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57931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百高层决策者受问“男女平等” 2004-09-09 来源: 南方周末作者: 南方周末驻京记者吴晨光实习生周密一份尚无先例的调查报告,在9月2日公之于众。被调查对象涉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全国妇联等五个部门的242位决策者,其中,副部级以上9人、正局级87人、副局级146人。这份名为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这些高级官员赞同男女平等的原则,关注妇女平等的权利,对推进性别平等有责任感,在促进“妇女参政”等方面持积极态度,但由于对中国男女平等状况及国际上“性别主流化”的趋势缺乏了解,影响到了他们对妇女地位和中国性别发展趋势的判断,这可能造成公共决策中的社

2、会性别盲点。以上结论则来源于一份包括39个题目的问卷。由于被访者的高官身份,调研项目负责人全国妇联研究所研究员肖扬对研究比较谨慎。她生于1955年,曾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工作,研究领域为社会性别、妇女史、妇女健康及社会性别倡导等。9月6日,记者对肖扬的访谈在全国妇联的办公楼里进行。242份答卷:无一秘书代笔记者:调查为什么选择了全国人大等五个部门?其他一些部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男女平等问题也有密切关系,为何没有纳入调查范围?肖扬:性别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所以一个项目不可能涵盖所有部委。而这个项目侧重的是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男女平等,所以我们在调查中涉及到五

3、个部门:全国妇联的职能是推进性别平等和发展;卫生部是负责卫生事务的;计生委是负责人口控制和人口素质的单位;全国人大和政协在国家立法、政策出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记者:242名被访者又是怎样确定的?肖扬:我们考虑到,一般的政策都是处级起草,司局级决策。所以把调查样本限定为副司局级以上、任实职的官员,司局级调研员没有纳入调查范畴。为了保证调查的全面性,我们找到了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卫生部、全国妇联几乎所有的局级官员,人大和政协里与妇女发展相关的部门的负责人,也全部纳入了我们的调查范围。记者:与这么多高级官员接触是比较困难的。你们如何做到这一点?肖扬:主要通过各部委工会下属的“妇女工作委员会”联络。他们

4、一方面组织了一些人比如说局级有会议,可以留出时间让我们去调查。他们还提供一些联络电话,我们可以直接沟通。一般是电话联系好,直接到他们的办公室去,也有联系不上,“硬闯”的。但最后都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记者:调查的真实性如何保证?肖扬:所有调查全部是面对面的访问,我们拒绝了很多次“留下问卷,明天送回”的要求。因为最怕秘书代笔,而且不能讨论,不能打个电话问问再答。另外,我包括其他调查者避免与被调查对象语言交流,因为我们的观点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倾向。记者:整个调查的过程怎样?肖扬:从去年11月开始,今年2月结束。我们所里有五六个人参与,我是课题的负责人。我们还请了计生、卫生和性别方面的学者对调查问卷进

5、行了讨论。报告也是我执笔的,各部委的专家对报告也提出修改意见。“超生游击队”问题的新认识记者:高层决策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肖扬:大部分人都对调查采取了认真、慎重的态度。他们有推进性别平等的责任感,希望了解社会性别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性别平等主流化等。他们对性别的问题是比较开明的。对“男性如何参与生殖健康的认识”的调查中,91.7的人认为“应与配偶共同决定生育或避孕”,认为“男性采取计划生育措施”或“支持妻子执行计划生育”的比例也超过半数。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结果,比如被调查者对工作中男女两性好恶的评价有明显不同。对女性的优点更多用“认真、细致、温和、善解人意”来形容,对男性则用“果断大度、

6、理性豁达、具有创新精神”来评价。而这种评价和意识会潜在地影响职场上两性权责关系的分配。记者:什么是“社会性别”和“性别平等主流化”?肖扬:所谓的社会性别,学术界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社会性别是基于生理性别之上的、社会对男女两性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社会性别是一个分析的范畴。性别平等主流化是指在法律、政策、方针、发展规划中体现社会性别平等观点,促进具有社会性别平等视点的法律、政策出台。记者:高层决策者如何评价我国两性地位的状况?肖扬:被调查者中,男女两性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半数以上的男性官员认为近10年我国性别平等发展的状况在国际上的排位是“上升”,女性官员持此观点的不到三

7、分之一;而认为“下降”的,女性比例大大高于男性,达到42.4。记者:与十几年前比较,官员们的社会性别意识有进步吗?肖扬:有很大的进步。比如,流动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原来官员们大多认为流动妇女是个“问题”,她们偷生超生、卖淫、感染艾滋病等等,但现在则认为这其中也有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和管理的因素。特别是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的官员里,只有6人将“偷生”和“超生”作为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把“缺乏以人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作为最大的问题。这说明了从1994年到2004年计生委职能的转变从单纯地控制人口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记者:你提到了“以人为本”,这恰恰是本届政府所倡导的理念。肖扬:新一届

8、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均衡发展,其中包括了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因为经济的单纯发展,并不能带来妇女地位的必然提高。如果占半数的女性不能在发展中受益,男性也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将制约整个社会的进步。对“基本国策”认识有待提高记者:调查发现了哪些问题?肖扬:一个核心问题是,部分决策者不能从“基本国策”的高度认识男女平等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妇联之外的四个机构中,只有不到45的人能够认识到两性平等的国策地位,其他人选择了男女平等是“一项重要举措”或“一项公共政策”。事实上,199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就明确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结果说明,虽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

9、出已近10年,但仍有一部分高层决策者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还有是对两性平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缺失。如一部分官员对男性分担家务劳动的认知程度低,还有12领导者认为针对妻子的家庭暴力是“家庭私事”,不是社会问题,个别人认为是因为妻子有错才被打。另外,有的领导没有意识到政策给两性差异带来的影响,觉得“很平等”呀!我们问到了“你是否认为一项政策可能给男女两性带来不公正的后果”,28的人认为“不会”。这说明部分被调查者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性别敏感还有待提高。其实很多不当政策都会给两性带来不公正的后果。像公务员退休年龄问题,男60岁,女55岁,这个政策是建国之初制定的。当时民众主要从事重体

10、力劳动,而且女性一般都生育四五个孩子,让她们早点退休,本意是好的。但是现在城市女性一般只生一个孩子,公务员从事的也不是体力劳动。而女性55岁就退了,与男士相比,被提拔的机会要少得多。这影响到妇女的参政。记者:这种问题的存在,会对决策产生哪些影响?肖扬:首先导致部分决策者不能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推进男女平等。他们觉得城乡差距大、东西部地区间差距大,但男女平等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投入资源、政策和精力?第二,在制定法规政策前没有考虑到两性差异,在实施中也没有评估。比如说土地承包“20年不变”,但农村女性嫁到婆家后,土地承包不能重新分配,往往分不到半分田。后来有不少妇女到妇联上访,引起人大和妇联的

11、重视,出台了新的法律,保障妇女的权益。这就是政策制定前存在的“性别盲点”,所以,在政策出台前我们应该有性别分析。记者:目前与两性平等关系的密切政策有哪些?肖扬:社会政策分几类。一是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政策,有保护妇女的规定。比如说“妇女参政”,我们规定在党政班子中必须配备女领导。这就考虑到了妇女的弱势。若非如此,很多乡镇、甚至省里,女干部未必能上。第二种是“中立政策”,阐述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在政策面前平等。但有些中立政策没有考虑到妇女的弱势现实,所以实际执行中可能会导致对女性的不利。比如就业政策,虽然没有规定歧视妇女,但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第三种就是歧视性政策。虽然不是主观上

12、的歧视,但是也会有影响。比如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孩,可以再生第二胎,但第一胎是男孩的就不能再生了,这是为农民的实际考虑,但在性别平等意识方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歧视性政策还有可能还是希望“保护妇女”,但是过多的保护也会导致歧视,像国外规定妇女不能干某些工作,妇女不能上夜班等。妇联也抵制了一些不利于妇女发展。像妇女“阶段就业政策”提倡妇女怀孕、生育期间回家,等孩子大了再回来,实际上是想缓解就业压力。但妇女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国家政策不能有这样的导向,这将不利于妇女整体的发展。记者:不同群体的高层决策者在社会性别意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肖扬: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性别和不同机构的人具有明显差

13、异。比如在接受调查的50个全国妇联局级干部中,98认为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明显高于其他部委。再如,女性官员里认为近10年间女性地位下降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追求性别平等的愿望更加强烈。所以从性别来看有差异,从部门来看也有差异,倡导性别平等一定要和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决策者的影响记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来公布调查结果?肖扬: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背景。2005年是世妇会10周年,现在都在搞十年执行报告,在妇女方面,我们也要有一个中国执行社会性别平等的情况报告,称之为“9510”,这是我们搞这个调查的国际背景。从国内来看,今年是全国妇联“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年”。同时,

14、我们也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合作。这一调查也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另外,在国内我们也做过很多对民众的,包括对农村基层妇女的社会平等意识培训,但是对高层决策者的调查、培训还没有。中国是个行政意识较强的国家,高层决策者掌握着更多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发展的资源,如果他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差,就难以在工作中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也会影响到妇女发展资源的配置。记者:对中国社会男女平等的现状怎么评价?肖扬:总的趋势是好的,“男女平等”理念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经济发展能带来妇女生活质量的提高,但不一定带来女性地位的提高。这些年来中国性别发展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如:近10年来,城乡男女的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15、城市妇女就业率持续走低,妇女参政状况徘徊不前等。具体问题主要是,两性在享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和资源上的差异。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妇女的生存权,从出生婴儿比来看,女孩明显低于男孩,014岁的男孩比女孩多了1800万。再如女婴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男婴,营养、照顾、生女孩受歧视等因素都会提高女婴的死亡率。还有女童的受教育权,虽然不是有意识的歧视,但在家庭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有的地方就规定:家里有三个男孩必须让两个男孩上学,如果家里是三个女孩,只需要让一个女孩上学。同样条件下,家里首先要保证让男孩上学,一方面是传统的观念,再有就是将来女性就业、参政的机会都比较小,妇女在这方面占有的资源少,风险就大,这是连锁反应。还有一些数字:女性在业率和1990年相比降低的幅度大,下降了13,而男性在业率下降只有89。2000年,男女两性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低收入女性比男性高了20。所以说,在决策中考虑性别平等是非常迫切的。妇女参政要有性别观念河南省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梁军对于男人和女人,社会上的评价是有很大区别的,对女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听到,有人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最毒妇人心、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