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常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59659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前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前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前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前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前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前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前护理常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前护理常规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C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 按高热护理常规。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 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4、每周过体重一次。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 大夫。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 每日清洁外

2、阴2次。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 室。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从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护理评估】1、预产期、孕产史等。2、生命体征及二便情况。3、胎儿宫内情况。4、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产程进展情况。5、心理状况及疼痛耐受性。【护理措施】1、潜伏期1 -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数一分钟。听胎心在宫缩停止 15秒后开始。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应立即给予吸氧、变 换体位(

3、左侧位)通知医生。2、潜伏期每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摸一次宫缩,注意宫缩强度,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3、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若有异常酌情增加测量次数。4、潜伏期每4小时查阴道一次,活跃期每间隔2小时查一次并及时画产程图。如有异常, 及时检查并通知医生。5、破膜后立即听胎心,注意羊水性质、色、量、并记录。6、鼓励产妇少量多餐,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保持液体量。7、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8、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小于2cm可行温肥皂水灌肠。9、做好心理护理。三、第二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胎儿娩出期,

4、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护理评估】1、胎先露下降和胎儿宫内情况。2、会阴局部条件。3、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胎心,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必要时持续胎儿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吸氧并通 知医生。2、指导产妇用力、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建立自己分娩的信心。3、做好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送至分娩室,注意无菌操作。4、建立一条静脉通道。5、接产(按接产操作常规)。四、第三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护理评估】1、新生儿评分、体重等。2、胎盘胎膜是否完整。3、软产道有否裂伤。4、宫缩阴道流血情况。5、

5、产妇身心状态。【护理措施】1、做好新生儿护理,清理呼吸道、保暖、断脐、肌注维生素K1、按脚印、系腕带、按母 亲手印。2、协助胎盘胎膜娩出,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3、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发现裂伤立即缝合,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4、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5、产后母婴观察2小时,每隔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观察记录产妇血压、脉搏、 子宫收缩、宫底、阴道流血量、是否膀胱充盈、会阴阴道血肿等情况。新生儿生命活力、 脐带有否渗血、大小便情况。6、及时更换会阴垫、协助产妇进饮食。7、协助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8、填写各种表格,护送产妇和新生儿回病房。五、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

6、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护理评估】1、妊娠20周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2、有无头疼、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3、有无抽搐、昏迷。【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必要时置暗室,避免一切刺激。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3、密切监护母儿状态,有无头疼、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4、按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测血压、胎儿监护等。5、间断吸氧。6、应用硫酸镁严格控制滴速,备好10%葡萄糖酸钙。注意有无镁离子中毒症状。如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600ml/日,三项中出现一项症

7、状或导致胎动减弱或 消失,应停止用药,通知医生。7、严密观察宫缩、胎心情况,有产兆时送待产室。警惕胎盘早剥及胎儿宫内窒息发生。【健康指导】1、低盐高蛋白饮食。2、注意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3、加强胎儿监护,自数胎动,定期产检。六、胎膜早破护理常规【概念】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护理评估】1、妊娠周数。2、胎膜破裂时间。3、是否有宫缩及感染征象。4、胎儿宫内情况及羊水状况。【护理措施】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2、胎先露未衔接的孕妇绝对卧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阴清洁,平车移动病人。3、监测胎心,胎动,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4、q4h测体温、脉搏。5、密切观察产妇宫缩、阴道流液性状和血白细胞计

8、数。6、破膜12小时以上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2小时未临产,予以药 物引产。7、注意孕妇尿潴留的发生。【健康指导】1、重视妊娠期卫生保健,积极参与产前保健指导活动。2、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及腹部碰撞。3、宫颈内口松弛者,卧床休息,于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4、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钙、锌、铜等微量元素。七、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概念】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期被诊断的病人。【护理评估】1、有无糖尿病史和糖尿病家族史。2、有无糖代谢紊乱综合征。3、孕期血糖控制情况。4、有无霉菌性阴道炎。5、有无肾脏、心血管系统及视网膜病变等合并

9、症情况。6、估计胎儿大小。【护理措施】1、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早发现。实行饮食控制与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教会产产妇 如何注射胰岛素并能自觉控制饮食。2、加强对产妇及胎儿的监测,防止胎死宫内,教会产妇自测胎动的方法。3、分娩时行胎心监测,注意巨大儿和难产儿,警惕产后出血出血的发生,定时观察产妇的 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4、产时和产后需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应严格核查制度,防止低 血糖的发生。5、根据需要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工作。6、糖尿病患抵抗力差,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保持良好的修养环境,产时产后给予抗生素 预防感染,并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7

10、、加强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注意呼吸情况,保暖,加强哺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8、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可降低产后血糖水平。【健康指导】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建议产妇产后于内科随诊,便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八、子痫护理常规【概念】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护理评估】1、发作状态、频率、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神智情况。2、有无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护理措施】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假牙,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和口腔内呕吐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抢救物品,置于床旁卓上备用。2、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各种护理、治疗要集中一次做完,操

11、 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3、昏迷时暂禁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备好床挡,防止发生意外。4、严密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抽搐次数及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严 格记录出入量。5、应用硫酸镁治疗时,应注意有无中毒症状。6、观察宫缩、胎心及阴道流血情况,慎防发生胎盘早剥。7、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并做好母子抢救准备。【健康指导】1、掌握识别不适症状及用药后不适反应。2、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九、前置胎盘护理常规【概念】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 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护理评估】1、孕期有无无痛性、无诱因、反复阴道流血症状。2、患

12、者的一般情况与出血量的关系,如面色、脉搏、血压【护理措施】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证休息,减少刺激,绝对卧床,间断吸氧,禁做阴道检查和肛诊。3、纠正贫血,多食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饮食。4、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5、监测胎儿宫内情况。6、按医嘱及时完成实验室检查项目,并交叉配血备有。7、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健康指导】1、指导围孕期妇女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2、避免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3、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十、产后出血护理常规【概念】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 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护理评估】1、与产后

13、出血相关的健康史、孕产史等。2、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常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3、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护理措施】1、若有产后出血应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师抢救。2、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静脉通道,用套管针,备好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宫缩止血剂,按摩子宫。监测血压、脉搏,寻找出血原因,预防休克。3、必要时配血、备血。4、积极预防产后出血。(1)胎儿娩出后给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20u。(2)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3)有宫颈或软产道裂伤,应积极配合医师缝合。(4)产前做好凝血功能检查。(5)产后加强巡视,发现阴道出血多,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保持外阴清洁。6、加强营养,纠

14、正贫血,增强抵抗力。7、加强生活护理,预防晕倒摔伤。【健康指导】1、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2、提供避孕指导,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十一、胎盘早剥护理常规【概念】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护理评估】1、阴道流血情况。2、腹痛的程度、性质,孕妇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护理措施】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2、协助产妇取卧位,开放静脉通道,配血,吸氧,测血压、脉搏,听胎心,检查凝血功能 及肾功能。3、注意腹痛、出血情况,观察腹痛性质、程度,用有色笔在腹部标出宫底位置,指示宫底 高度变化,了解内出血情况,保留会阴垫以查看阴道出血量及凝血功能。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休克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全身出血倾向,准备充足的抢救物品及 药品,警惕DIC的发生。5、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情况,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6、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7、关心体贴产妇,给予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配合治疗与护理。【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纠正贫血。2、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3、根据产妇情况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十二、早产护理常规【概念】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的分娩者。【护理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