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9747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寄生虫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共生: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在它生命中的一1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个时期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存在有密切关系即被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成为共生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2.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 其中一方受益,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成为共栖。15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飞互相殖的全部过程。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16感染期: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多4.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 其中一方受益,个发育阶段,其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2、另一方受害。或感染期5.宿主:被寄生物寄生的一方叫宿主。17带虫免疫: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体内感染寄生虫未完全被清除,仍伴有低虫血症,但宿主对6. 专性寄生虫: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同种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活史期过寄生生活。7. 兼性寄生虫: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者。8. 体内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内。9. 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表或者在吸食时与宿主体表接触,而后离开的昆虫。后者也称暂时性寄生虫。10. 机会致病寄生虫: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繁殖、治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的寄生虫。11. 终(末)

3、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12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13保虫宿主: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项头发育阶段即可计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18伴随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其体内成虫不受免疫效应的作用,但对再感染的幼虫有一定的抵抗力。19免疫逃避:某些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20寄生虫感染(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但无明显临床表现,这一现象程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称寄生虫病。21

4、带虫者: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能传播病原体,这些感染者称为带虫者22幼虫移行症: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临床类型:内脏幼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23异位寄: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由异位寄生引起损伤称异位损害24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36实质核:常见于少数纤毛虫的一种核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丰富常具有1 个以上的核仁25传染源 : 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患者、带虫37再燃:是指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者及保虫宿主(家禽、家养动

5、物、野生动物)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26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除,在外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界或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后进入另一宿主38复发:是指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经的过程称为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药物治疗或宿主的免疫作用被消灭,经过一段时27棘球蚴砂:是游离于囊液中的原头蚴、生间,由于肝细胞内休眠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发育发囊及小的子囊。产生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的疟疾发作。28土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39世代交替: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的线虫,称为土源性线虫,寄生于肠道的线虫多数两者交替进行,称世代交替此型,如钩虫。40休眠子

6、:间日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需经约29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6-12 个月的休眠期, 复苏后才进入红外期的裂体增的线虫,称为生物源性线虫,寄生于组织内的线虫殖,这种经休眠期的子孢子称休眠子多数此型,如丝虫30. 钩蚴性皮炎:人赤手赤足在田间劳动接触土壤,丝状蚴侵入皮肤后数分钟至1h 后,足趾或30 分,有名解、单选、简答和病寄生虫卷面分为手指间皮肤较薄处或足背部及其他暴露的皮肤处! !理分析四个类型题。微生物比重大,都看看!可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有烧灼感,即钩蚴性皮炎加油加油。:)31. 异嗜症:少数钩病患者表现为喜食一些粗硬食物,如生米生豆等;贫血较重者还喜食茶叶、碎纸、木屑、破布、煤渣、泥土、瓦片、炉灰、烟蒂等,此种现象为异嗜症32 夜现周期性 : 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现象称夜现周期性。33 滋养体: 原虫生活史中能运动、摄食和繁殖的阶段。34. 包囊:原虫生活史中不能运动和摄食的阶段。35泡状核:多数原虫为该种核型。染色质少而呈颗粒状分布于核质或核膜内缘,具有一个核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