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59382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上海环境保护局共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编制要求(试 行)本市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论证试行工作期间, 建筑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报告的编制应符合本要求的规定。一、封面: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编制单位,编制年月;二、扉页: 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编制人员签名,并加盖建设单位和编制单位图章;三、效果图1、整体效果图、透视图;2、各立面正投影图、视角效果图。四、建筑光反射影响分析要求(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及项目由来;2工程所处位置;3建筑物性质、地上部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4建筑高度 (室外地面至外墙最高点) 、层数和层高;5建筑各平面的形状(如矩形、弧形、不规则多边形等)和尺寸;16项目单体的主体结

2、构型式;7幕墙玻璃在各单体各立面上的位置、高度、面积。(二)玻璃幕墙类型及选材1玻璃幕墙的设计要点;2玻璃幕墙类型和光学性能指标;3幕墙其他材料的描述及其性能指标;4幕墙材料与国家和本市建筑材料标准的相符性分析。(三)建筑所在区域情况分析1描述项目周边环境情况和区域环境特点。2识别建筑周边的光反射影响敏感目标。敏感目标应包括住宅、学校、养老院、医院,以及主次干道或相应级别的道路和公路。 敏感目标调查的范围为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5 倍,若建筑物周边为空旷区域调查范围需适当扩大。3收集敏感目标调查范围内的规划情况,识别潜在的遮挡建筑和敏感目标。(四)项目的规划相容性分析1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用地性质、规

3、划功能,分析项目玻璃幕墙建设的规划相容性。2分析项目采用玻璃幕墙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五)幕墙光反射影响分析1预测建筑玻璃幕墙的光反射影响经过计算预测建筑玻璃幕墙对敏感目标调查范围内各2敏感目标全年的光反射影响。预测光反射影响时,需考虑敏感目标调查范围内其他建筑对入射光和反射光的遮挡作用、玻璃幕墙间的二次反射, 以及幕墙玻璃单元分割、 相间设计、遮阳设施等效果。(1)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式中: h0 太阳高度角(度)太阳方位角(度)t 东经 120 时间( 24 小时制)地理经度(上海 121 28)地理纬度(上海 31 1 4)太阳倾角(度,见附表 1)(2)预测反射光影响范围图 1 太

4、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示意图3图中: H 玻璃幕墙建筑高度(米)h 受照建筑高度(米)L 玻璃幕墙建筑和受照建筑之间的距离(米)h0c由两建筑物高差和间距算出(度)h01 由受照建筑物高度和两建筑物间距算出(度)h02 由反光建筑物高度和两建筑物间距算出(度)可见: 0 h0 h0c 建筑被部分照射h0c h0 h01 建筑被全部照射h01 h0 h02 建筑不被照射(3)计算照度和亮度太阳光对地面的照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天空亮度和大气透明度。根据经验模式估算,当在全晴气候垂直太阳光线照射下,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照度 (经验值 )计算公式为:0.223E 1.375 e lxsinh10 (sinh 0

5、0)地面光照度一般约在 9.2 10 4lx1.08 105lx。夏日太阳不直接照射的地面照度约为 10 3104 lx。亮度计算公式为:B E /式中: B 亮度( cd/m 2)E 表面照度( lx )4材料表面反射率圆周率(4)计算反射光入射角( )反射光入射角 (也称“眩光角”)是指经玻璃幕墙反射后的太阳光线(简称 “反射光 ”)与受照建筑立面法线即人眼水平视线的夹角。反射光入射角的确定有两种途径:一是可以通过预测得到的空间透视图直接量取;二是可以采用公式计算,反射光平行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L=(m, n, p), 受照立面的法线向量为 N=(A, B, C), 则反射光入射角 计算公式

6、为:(5)全年计算日的确定为了反映建筑玻璃幕墙全年的反射光影响,需在全年选择不少于 40 个计算日,计算敏感目标主要受照立面的影响面积和影响时间,以及在全年内按天的影响面积变化情况。选择的计算日应结合太阳倾角变化,在全年时段均匀分布,并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及光反射影响最极端的时日。2、筛选调查范围内受到光反射影响的敏感目标。计算敏感点处反射光入射角( )和亮度( B),按照入射角度和对比亮度,筛选出受到建筑玻璃幕墙不同影响程度的敏感目标,计算其受照时间(精确至 1 分钟)。5反射光入射 亮度影响程度 角 (度) B(cd/m2)15 B2000严重影响2000B4000轻微影响15

7、30 4000 B6000 有影响B6000强影响30 可接受3、筛选调查范围内受到光反射影响的道路。应分析玻璃幕墙产生的眩光对道路,特别是高架道路的影响分析,识别入射角小于 15眩光的影响情况。(六)反射光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和影响分析,提出合理的玻璃幕墙反射光防治措施,如有工程措施,需分析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若建筑玻璃幕墙存在严重影响敏感目标的情况,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五、公众参与(一)听取调查范围内敏感目标的意见和建议。玻璃幕墙光反射分析报告编制期间应开展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和书面问卷调查方式,广泛征询公众的意见。网上公示建设单位和其委托的技术咨询单位应在确定玻璃幕墙6光反射

8、影响和采取的防治措施后,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 )进行公示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的期限不得少于 10 个工作日。公示的内容包括: 项目概况、 项目玻璃幕墙的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及技术咨询单位基本情况、光反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光反射影响主要结论及防治措施(附光反射影响的预测图)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2发放书面问卷调查表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对象应具有代表性,书面问卷调查表需覆盖光反射影响调查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其中受到强影响的敏感对象必须全覆盖。书面问卷要能反映受访对象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支持程度。(二)公众参与的意见汇总和采纳情况在公众参与结束后应在分析报告中编

9、制专门的公众参与篇章,说明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建设单位应对征求到的公众意见进行反馈。六、评价结论1、主要影响区域、受影响敏感目标及其受影响程度,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分析。2、从光反射影响分析的角度,得出建筑玻璃幕墙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七、附图要求7(一)区域位置图(二)区域功能规划图(三)包括评价范围地理信息的总平面图(应标示建筑、道路等名称,并反映近期规划情况)(四)结合上述总平面图附以的实拍照片(包括可能影响反射光的建筑、敏感目标等)(五)项目建筑总平面图(六)标示玻璃幕墙位置的平面图(七)立面图、剖面图、各类单元立面放大图(八)光反射影响治理工程措施实施前后的影响分析图(平立面结合或透视图

10、)(九)上述图件必须有明确的方位、比例标示8附表 1 太阳倾角 (四年平均值)十一 十二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月 月1 -23.1 -17.2 -7.80 4.30 15.0 22.0 23.1 18.2 8.40 -3.00 -14.3 -21.82 -23.0 -16.9 -7.40 4.70 15.3 22.2 23.1 17.9 8.10 -3.40 -14.6 -21.93 -22.8 -16.6 -7.00 5.10 15.6 22.3 23.0 17.6 7.70 -3.80 -15.0 -22.14 -22.7 -16.3 -6.60 5.5

11、0 15.9 22.4 22.9 17.4 7.40 -4.10 -15.3 -22.25 -22.6 -16.0 -6.20 5.90 16.2 22.5 22.8 17.1 7.00 -4.50 -15.6 -22.36 -22.5 -15.7 -5.80 6.30 16.4 22.6 22.7 16.8 6.60 -4.90 -15.9 -22.47 -22.4 -15.4 -5.40 6.60 16.7 22.7 22.6 16.5 6.20 -5.30 -16.2 -22.68 -22.3 -15.1 -5.10 7.00 17.2 22.8 22.5 16.3 5.90 -5.79

12、 -16.5 -22.79 -22.1 -14.8 -4.70 7.40 17.2 22.9 22.4 16.1 5.50 -6.10 -16.7 -22.810 -22.0 -14.5 -4.30 7.80 17.5 23.0 22.3 15.7 5.10 -6.50 -17.0 -22.911 -21.8 -14.2 -3.90 8.10 17.8 23.1 22.2 15.4 4.70 -6.80 -17.3 -23.012 -21.7 -13.8 -3.50 8.50 18.0 23.2 22.0 15.1 4.40 -7.20 -17.6 -23.113 -21.5 -13.5 -3

13、.10 8.90 18.3 23.2 21.9 14.8 4.00 -7.60 -17.9 -23.114 -21.4 -13.2 -2.70 9.20 18.5 23.3 21.7 14.5 3.60 -8.00 -18.1 -23.215 -21.2 -12.8 -2.30 9.60 18.8 23.3 21.6 14.2 3.20 -8.30 -18.4 -23.316 -21.0 -12.5 -1.90 10.0 19.0 23.4 21.5 13.9 2.80 -8.70 -18.6 -23.317 -20.8 -12.1 -1.50 10.3 19.2 23.4 21.3 13.5

14、 2.50 -9.10 -18.9 -23.418 -20.6 -11.8 -1.10 10.7 19.5 23.4 21.1 13.2 2.10 -9.40 -19.1 -23.419 -20.4 -11.4 -0.80 11.0 19.7 23.4 20.9 12.9 1.70 -9.80 -19.4 -23.420 -20.2 -11.0 -0.40 11.4 19.9 23.4 20.7 12.6 1.30 -10.2 -19.6 -23.421 -20.0 -10.7 0.00 11.7 20.1 23.4 20.5 12.3 0.90 -10.5 -19.8 -23.422 -19.8 -10.4 0.40 12.1 20.3 23.4 20.3 11.9 0.50 -11.0 -20.1 -23.423 -19.5 -10.0 0.80 12.4 20.5 23.4 20.1 11.6 0.10 -11.3 -20.3 -23.424 -19.3 -9.60 1.30 12.7 20.6 23.4 19.9 11.2 0.00 -11.6 -20.5 -23.425 -19.1 -9.30 1.70 13.0 20.8 23.4 19.7 10.9 -0.60 -12.0 -20.7 -23.426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