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7936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1. 施工准备1。1施工测量1。1。1在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重点是:根据合同条件对承包单位开 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除检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案、自检系统外,还应检查施工 单位进行的施工测量和基准高程的方位和数据。1。1.2施工单位应根据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数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 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导线点与水准点等,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 位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1.1。3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复测应采用红外测距仪或其 它足够测量精度的仪器,复测导

2、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导线起迄点应与设计单 位测定的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 密,保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 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或其他固定方法。1.1。4施工单位在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 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 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1.1.5校核检查施工单位水准基点的测量。凡原设计水准基点应按精度要求进行复测,若 不符合精度要求,应在书面报告中说明;水准点设置在

3、不易损坏、不易下沉,不受自然侵蚀; 两个施工单位水准点的衔接标高必须一致,且符合精度要求;内业整理要列出水准点复测一 览表,核实并标明水准点位置、里程、高程等。1。1.6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纵断面高程测量要求每20m测一点且数据必须闭合,记录清楚 完整,无涂改。应整理绘制复测后的纵断面图,并计算填挖高度。1.1.7检查校核施工单位横断面测量要求按设计图纸的间距测横断面,地形变化特殊地段应加测若干断面,地貌特征要作好记录和说明。要求提供横断面图、土石方数量表、说明 书等.1.1。8在监理工程师核查全部或任何一部分工程测量成果时,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1.1.9在监理工程师核准测量成果后,施工单位应按图

4、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 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取土坑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起轮廓,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批准。1.1。10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公路勘察规范(JTJ06199)的要求,施工放样还应符合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规定。12工程量复核与开工报告1.2.1原地面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计算复核路基工程量;复核工程量与清单 数量不符的,按程序报批。1。2.2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其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具体见驻地办下发的工程监理实施细 则。1。2。3试验段开工报告审核特别注意事项: 所有外委试验报告必须由驻地办以试验联系单的形式报驻地试验室审核,符合设计和 规范要

5、求后再由驻地办批准方为有效。 试验段开工前必须逐级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交底时必须悬挂“第X合同 段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的横幅,照片上要显示此横幅。 外委试验报告及其试验联系单和驻地办批复意见、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必须附在 试验段开工报告后面。13现场调查与试验1.3。1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各 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1.3.2施工单位应对设计文件和图纸提供资料,对取自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 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试验项目如下: 液限、塑限、塑限指数、天然稠度;颗粒分析试验;含水量

6、试验;密度试验;相 对密度试验;土的击实试验;土的承载力试验;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1.3。3施工单位将现场调查与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驻地办备案,如现场调查及试验 结果与图纸不符时,应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否则,路基不得施工.14场地清理1.4.1一般要求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确定现场工作界限包括便道用地。 路基清表及开挖台阶的土方必须堆至路基施工范围以外,不适宜做填料的必须运至设 计制定的弃料场,经驻地试验室和驻地办检查可作为路基填料的方可用于路基填筑。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 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 清表必须达到设计要

7、求的深度和宽度,并保证大面平整,经自检宽度、平整度、压实度 合格后报驻地办和驻地试验室检查,经驻地办和驻地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 工。 开挖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0米,并形成向内4%的横坡,台阶成型后必须挂线进行人工 修整,清除虚土,保证线型顺直。1.4. 2一般填方路段基底处理为了减小路堤工后沉降,确保路堤的稳定性,必须重视路基的基底处理:1、地面横坡缓于1: 5时,路基填筑前,一般路段清除原地表草皮、腐殖土30CM后,进行路 基填前夯实碾压,基底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0%;湿陷性黄土路段清除表土厚度50CM后,基 底增加冲击碾压。2、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开挖成宽2米的台阶,夯实碾

8、压后在进行填筑。1.4.3湿陷性黄土基底处理 湿陷性黄土对路基有一定的危害性。设计中针对湿陷性等级采取了相应措施: 路基清表后采用25KJ冲击式压路机碾压40遍,要求地表以下0。7米黄土压实度96%; 然后铺设0。3米8%灰土垫层,要求垫层压实度95%。1。4。4挖方路段基底处理为防止施工期行车荷载对路基的破坏,满足路基设计弯沉值的要求,提高路床填料的CBR 值. 对一般土质路基,填方路堤路床顶部30cm采用石渣(湿陷性黄土路段采用8%灰土)填 筑。 填方高度小于155m的低填路段及挖方路段超挖80cm,回填50cm 土加上30cm石渣(湿 陷性黄土路段采用8%灰土)并分层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要

9、求。 III级及以上湿陷性黄土路段超挖80cm,回填80cm8%灰土。2。试验段施工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是为了找出针对某种填料的虚铺层厚、机械组合、压实遍数、 人员配备等参数,使填方路基的施工在保证的前提下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所以试验段的 施工是路基工程监理控制的一个重点。2。1试验段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段,一般路段和特殊路段(如软土地段)要分别施工试 验路段,长度宜控制在200 500m。2.2试验路段施工前应报批详细的施工方案,一般路基施工方案中应有不同层厚(如20、 25、30cm)并对应不同的机械组合,特殊路段路基施工方案中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案,试验段 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技术

10、经济比较,选择最优的层厚、机械组合、处理方案和其它 施工参数.2.3要做好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料场的选定、土工试验、机械和人工进场等均要提前完成。2.4施工单位要对现场管理技术人员、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监理应对试验室、路基专 业工程师和监理员做好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试验项目、检测指标、施工记录等要做出详 细的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5试验段施工时,项目部总工、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测量班长及相关技术员,驻 地办专业工程师和监理员必须进行全过程旁站,收集各类技术参数、做好施工原始记录。2。6在每一层施工前,应根据运输车辆的每车运载量、拟定的虚铺厚度在填筑面上以石 灰划出方格网,再在路基

11、中线和两侧边线位置打桩挂线作为进料和摊铺控制,以保证填料虚 铺厚度满足施工方案的设定.2.7碾压前要及时测定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要进行翻晒,小于最佳含水量时要 适当补水,只有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方可碾压;碾压应进行到能有效地 使路堤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现场施工、监理人员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组合方式、 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2。8试验段施工时,必须留有足够的影像资料,如原地面检测、压实度检测(包括含水量 检测)、填料前的方格网和挂线、高程检测、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检测等必须留有照片,此 类照片须附在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后面。2.9试验结束后进行各

12、项指标检测,符合要求可以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 新进行试验。正常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填料和施工机具应和试验路段的相同。2。10试验段完工后经验收合格,应报批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只有在试验段施工总结报 告经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3。挖方路基施工3.1 土方开挖3.1。1在挖方路基开工前至少28天,施工单位应将开挖工程断面图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否则不得开挖。3.1。2在土方路基地段,土方挖运施工单位拟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为主,路 槽整理用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进行。3。1。3开挖初一定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反复计算,现场多次放设,确保开挖边界线满足设 计要求。路

13、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3。1.4开挖均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严禁用爆 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边坡随挖方的进度同时按设计要求作好边坡修整,路堑以上0.5米范 围内由人工刷坡。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临近的各种结构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 扰,否则由施工单位自负要求开挖的边坡坡度合理,坡面平滑,路槽底要求横坡、纵坡符合 设计要求.3。1.5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上报 监理工程师批准。3。1.6沿山坡和其他按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在指定 的弃土场弃方,否则,由施工单位自

14、费清除和移运到指定地点。3.1.7挖方路基的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造成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路段确定。路床 顶面的压实度应符合规定要求.3。1。8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满足填料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停止开挖,直到气 候条件转好.3。1。9当路堑路床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 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1。10开挖地段及零填挖地段路床面以下080厘米内的压实度必须达到96%以上,若 不符合压实度要求,必须采用特殊压实机具(如强夯或冲击碾压法)进一步压实,或采用翻 松晾晒后重新压实,若不能满足要求则要清除换填土或采用石灰改良土等措施,直到符合要 求为止.3。2路堑

15、高边坡挖方高边坡在施工时应注意:边坡防护施工必须自上而下分级开挖施工,边坡开挖一级,便及时防护一级,然后再开挖下一级。临近坡面2.0米部分的硬质岩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技术,要求光面爆破后形成的坡面不平整度不宜大于20厘米,具体施工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 和现场试验确定,软质岩和土层则采用机械或人工削坡。3.2。1设计要求 挖方边坡根据沿线地质、开挖深度及已有开挖人工边坡坡率综合考虑,尽量采用贴切 自然的弧线形边坡过渡,使边坡处形与周围地形地貌融为一体。 对于一般土质挖方边坡,当边坡高度12米时,采用直线型边坡一坡到顶的形式,坡率 采用1:0.75,其中当边坡高度12.0米VHW20。0米时,开挖成台阶式边坡,每级高度8米, 平台宽2米,每级坡率1: 0.75;当挖方深度较小时,边坡适当放缓或挖平,以便绿化,与路 侧环境融为一体。 岩石路堑边坡:对于一般岩质边坡,当边坡高度12米时,采用直线型一坡到顶的形 式,坡率1: 0。5;其中当边坡高度12.0米VH30。0米时,开挖成台阶式边坡,每级高度8 米,平台宽2米,每级坡率1:0。5;土石分解处应设2米宽平台,以上边坡率采用1: 0。75。当 挖方深度较小时,边坡适当放缓或挖平,以便绿化,与路侧环境融为一体.3.3.2现场复查路堑髙边坡的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