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58299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urfacewater environmentHJ/T 2.3-9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方法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其他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2、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Y 003.1HY/T 003.10 海洋监测规范3 术语、符号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见表1。3.1 术语地面水 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考虑到地面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本标准还包括了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3.2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符号的含义与单位见表1。表1 符号一览表序号符 号含 义单 位1A样方流失量kg/(m2a)(一场雨时为kg/m2)2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3B河流宽度m4b河流主槽宽度m5c污染物浓度,垂向平均浓度,断面平均浓度或湖(库

3、)平均浓度mg/L6污染物多次监测的平均浓度mg/L7cA河流中断面A或湖泊中r=rA时弧面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8cap排放废水中的酸度mgN/L9cB河流中断面B或湖泊中r=rB时弧面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10cbh河流或湖(库)中的碱度mgN/L11cbp排放废水中的碱度mgN/L12cE分层湖(库)上层的平均浓度mg/L13cH分层湖(库)下层的平均浓度mg/L14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或湖(库)、海中污染物现状浓度mg/L15ci,j(i,j)点的污染物浓度或污染物i在预测点(或监测点)j的浓度mg/L16cL流失物中污染物的含量g/g17cl狭长湖出口污染物平均浓度mg/L18

4、cM分层湖(库)非成层期污染物平均浓度mg/L19cmax污染物多次监测的最大浓度mg/L20cN稀释倍数为N时计算断面(混合过程范围内)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21水的比热J/(kg)22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23cPE向分层湖上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mg/L24cPH向分层湖下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mg/L25cr污染物弧面平均浓度mg/L26crs径流中的悬浮物浓度mg/L27crc径流中其他污染物浓度mg/L28r点的污染物已知浓度mg/L29csi水质参数i的地面水水质标准30cT分层湖(库)上、下层混合后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31Ct植物覆盖因子32Cw分配系数,即水相中污染物量与其

5、总量之比33c(x,q)(x,q)处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mg/L34c(x,y)(x,y)点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mg/L35Cz谢才系数m1/2/s36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37D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浓度的差值mg/L38d混合深度m39Dh河流上游亏氧量或湖、海现状亏氧量mg/L40Dm分子扩散系数m2/s41DO溶解氧浓度mg/L42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43DOs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mg/L44DO1、DO2DO3、DO4河流等距离断面1、2、3、4的溶解氧浓度mg/L45Dp排放废水中的亏氧量mg/L46D0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mg/L47E贝赛尔函数的阶数48

6、F过水断面面积m249F流失区面积m250f柯氏力系数,f=2sin51Fs堆积物表面积m252F0x=x0时的河流断面面积m253g重力加速度m/s254H平均水深m55h某点平均水面到水底的深度m56hmax平均水面到水底的最大深度m57Hr降雨量mm58Hs太阳短波辐射W/m259I河流底坡或地面坡度m/m60i降雨强度mm/min61i(下标)x方向位置标号或者污染物标号62Ii,j污染物i在j点的水质指数63i30连续30分钟降雨的最大降雨强度mm/min64ISE污染物排序指标65j(下标)y方向位置标号或者预测点(监测点)标号66JE第一类E阶贝赛尔函数67K综合消减系数l/d6

7、8Kal碳酸一级平衡常数69Ke土壤受侵蚀因子70Kh中间变量71KTS表面热交换系数W/(m)72KI耗氧系数l/d73K1实验室测定的耗氧系数l/d74K2复氧系数l/d75K3沉降系数l/d76l混合过程段长度m77(l)下标或上标时间序列标号78L坡长因子79l1坡长m80M中间变量81M(下标)x方向边界上的点82m测点数或综合评价的水质参数数量或年降雨次数83Mc降雨溶解的面源污染物kg84Md污染物溶出量kg85Ml断面纵向混合系数m2/s86Mq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m2/s287Mr径向混合系数m2/s88MSC因降雨径流流失的悬浮物中挟带的污染物量kg89MSS降雨

8、径流产生的悬浮物流失量kg90Mv混合速度m/s91Mx纵向混合系数m2/s92My横向混合系数m2/s93N稀释倍数94NE第二类E阶贝赛尔函数95N(下标)y方向边界上的点96n粗糙系数(糙率)m-1/3s97p侵蚀控制措施因子98P自净利用指数99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100pHh河流上游或湖(库)、海现状的pH101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102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103q累积流量m3/s104Qc取水水量m3/s105Qf径流量m3106Qh河流流量或湖水流出量m3/s107Qp废水排放量m3/s108QPE排入分层湖上层的废水量m3/s109Qp

9、H排入分层湖下层的废水量m3/s110Qr峰值径流量m3/s111R水力半径m112r排放口到预测点的距离(即极坐标中的径向坐标)m113rA、rB、ri湖(库)中A、B、I点到排放口的距离m114Re降雨侵蚀因子115一场雨的降雨侵蚀因子116r0某已知点到排放口的距离(极坐标系)m117S综合评价指数或标准指数118SI坡度因子119Sp污染源强mg/L(或)120Sb断面平均盐度121T水温122t时间s123Td露点温度124Te平衡水温125Th河流上游水温或湖(库)、海现状水温126Tp废水水温127Ts表面水温128T(x,y)(x,y)点水温129T0计算初始断面水温130t1

10、成层期天数d131t2自成层期到非成层期结束的天数d132ux方向流速(表示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133umax最大断面平均流速(有潮汐时)m/s134V湖水体积m3135y方向的流速m/s136VE分层湖上层体积m3137VH分层湖下层体积m3138X,Y,Z迪卡尔坐标系139x,y,z迪卡尔坐标系的坐标m140xc最大亏氧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m141x0某已知点到排放口的距离m142xii点到排放口的距离m143W权值144Wz水面上10m高处的风速m/s145W0湖(库)中现有污染物的排入量g/s146中间变量147中间变量148稀释比149t时间步长s150xx方向的步长或相邻两断

11、面距离m151yy方向的步长m152排放口系数153中间变量154中间变量155自净能力允许利用率156动力粘滞性系数m2/s157中间变量158圆周率159水的密度mg/m3160北纬纬度161混合角度弧度162径流系数163地球自转角速度l/s164降雨历时min4 总则4.1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其分级的原则与判据见第5条。4.2 对于不同级别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小结等相应的技术要求,按本标准有关条目的规定执行。4.3 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需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规定,简要说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4.4 拟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其所排污水的水质、水量应符合GB 8978或其他有关排放标准。4.5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工程性质(参阅有关文件)1提出环保建议和措施2小结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和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