稻面积18.0万亩,主要分布在溪潭、溪柄、城阳、上白石、穆云、社口等乡镇。同时结合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到位率均达到98.5以上,并通过集中播期、培育壮秧、合理密度、配方施肥、科学浇灌、统防统治、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良田良制并举等组装集成技术措施,提高单产潜力,稳步提升了我市粮食综合生产实力。(3)生猪:2015年全市生猪出栏17.995万头、年底存栏12.03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219万头;养殖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湾坞、下白石、松罗、溪柄等,品种以瘦肉型杜洛克杂交猪为主,同时依据畜牧业发展规划,扶持地方良种“福安花猪”发展,做好规模养殖的规划

5、布局,主动推动规模养殖用地政策的落实,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建设,有效解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3.市乡农技推广体系现状(种植业、畜牧业)(1)市乡农技推广机构及其队伍状况。2015年,市农技推广机构编制425人,其中市级131,乡级294。种植业105,农机化108人,畜牧兽医17,渔业8人,综合站187人。福安市农业局有农技站、土肥站、经作站、畜牧站疫控中心等19个站(所场)农技人员11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农艺师3人,推广探讨员2人,高级农艺师20人,农艺师75人;助理农艺师9人,技术员7人。乡镇一级共有22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均为乡股级事业全额拨款单位,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91人

6、,其中种植业113人、农机化29人、畜牧兽医16人、水产6人、其他27人,其中高级9人,中级70人,初级58人,其他16人;全市共有2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人员28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10人,初级17人。(2)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状况 。依据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看法(国发200630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闽政文20086号)等文件精神,出台了福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看法(安政文2012745号,进一步明确了“双重管理,以市为主”, 做到了有改革文件、有职能、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

7、经费保障、有工作制度,为巩固、延长、拓展改革成果奠定基础。4年度工作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合计种植业畜牧业农机主导产业(个)321主导品种(个)752主推技术(个)1183项目专家数(人)17143技术指导员(人)12010020科技示范户(人)10001000/辐射带动农户(人)1000010000/试验示范基地(个)651其中:一区两园1个,农业龙头企业2个,农夫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农科教集成示范基地(个)11培训农技人员(人)2892134729聘请毕业生(人)33专升本(人)33农夫田间学校(个)64212316手机农务通(个)15012822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个)其中科技示范基地6(个)科

8、技示范户800(个)10952134729技术到位率(%)999999防疫示范乡镇33印发技术明白纸(份)1000080002000技术到位率()98.698.5 二、项目实施基本状况(一)项目的组织管理状况(包括项目执行状况、实行的纠偏相关措施、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状况)1.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以服务农夫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夫满足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好在农业技术

9、推广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推动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充溢、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队伍。2.完善农技推广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六项制度”的建设,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并巩固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联社”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合作社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市、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重点对项目建设进度、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育、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和农夫满足度、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等内容进行考评

10、;表彰先进,形成合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的到位率。3.遴选、发布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依据本市农业产业实际,遴选水稻、水果、生猪等三个产业作为我市主导产业。 一是水稻产业。分布全市1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经水稻专家组前期现场观摩、推选,2016年水稻主导品种:早稻推广金优70、;中稻甬优9号;晚稻推广中浙优8号;(2)主推技术:推广超级稻。以通过农业部认定并经近年试验示范取得高产的超级稻品种作为推广重点,如甬优9号等品种,推广面积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5%以上,力争实现亩产比一般组合的杂交稻增50公斤以上目标。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围绕“增穗饱粒攻单产”目标,落实“两

11、增三控”措施,即增苗增钾、控氮控水控病虫。推广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益和种植效益。二是水果产业。福安市现有水果面积18.38万亩,其中葡萄面积5.0万亩,涉及品种53个,水蜜桃面积1.0万亩,芙蓉李面积2.0万亩,柑橘面积1.5万亩。经专家组推选,2016年水果主导品种为优选巨峰、夏黑、穆阳水蜜桃,芙蓉李、纽荷尔脐橙、东魁杨梅等六个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名优品种。主推技术:果树设施栽培技术;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技术。三是生猪产业。(1)主导品种:杜洛克瘦肉型商品猪,具有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养殖经济

12、效益好等特点 。(2)主推技术。标准化养猪示范场。治理生猪养殖污染,实现粪无害化。有效地解决猪粪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推广生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实现防疫制度化,确保养猪生产平安。4.明确技术指导员的下乡任务和要求(1)选聘技术指导员。坚持公开、公正、公允的原则,明确选聘条件: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熟识农村技术推广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阅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熟识农夫的基本状况和技术需求等。拟从福安市局农技推广机构及乡镇农技干部中通过民主举荐遴选120技术指导员,选聘过程严格依据10:1的比例选择,其中市级58名、乡镇62名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通过与示范户开

13、展结对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水稻、葡萄、畜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扩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覆盖面。(2)明确工作任务。每名技术指导员都要包村联户,联系10名科技示范户和一个农业合作社。实行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沟通等方式,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实力、自我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实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5.遴选科技示范户。一是依据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及各村实际状况,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以文化素养高、种养规模大、种养技术高、稳定驻村为基本标准,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委员会择优举荐,乡镇政府统一评议并张榜公示

14、,报市农业局审定,遴选科技示范户1000户,每村5-10户,在各村进行张榜公布、上墙公示。二是开展针对性专业技术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5次,现场技术指导不少于5次,举办各个产业科技示范户观摩学习大型会议不少于1次。三是给科技示范户供应必要的物资补助。对于观念新、留得住、农业“五新”成果应用好,能热心帮助、服务、带动农夫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并且能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扬员的科技示范户赐予物资嘉奖。6.遴选和认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须要,建设6个示范基地,其中农科教集成示范基地1个(茶叶)、水稻1个、水果3个,畜牧示范场1个。基地统一竖牌,内容包括主导品

15、种、主推技术、实体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信息,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夫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一是建立1个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城阳镇仙岭优质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地点在城阳镇镇仙岭村,该基地与宁德市职业技术学院协作,对接专家:刘庸庆(高级农艺师,),。重点为国家级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000亩,总负责人苏培忠(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站长),联系人陈达华(城阳镇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支配亩产600公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水稻高产栽培,辐射面积3000亩, 2016年支配组织2次100人次现场观摩学习。二是建立葡萄示范基地。与福建省旭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有10年以上运用权的“葡萄省力化栽培试验示范基地”, 并与宁德农业科学探讨所协作,对接专家:郑宜清 (高级农艺师,)。地点在溪柄镇北山村,推广示范总面积100亩。主推技术为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专用套袋技术,省力化新架式,主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