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9492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电控板检验要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集成元件为中心、以电信号为基础,以继电器、可控硅等半导体驱动器件为执行装置组成的控制板的检验。本标准不完全适用于装有不可拆卸(不包括插接)的 LCD(如:液晶显示器、荧光屏等)类器件的控制板。此类控制板的耐候性试验项目须按各自的零部件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控制板上安装的元器件应符合相关国际安全认证要求,并有认证标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2、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N:温度变化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4207-2003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

3、指数的测定方法GB 4343.1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 1 部分:发射GB 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 2 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GB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4798.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 1 部分:贮存GB/T 4798.2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 2 部分:运输GB 14536.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6935.3-2005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3 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

4、保护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 19212.1-2003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QB/T 2263-1996 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子控制器Q/

5、HR 0306 001-2006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设计裕量检验规范Q/HR 0502 005 金属电镀件 镀层通用要求Q/HR 0503 017 安全隔离变压器Q/HR 0801 012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外观检验规范3 技术要求控制板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或技术文件制造。3.1 外观及尺寸本部分对控制板表面整洁度、部件安插焊接质量、焊点焊接质量、封胶处理质量、防潮防尘处理质量、标志等进行了规范。3.1.1 印制板材质符合图样规定。器件排列整齐,无多件、少件、错件、反向、脚未插入等不良现象,布线应合理。整体外表光洁,各焊点圆润、一致,无虚焊。元器件引线直径 0.8 mm 时,焊点高度不超过

6、 2 mm,元件插腿外露部分约为 1.0 mm(焊点高度与元件插腿外露部分之和不超过 3.0 mm);元器件引线直径 0.8 mm 或为固定尺寸的扁形引线时,焊点高度与元件插腿外露部分之和不超过4.5 mm。影响装配尺寸及降低电气间隙指标时,应按图样及技术要求执行。剪脚后要加锡至圆润。3.1.2 元器件高度超过 20 mm 的两脚器件 必须用胶固定,三脚或多脚的按具体要求 执行;可调电阻在调试位置确定后必须用胶(漆)固定 。注 :不用胶固定而采用其他固定方式的,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执行。注 :需用胶固定的要在各自的 PCB 板图或元器件清单中图示或备注标出(包括较重的铁芯变压器)。注 :所选用

7、的固定胶(漆)在规定的使用或贮存温度下不能变形流动。3.1.3 控制板表面整洁,无明显可见的损伤、划痕、龟裂、霉点、毛刺、锈蚀和涂层剥离现象,控制部分操作灵活,施加额定工作电压应能正常工作。3.1.4 标志应按 GB 4706.1-2005 第 7 章中规定方法检验,标志应清晰、正确且附着牢靠,印刷要清晰、准确、附着可靠牢固。3.1.5 对于非灌胶的控制板,必须经过防潮防尘处理(背面喷透明绝缘漆,对元件脚较密的元器件在正面脚位处刷透明漆)后,才能上线使用。3.1.6 对于装配后需要用绝缘材料灌封的控制板,灌封的绝缘材料应透明或半透明(如有特殊要求按图样或技术文件执行)、附着力强、防水、有弹性、

8、无腐蚀、耐燃、无有害物质。3.1.7 封层形状或厚度应符合要求,产品表面光洁无油污、遗漏、龟裂、飞边毛刺,不粘手。集成块(或芯片)、可控硅、变压器、整流桥等元器件周围 3 mm 内及芯片相邻管脚之间不允许有大于 0.5 mm 气泡存在,其他位置不大于 1.5 mm 的气泡,每 1 cm2 内不允许多于 3 个,不允许有连通两个带电部位或大于 1.5 mm 的气泡。3.1.8 控制板外形尺寸及连线型号、颜色符和相关图样要求。3.2 功能按 4.2 方法试验,应能实现器具说明书或控制板设计任务书的全部功能。3.3 电性能特性3.3.1 高、低压工作特性(仅适用于额定电压为 115 V 及 220

9、V 的器具)按 4.3.1 进行高、低压工作试验时,数码管、液晶显示屏应能清晰显示,控制板应能正常工作,各种运行状态不发生变化。低电压时,继电器不发生抖动;高电压时,控制板不得有打火现象。3.3.2 电源突变适应能力(仅适用于额定电压 220 V 240 V的器具)按 4.3.2 进行电源突变适应能力试验,控制板不应发生程序混乱及储存器内容消失和复位等异常现象。3.3.3 温度控制精度(仅适用于表 1 规定器具中带温度控制装置的控制板)在温度控制范围内,温度控制误差见表 1 。表1器具类别空调、冷柜热水器温度控制误差,|T| 1.5 2.0 3.3.4 时间控制精度(仅适用于表 2 规定器具中

10、带时间控制装置的控制板)在时间控制范围内,时间控制误差见表 2 。无时间显示功能的,可按器具说明书或控制板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表2器具类别空调、热水器时间控制误差,| 5 秒/天时间控制误差,| (无时间显示功能的) 0.5 设定时间3.3.5 蜂鸣器音量(仅适用于表 3 规定器具中带蜂鸣器的控制板)按照 4.3.5 进行试验,蜂鸣器音量应符合表 3 。表3器具类别热水器蜂鸣器音量,dB(A) 55注:3.3.6 遥控信号接收距离(本产品不适用)3.3.7 过电压按 4.3.7 进行试验,控制板应无冒烟及着火现象(熔断丝和压敏电阻除外)。3.3.8 待机功耗控制板在待机状态下的消耗功率 2 W

11、 。3.3.9 掉电记忆功能(仅适用于有掉电记忆功能的控制板)对于有掉电记忆功能的控制板,通电开机后所设定的控制参数,应在断电 46 h 48 h再次通电时仍能记忆掉电前的设置状态,并按原设置状态正常运行。3.4 安全3.4.1 温升发热元件的温升应符合 GB 4706.1-2005 第 11 章规定,且元件最高温升应满足 GB 4706.1 要求。3.4.2 短路控制板按 4.4.2 试验时,易发热元件出现短路或出现不能控制发热的开路现象时,不应出现喷射火焰、熔融金属和达到危险量有毒性或可点燃气体现象。对有短路温升要求的元、器件应符合其相应的零、部件标准或图样及规格书要求。3.5 耐候性3.

12、5.1 低温低温贮存:按 4.5.1 a) 低温贮存试验后,检查控制板外观应符合 3.1,控制板应能正常工作且运行状态不发生变化。3.5.2 冷热冲击按 4.5.2 进行冷热冲击试验后,控制板应能工作正常且显示无异常,且不应出现影响正常装配的变形。3.6 振动按 4.6 进行振动试验后,检查外观应符合 3.1,测试功能应符合 3.2 。3.7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3.7.1 考虑到过电压类别的额定脉冲电压,基本绝缘的不同电位的带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为:a) 如果是防污物沉积的爬电距离为 2.0 mm,电气间隙为 2.0 mm ;b) 如果不是防污物沉积的爬电距离为 3.0 mm,电气间

13、隙为 2.5 mm ;c) 推荐:强电的不同带电体之间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为 4 mm ,弱电与强电之间的电气间隙为 8 mm。 3.7.2 除 3.7.1 规定范围之外的带电部件的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与功能绝缘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应符合 GB 4706.1-2005 中第 29 章 29.1和 29.2 规定。3.8 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3.8.1 控制板主要非金属材料进行 125 球压试验,压痕直径应 2 mm 。3.8.2 对无人照看的器具控制板,工作载流 0.2 A 以上的连接件的绝缘材料部件及距离 3 mm 以内的绝缘材料应经受 850 的灼热丝燃烧指数试验,750 灼热丝试验火焰持续

14、时间不超过 2 s ;载流小于等于 0.2 A 绝缘材料部件 650 火焰持续时间不超过 2 s。对有人照看的器具控制板按 GB 4706.1-2005 第 30.2.2 进行,外壳按 550 火焰持续时间不超过 30 s 进行。3.8.3 控制板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位之间或带电部位和接地金属部位之间可能会出现漏电起痕沟槽的绝缘材料应能承受 GB 4706.1-2005 附录 M 中污染等级 1 和 2 要求的漏电起痕试验。3.9 可靠性3.9.1 老化新品和小批控制板,每块均需进行 60 5 、4 h 通额定电压进行工艺老化。大批生产控制板可进行抽样老化试验,老化后各功能测试正常。注: 入厂时应附有该批控制板的老化试验报告。3.10 电磁兼容性能对 GB 4343.2-1999 中第 4 章器具分类所列 类、 类、 类器具的控制板应有选择的做如下 EMC 试验。3.10.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按 4.10.1 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 GB 4343.2-1999 第 6 章性能判据 B 判断应合格。3.10.2 浪涌按 4.10.2 进行浪涌试验,按 GB 4343.2-1999 第 6 章性能判据 B 判断应合格。3.10.3 电压暂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