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58644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萧县华龙中学2012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烈火是一场生死悠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一对狭义翁婿,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一对信义兄弟为尊严承nu,为良心奔波,进行着一

2、场悲情接力,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他们的炽爱与信义,永远闪yo在人性的制高点。(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承nu( ) 闪yo( )(2) 给加点字注音。(2分)铿锵 锵( ) 炽爱 炽( )(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 并加以改正。(4分)把_改为_ 把_改为_(4)“铿锵”的意思是_ _ (1分)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6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长河落日圆。(王

3、维使至塞上)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4分) , 。 ,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试题。(4分)(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阿长与山海经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2)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 。(3)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 _,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 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4萧县华龙中学九年级要开展“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你作为一名九年级学生准备参与这项活动。(12分)(1)下面是征文通知的部分内容。你阅读后从中提取

4、了两条主要信息。【材料】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主要信息一: (2分) 主要信息二: (2分) (2)为了写好作文,你查阅了大量资料,世界各国节水各有奇招,使你深受启发。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关节水的三个关键词。

5、【材料】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3分)三个关键词: (3)下面是同学们在作文中提出的节水措施。请你指出其中不属于“节水”的两项。(1)随手关水龙头 (2)用温水煮饭(3)手洗衣服 (4)一水多用(5)用脸盆洗脸 (6)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不属于节水的两项是: 和 (2分)(4)请你写出一则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词 (3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17分)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

6、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山中无老虎,

7、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

8、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

9、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4分)6、第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2分)7、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3分)8、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9、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一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二 (22分)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10、。”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

11、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壁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革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

12、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很,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10 、第 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12、第 段中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 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4 分

13、) 13、从结构上看,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4分) 14、读完全文后,写出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6分)三 (16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不见曦月 曦(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夏水襄陵 襄( ) 沿溯阻绝 溯( )16、将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故渔者歌曰:“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