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58888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劳动经济学答案 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

2、,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 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4、在考察劳

3、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 1、生产技术的假设。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可变,前者在设计劳动力需求模型时必须,后者动态分析时必要。 2、组织目标的假设。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 3、市场环境的假设。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 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供给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特征。 5、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资本存量不变,唯

4、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即把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短期劳动力需求。 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工资相等。公式:MPLP W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

5、平加总。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6、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缓,这也意味着长期劳动力需求比短期劳动需求弹性大。当工资率提高时,长期和短期比较,劳动力需求下降得更多;反之,工资率下降时,长期与短期比较,劳动力需求增加得更多。 7、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 非营利企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性企业。非营利企业的行为可分两类进行分析,一类是潜在利润为正值的企业的行为;另一类是潜在利润为负值

6、的企业的行为。 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相比较,潜在利润为正值的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有两个方面的不同:在市场工资率相同的情况下,非营利企业比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非营利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比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更平坦。所谓潜在利润为负值的含义是社会不仅不要求企业追求最大利润,而且允许它有亏损,只希望它把亏损压到最低水平。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 其中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生产规模、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利润量、工资变化、其他要素价格、预期等。 宏观因素包括:社会生产规模大小、国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

7、相应的市场环境、*政策等。 9、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是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而不是一条折线,原因是假定工资率和劳动力供给量无限可分。这种假设虽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为了

8、分析方便,劳动经济学家仍然这样假设。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效用理论:所谓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它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收入约束线:收入约束线是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 主体均衡: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效用。所谓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

9、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所谓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 1、如何理解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劳动及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上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2、分析劳动力供给通常有哪些假设? 1、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该假设认为劳动者在做出有关供给决策时,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效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市场性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二是劳动力供给主体从余暇时间中获得的。 2、市

10、场环境的假设。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 3、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3、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个是社会学性质的因素,即结婚、育儿、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程度、就业观念等;另一个是经济学性质的因素,即工资与资产的状况、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雇用习惯等。 4、何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所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替代效应:在个人实现相同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决策主体改

11、变其时间分配结构,必定由于工资率的变化所引起。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这就是替代效应。 5、何谓劳动力供给的无差异曲线 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线。 6、个人劳动力供给受到哪些约束 个人劳动力供给取决于*政策、社会意识、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就经济因素而言,主要有财富总量、工资率、个人偏

12、好等。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工资水平;个人非劳动收入; 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宏观经济状况;其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也会产生影响。 7、描述个人的、家庭的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他表明,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由于工资率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小于收入效应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13、最终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家庭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以家庭为单位劳动力供给变化。妻子的就业会受到丈夫是收入和家属构成、子女年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的影响。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低。本人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高。如果劳动力市场疲软,会因丈夫事业等原因导致基本收入下降,同事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也下降。月到这种情况,如果的效果强,随着丈夫的收入减少,妻子为弥补收入不足增加劳动力参与率,所以劳动力供给量增加。相反,如果的效果强,则随着妻子工资下降,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给量也减少。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

14、。 8、哪些人口因素对劳动力总供给产生影响? 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力供给的总量首先受到人口总量的制约,进而受到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的制约。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构成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力人口群体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人口总量的一部分,该部分人口数量与全部人口的数量关系十分密切。假定人口总体的年龄构成不变,劳动适龄人口中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构成也不变,则劳动力人口与人口总量成正比关系。 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从两方面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9、劳动参与率的含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劳动

15、力参与率的变化? 劳动力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认可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劳动力参与率只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其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的选择和决策,再通过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对劳动力参与率有直接的影响。 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以社会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是调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个人非劳动收入 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社会保障制度 宏观经济状况 其他因素 10、 EE=6 UE=2 NE=3 ET=11 EU=2 EN=2 ET-1=10 UU=1 UN=1 UT-1=4 NU=2 NN=2 NT-1=7 UT=5 NT=5 上年的雇佣者人数为10,失业者为4,非劳动力人口为7. 今年失业者人数为5,失业人去比去年增加了。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额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均衡:它所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特殊状态,即运动的物体在受到方向各异,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