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59113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_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从而认识到人类。2.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在学生找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鼓励学生演讲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引发学生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2.将“环境观”与“发展观”统一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 理解人与环境的

2、关系;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分布。教具准备学案、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案例和图片及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前两个标题,第2课时学习第三个标题内容并进行课后练习)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PPT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汾阳禹门河等,导入新课。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进一步解释说明。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所以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技术手段,也受到“

3、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那么人类对“地”的认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认识历程呢?(板书)1、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崇拜状态。那么图6.2反映的是人类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人对“地”又具有怎样的认识呢?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这一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迁移,以此来逃避大自然的惩罚。尽管在农业文明时代,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如,在我国古代,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的主张,如: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4、(管子轻重甲)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阅读案例l:玛雅文明的消失)阅读案例1,你认为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玛雅文明的消失除了与人类自身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有关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无关系?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18世纪中叶,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而正当人们陶醉于自我所创造

5、的物质文明的时候,大自然也在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4、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小组讨论展示学习导航1(1)采猎文明时期:课本图6.1“朝拜太阳神”此时处于人类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在这一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2)农业文明时期: 图6.2弋射、收获图,反映了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景。这一时期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

6、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讨论回答)这个案例说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玛雅社会所处的环境是热带雨林,森林砍伐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了生态破坏的速度。(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地主宰。(4)现代文明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既成事实,人类必须直面环境问题(板书)人类来自于环境,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

7、题。如20世纪以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纷纷告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的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可以对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自我净化,即环境的自净能力。所谓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人类如果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什么现象?展示学习导航2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要排放废弃物到环境中。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原因1、表现形式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图6.8向我们展示了污染的形成,看图说明主要有哪些污

8、染的种类?它们是如何造成的?2、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生1: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是由工业三废和有害农药排放到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的。生2: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的。生3:噪声污染是由工厂和交通造成的。生4: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生5:海洋污染是由陆地上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排人海洋及海上运输、海上钻井平台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已成为

9、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尽相同的,即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城市和乡村两类聚落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有何不同。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过度聚集,污染集中,因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讨论回答)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发达,消耗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也占绝对多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

10、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需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完成练习教师点拨疑难。学生展示:学案6.1巩固训练答案。课堂小结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思考总结。板书设计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直 面 环 境 问 题1、 表现2、 原因3、 地区差异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人 地 关 系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运用丰富的图片和案例来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以及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思考等形式上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讨论总结构建了师生交流的平台,扩大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