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58664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及危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对生物可能产生哪些危害?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水气、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 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 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 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 (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

2、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 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 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 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 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 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 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

3、温会比 目前降低20 C。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 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 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 一氧化氮等30多种。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 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C5 C,两极地区可能 升高10 C,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 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

4、市、岛屿或低 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 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 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 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二氧化碳是影响地球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量主要以光的形式到达地球, 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 地球再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 光与红外辐射。二氧化碳对光辐射

5、没有阻碍,但是能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线通 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对地 球上热量逸散到外层空间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 象就叫做温室效应。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 C, 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 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如果海平面升高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x106 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 界耕地总量的1/3。如果考虑到特大风暴潮和盐水侵入,沿海海拔5 m以下地区都

6、将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2。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 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对江河 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当海水入侵后,会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 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 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在推进制订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它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 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 统,人类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人

7、类的 种种活动引起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状态。例如:二氧化碳、 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臭氧,这些气体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 乎是透明的,但对于从地面射出的长波辐射则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地表辐射的 热量留在了大气层内,起到类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 温度,通常称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根据科学家 研究: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将使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增加2-3C,极地海冰融化, 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降水过程也将增加,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之而来的全球生 态系统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另外,氟氯烃化合物如氟里昂(冰箱制冷剂)不仅具 有强烈增温效

8、应,还破坏臭氧层造成所谓臭氧空洞,臭氧是一种可以阻止太阳辐 射中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的元素,它的减少使地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人体接受 过多的紫外辐射会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增加皮肤癌和白内瘴疾病。温室效应的影响:受到温室效应和周期性潮涨的双重影响,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 的大部分地方,即将被海水淹没,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由于温室效应会导致南北极冰雪融化,水平线上升,直接威胁图瓦卢,所以该国 在国际环保会议上一向十分敢言。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地球暖化的第一 个受害者”。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 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

9、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 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 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 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4块年龄由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 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 生存。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 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 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学 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 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