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57936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胚串讲课件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1. 胚胎学:研究生物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制的一门科学,其研 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过程,发育规律,发 育机制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和先天畸形等。2. HE染色:将能组织或细胞内的酸性物质染成紫蓝色的苏木清和将 组织或细胞内的碱性物质染成粉红色的伊红两种染色法简称为:HE 染色3. 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4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5肌节: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明带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暗带呈双折 光,为各向异性。暗带中央有一条暗色的窄带。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 的细线成为Z线。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

2、原纤维成为肌节。6横小管: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 直。7. 三联体:每一条横小管与其两者的终池共同组成8. 闰盘: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在HE染色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 行或阶梯状粗线。9. 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为光镜下可见的嗜碱性小 体或颗粒。在一些大型的运动神经元,尼氏体大而多,宛如虎皮花纹, 又称虎斑小体。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 的游离核糖体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部位。10. 神经原纤维:是神经细胞质内的丝状纤维结构。在银染标本切片 中,呈棕褐色细丝,交织成网,并向轴突和树突方向延伸。神经原纤 维由神经丝和微管聚集成束所

3、构成,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 架,具有支持作用,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现细胞之间的通讯。12. 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为媒介,单向传导。由突触前成分、突触 后成分与突触间隙组成。13. 动脉周围淋巴鞘:简称为淋巴鞘,由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 织构成。主要含有大量T细胞,属于胸腺依赖区,同时含有巨噬细胞、 交错突细胞等,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14. 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为单管状或分支管状腺。每个胃底 腺分为颈部、体部和底部3部分,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 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15皱襞:皱襞是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腔面形成的突起。16. 小肠绒毛: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

4、皱襞上有许多绒 毛状的突起。17.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起。18.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角棱柱状,小叶的中央 有一条纵行中央管壁构成。19. 门管区:在肝小叶周边的部分区域,结缔组织较多,包含有胆管, 神经、淋巴管和血管的分支,可见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 胆管。20. 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质膜凹陷成槽并相互对接、封 闭而形成的微细小管,并与盲端起于中央静脉附近,呈放射状走向肝 小叶的周边,出肝小叶后汇合成小叶间胆管。21. 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形成。22. 肾小叶: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

5、23. 髓袢:近端小管直部、细端和远曲小管直部3者构成“u”行的袢。24. 致密斑:远端小管直部末端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增髙,变窄, 形成一个椭圆形斑。25精子的发生:从精原细胞发育成为精子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母细胞的阶段;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从 2倍体细胞形成单倍体精子细胞的的阶段;圆形精子细胞经过复杂 的变态过程,形成蝌蚪形精子的阶段。26. 精子的形成:精子细胞有圆形逐渐分化转变为蝌蚪形的精子的过 程。27. 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其周围的单层或多层的卵泡细胞 组成。28. 排卵: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的过程。29. 黄体: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

6、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 结缔组织和血管伸入颗粒层,在 LH 的作用下,逐渐发育分化为一个 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30. 月经周期:31. 顶体反应:获能精子进入女性生殖管道后劫其尾部的摆动,向子 宫、输卵管方向运动,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的外侧 膜与精子细胞多处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酶逐渐释放出来的过 程。32. 透明带反应: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皮质颗粒立即释放溶酶体 酶,使透明带结构发生改变,不能再与其他精子结合,以阻止其他精 子穿越透明带。33. 获能: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运行过程中,精子头部抑制顶体酶释 放的蛋白质可以被子宫和输卵管分泌的酶

7、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34. 受精:获能精子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35. 植入:卵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36. 胚盘:羊膜囊底部外胚层和卵黄囊顶部的内胚层紧密相贴,形似 圆盘的结构。37. 胎盘:由胎儿的丛密毛绒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构成的圆盘状结 构。38. 前置胎盘:胚泡植入接近子宫颈处,在此形成的胎盘39. 胎膜:胎膜包括卵黄囊、尿囊、羊膜、绒毛膜和脐带。对人体胚 起保护、营养、呼吸和排泄作用,是胎儿的附属结构,基本不参与胚 体的形成。胎儿娩出后,与胎盘和子宫蜕膜一并排出。40. 前置胎盘:胚泡在植入时,若植入部位接近子宫颈处,在此形成 的胎盘,称为前置胎盘,分娩时会堵塞产道,导致

8、胎儿娩出困难和出 血。41. 唇裂:唇裂多发生于上唇,因上颌隆起与同侧的内侧鼻隆起未愈 合所致,故裂沟位于人中外侧。唇裂可伴有牙槽骨裂和腭裂。42. 面斜裂:面斜裂位于眼内眦与口角之间,是因为上颌隆起与同侧 外侧鼻隆起未愈合所致。43. 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由于肾单位未与集合小 管接通,或集合小管发育异常导致管腔阻塞,尿液不能排出。肾单位 因尿液积聚而胀大成囊状,故称为多囊肾。44. 脐尿痿:脐尿痿指由于脐尿管未完全闭锁,胎儿出生后膀胱内的 尿液经脐尿管从脐部流出。45卵圆孔:第ll房间隔下缘呈弧形,当其前、后缘与心内膜垫接 触时,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称为卵圆孔。46.法洛

9、四联症: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 膜部缺损和右心室肥大4种畸形,这种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干 分隔不均,致使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粗大的主动脉向右侧偏移, 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肺动脉狭窄造成右心室压力增髙,引起右心室 代偿性肥大。简答题:1: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及功能。其一般结构可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功能为单层立方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单层柱状上皮,也具有吸收、 分泌的功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它们可起到保护 的作用。2:简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及功能。结缔组织是由量少,种类多,无极性的细胞和细丝状的纤维组成。 它的细胞间质为均质状的基质及大量

10、的组织液。其来源为间充质。它 的功能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和修复等。3:简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它由细胞+细胞外基质组成。其细胞可分为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白细胞。细胞间 质由纤维和基质构成。它的功能具有连接、支持、防御、营养、修复等主要功能。4. 列表比较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形态长圆柱形短圆柱状,有分支长梭形细胞核扁椭圆形,多核,染色质1-2个,卵圆居中,长椭圆形或杆状,1个,浅位于中央横纹有,明显有,不明显无肌原纤维明显不明显无肌节有有无功能随意肌,迅速有力收缩,不随意肌,持久有节律收

11、不随意肌,缓慢持久收缩易疲劳缩闰盘无有,位于Z线水平无横小管位于A, I带交界处位于Z线水平无肌浆网发达,三联体不发达,二联体较差5. 以多极运动神经元为例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答:包括细胞体和突起。1. 细胞体 形态多样,大小悬殊,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1)细胞膜:是可兴奋性膜,镶嵌有膜蛋白,主要含有电位门控通 道和化学门控通道,此外膜表面还有糖蛋白(如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和糖脂(如神经节苷脂)。(2分)(2)细胞核:多位于神经元的细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色质少,故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2分)(3)细胞质:神经元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又称为核周质,除含有一 般细胞器外,还富含尼氏体、神经原

12、纤维和一些内含物。(2分)2. 突起自细胞体伸出,包括树突和轴突。(1)树突:多极神经元的树突有多个,自细胞体发出后反复分支,逐渐变细,形如树枝状,内部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似,也含有尼氏体 等,表面有许多棘状突起,称为树突棘。(2分)(2)轴突:仅有一个,细而长,表面光滑,直径均一,起始部常呈 圆锥形,无尼氏体称为轴丘,终末常有分支称为轴突终末。(2分)6. 列表比较脾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结脾被膜薄,有输入淋巴管通过厚,内有很多平滑肌实质部分皮质白髓,红髓淋巴小结有有,又称脾小体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索髓索皮索边缘区无有,B细胞为主淋巴窦皮质淋巴窦和髓窦无血窦 窦内液体 功能

13、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有血液滤血,造血,储血,免疫应答免疫应答7. 简述肾上腺皮质三带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答: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层,自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腺细胞排列成短环状或球状。这一层较薄,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人主要为醛固酮。束状带位于皮质中间,腺细胞 排列成垂直于腺体表面呈束状。这层较厚,构成皮质的大部分。网状带位于皮质最内层,腺细胞排列不规则。束状带与网状带分泌糖皮质 激素,人以皮质醇为主,网状带还分泌少量性激素。8. 简述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特点。 答:消化管(除口腔与咽外)自内向外均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 与外膜四层。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组

14、成,是消化管各段结构 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上皮的类型依部位而异。消化管的两 端(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其 余部分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上皮与管壁内的腺 体相连。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细胞和纤维较多,并有丰富的血 管和淋巴管。胃肠固有层内还富含腺体或淋巴组织。粘膜肌层为薄层 平滑肌,其收缩可使粘膜活动,促进固有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 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较大的 血管与淋巴管。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分别有食管腺与十二 指肠膜。粘膜下层中还有粘膜下神经丛,由多极神经元与无髓神经纤 维构成,可调节粘膜肌

15、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的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皱襞。肌层除食管上段 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均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 环行、外纵行两层,其间有肌间神经丛,结构与粘膜下神经丛相似, 可调节肌层的运动。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纤维膜,主要分布 于食管和大肠末段,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 共同构成者称浆膜,见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 光滑,利于胃肠活动。9.列表比较胃的主细胞和壁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分布腺体 位置细胞 体积细胞形态细胞核细胞器功能主细胞体部和底 部较小锥形或柱 形圆形,位于 细胞基底部含丰富粗面内质 网。高尔基复合 体发达可对蛋白质进行初 步消化壁细胞颈部和底 部较大圆形或锥 体形圆形,居中, 可见双核含丰富线粒体, 少量粗面内质网 和高尔基复合体合成分泌盐酸。盐 酸具有杀菌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 使其转化为胃蛋白 酶10.哪些结构与小肠的吸收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