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58318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委托单位:即墨市交通运输局即墨市规划局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趋势和挑战5第三章目标和战略8第四章综合交通功能组织10第五章对外交通规划14第六章轨道交通规划17第七章道路系统规划20第八章客运枢纽规划24第九章公共交通规划26第十章慢行交通规划33第十一章停车系统规划36第十二章货运交通规划38第十三章交通管理规划40第十四章交通信息化建设42第十五章近期行动和保障措施44附件近期建设项目库4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新型城市化要求,支持即墨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衔接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2

2、013-2030),发挥即墨市交通区位优势,构筑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特编制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第二条规划原则包括:1、 系统最优原则:科学规划及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保证综合交通体系内各交通子系统的良好协调和有效衔接,实现综合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和综合效率最优。2、 可持续原则:在保证交通效率、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支撑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以人为本原则:从追求车行的快速通畅转向满足人的安全、便捷、舒适等需求,在资源配置、设施供应和管理服

3、务等方面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出行的人性化需求。4、 远近结合原则:兼顾长远发展利益和近期发展诉求,协同远期和近期的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及实施计划,使近期行动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条规划主要任务包括四个方面:1、 围绕区域融合和青即一体化发展要求,研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整合;2、 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提出一体化发展目标,明确城市交通方式和结构,制定一体化发展政策;3、 合理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4、 提出交通近期建设计划和实施时序,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第四条研究范围如下:1、 规划范围:即墨全市域,面积约1780平方公里;2、 重点研究范

4、围:即墨中心城区,由青龙高速、威青高速、济青高速及即城界围合,面积约390平方公里;3、 统筹协调范围:即墨中心城区与蓝色硅谷核心区。第五条规划年限近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第六条规划基本依据:1、 城乡规划法;2、 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编制规范;3、 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4、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镇(街道、新区)各层次城市规划;5、 市、镇(街道、新区)各层次交通规划。第七条规划工作过程:1、 第一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开展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并制定初步规划方案。调查涉及交通需求、供应和运行各方面,其中居民出行入户调查覆盖全市所有447个村(居),

5、抽样7300户,2.3万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并完成初步方案编制,于2014年10月向市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初步成果汇报;2、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在初步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通发展战略及对外交通、干线道路、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交通管理等专项方案,形成中期规划成果,期间3轮次向市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征求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意见;3、 第三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修改完善中期成果,重点深化干线道路、轨道交通、鹤山路交通规划研究等专项方案,期间多次向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新区)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操

6、作性。2015年5月形成送审成果,向市政府主管部门汇报;4、 第四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修改完善送审成果,于2015年9月29日召开专家评审并获得通过。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送审成果,向全体市民公示。第二章 趋势和挑战第一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即墨市城市和交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方面已形成以公路网为主的区域交通体系和初具规模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近年来即墨市提出青即一体化及“中疏、东拥、西优、北进、南接”等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全面对接青岛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即墨市综合交通体系也将面临促进区域融合、引导和支撑城市新格局、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和提升交通

7、管理水平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第二条区域合作与竞争不断加强,迫切需要提升对外交通设施能级,巩固和提升城市地位。即墨市现有区域级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单一,对外客货运严重依赖公路,铁路和港口规模、功能和布局仍需优化,与周边机场枢纽的联系有待加强。即墨与青岛之间通道数量有限,难以支撑青即一体化战略。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形势下,一方面随着商贸物流、海洋经济、汽车制造等城市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即墨对外交通联系范围将逐步由山东半岛扩展至中国北方和全国主要城市,预计到2030年对外客运交通量将达到现状的2.2倍,货运交通量达到现状的2.0倍;同时产品重型化和高附加值化,也对运输方式多样化提出了更

8、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青岛大都市圈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30年青即之间将出现2-3条高峰小时出行量超过3万人次的交通走廊,超出现有交通设施的运输能力。面对上述挑战,即墨市必须通过强化区域级交通基础设施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区域辐射力,适应区域化发展要求。第三条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及新城市发展格局的形成,迫切需要整合原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并尽快构建骨架交通网络。当前即墨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老城区的城市更新迅速推进,蓝色硅谷、国际商贸城、汽车产业新城、创智新区、国际陆港等新区同步发展,城市空间结构迅速拉开。现状即墨市尚未形成全市一体化的干线道路体系,干线道路网络结构和功能有待完善;除青岛市域轨

9、道11号线工程在建,基本没有大中运量公交系统;除即墨北站及即墨客运总站等市级交通枢纽外,缺乏组团级交通枢纽实现组团内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转换。根据山东省城镇化纲要(2012-2020),未来即墨要率先成为公共服务水平高、人口集聚能力强的大城市,即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对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值为260万人。随着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和组团间联系日益密切,预测到2030年全市范围内中长距离交通出行将大幅增长,居民机动化平均出行距离将由现状约4公里大幅增加到约8公里。出行距离的增长将凸显干线道路和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等跨组团交通设施不足的问题。伴随多种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功能细分,各种交通方式

10、的衔接成为未来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一体化的交通体系、交通组织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缩短未来交通出行时间和提升可达性的重要因素。面对上述挑战,即墨市必须有效整合和改善原有城镇化独立发展的交通体系,建立市域范围内高效畅达的骨架交通网络,构筑多模式一体化的现代化客货运交通体系。第四条城市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出行特征的变化,迫切需要尽快打造现代化公交体系以改变现有个体交通方式的主导地位。目前即墨市交通出行结构以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等个体交通方式为主,其中电动自行车分担率达到22.5%、小汽车达到22.1%。2005年至2014年,小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达到14.3%。与之相比,现状公交设施严重不足,公交

11、全方式分担率不足8%,远低于其他交通方式。交通方式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压力与日俱增。预计到2030年全市交通出行量将增长1.8倍,出行距离也将增长一倍,相应的道路交通设施供应增长远不能达到这个规模。面对上述挑战,即墨市必须大力扶持公交及步行、自行车发展,尽快打造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第五条人民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创建以人为本的交通出行环境。近年来,即墨老城区交通拥堵不断加剧,2014年早晚高峰时段老城区平均车速仅25公里/小时,鹤山路等主要干道高峰时段车速接近20公里/小时,老城区50%以上交叉口处于拥堵状态。随着交通拥堵程度日趋严

12、重,交通环境持续恶化,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逐年加剧。交通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全市交通事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必须大力提高交通出行的机动性、畅达性、舒适性,改善交通安全和环境,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目标和战略第一条为应对上述机遇与挑战,实现即墨市城市发展目标,即墨市必须构建畅达、高效、公平、低碳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融入青岛,面向世界,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条围绕以上发展目标,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提出即墨市2030年综合交通体系的具体发展指标:1、 畅达指标。构建四大交通圈:环渤海湾地区高速铁路五小时交通圈、山东半岛两小时

13、交通圈、青即一小时交通圈、即墨城区与主要镇区半小时交通圈;2、 高效指标。实现三个高效率:对外交通高效,铁路和水运货运比例不低于25%,主要产业基地距高速出入口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公共交通高效,轨道交通引入城市主要商业办公中心,高峰期公交和小汽车出行时间比不超过1.5;道路交通高效,高峰期中心城区和组团核心区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其它区域不低于30公里/小时;3、 公平指标。力争两个全覆盖: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主次干路自行车道设置率达到100%;4、 低碳指标。做到两个不低于:新能源公交占公交车辆总数不低于75%,公园、景区绿道覆盖率不低于90%。第三条为实现城市

14、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目前即墨市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判断,围绕提升区域辐射力和促进青即一体化、支撑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改善城市交通运行等四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青即同城、路网重构、完整公交和管理先行等四大交通发展战略。第四条青即同城战略。共享共建青即重大航空、海运、铁路和公路设施,提升即墨区域辐射力。构建青即一体轨道网络,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大运量特征,为青即之间的客运交通提速扩容,共筑世界级湾区;第五条路网重构战略。整合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构建一体化的市域干线道路网络和差别化的地方道路网络,提高市域客货运交通的运转效率,有效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发展;第六条完整公交战略。大力发

15、展公共交通和步行、自行车交通,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环境,为市民提供全出行链优质的公交慢行设施和服务,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第七条管理先行战略。加强停车规划和管理,优化货运交通组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管理面貌,建立规范化、法治化大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促进城市交通高效、安全、有序运行。第四章 综合交通功能组织第一条根据交通发展目标及战略,结合即墨未来交通需求特征及各类交通方式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城市的相关经验,确定各类交通方式在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功能定位:表4.1 综合交通体系构成及功能定位交通方式功能定位铁路对外客货运输的重要交通方式,其中普通铁路以服务货运需求为主,承担大宗物资的长距离运输。高速铁路以服务客运需求为主,是对外交通中大运量、快速的客运交通系统港口对外货运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对外贸易及部分沿海对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公路对外客货运运输的重要方式,区域内交通联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各种运输方式联系衔接的基础市域轨道交通青岛都市圈内客运交通的主体,青即之间大运量、快速客运的主要交通方式常规公交公共交通的主体,城市内客运交通的主要方式和基础出租车公共交通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