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58181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化学中考复习知识归纳之三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 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 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

2、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 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1)含10个质子,10个电子的粒子:Ne、HF、H2O、NH3、CH4(2)含18个质子,18个电子的粒子:Ar、HCl、H2S、F2、CH3OH(3)含10个电子的粒子:Ne、HF、H2O、

3、NH3、CH4、O2-、F-、Na+、Mg2+、Al3+、OH-、NH4+(4)质子数相同的分子和离子:O不一定不一定与S2- SO3与SO2- 质子数相同的离子:Fe2+与Fe3+ OH-与F- Na+与NH4+(5)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H、Be、Al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两倍的原子:He、C、S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11、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

4、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12、 能溶于水的物质,其水溶液不一定能导电(如蔗糖、酒精)只有能电离的物质才能导电。 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并不一定都是该物质本身电离的原因(如K2O、Na2O、SO3溶于水,是它们的水合物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导电)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失高氧、得低还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

5、应。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 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

6、O3溶液显碱性。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 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22、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

7、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

8、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有机物的燃烧。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的计算公式:产生氢气的质量=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

9、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 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相同条

10、件下,CaO 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七、化学中的一些“规律”1、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2、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3、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4、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5、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

11、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6、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CuO+H2O7、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8、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制H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9、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注意:给试管里物质加热时)10、题目给出某温度下的S,求该温度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溶解

12、在一定量的水里,求C%。解题时要先根据水的质量判断是否全部溶解。11、反应后生成物溶液质量=反应前所有加入物质的总质量气体沉淀不反应的(包括过量的不能溶解反应物)12、同种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假设C1C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则C1CC2,若两种溶液等质量则C= 13、同温下,不同质量的同溶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则析出晶体质量相等。14、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某温度下,若加入ag该物质或蒸发bg水均可饱和,则该温度上该物质的溶解度:S= (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在某温度下,若一份加入a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bg水均可饱和,该温度上该物质的溶解度:S= 15、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或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高温度(S增大) 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改变。16、某饱和溶液加入该种溶质晶体后,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S溶剂的质量,加入晶体质量等都不会改变。(注意:CuSO4饱和溶液中加CuSO4粉末,以及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则情况不同。而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晶体,则与规律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