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57689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学生工作要点上大学20141号2014年我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结合上海大学战略性发展规划,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系统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创意创新教育;完善课外培养体系与大学生成长支撑平台建设,引导基层院系协同育人,激发学生自主成长;建设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与本科人才协同培养中心,依托成就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构建学生成长全息网络平台。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1.加强基础工作,分层分类做好个体思想教育工作推进辅导员工作更为落地,加强对

2、学生基本信息的熟知和了解,通过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平台,确保辅导员对学生基本情况熟悉度达到100%。推进结合院系特点与学生情况分层分类做好思想教育,既做好面上的教育工作,又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建设校级层面的重点关注学生工作经验交流机制和平台。2.加强专题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依托首日教育、主题教育以及各类实践平台,深入、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发挥党组织在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特色组织生活;把学习实践活动纳入“一团一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多样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院师资优势,启

3、动“导师引航工程”,把专家请进思道修实践课、新生活动课和党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进”。3.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依托党建特色基地探索大学生党员遴选机制的科学化操作规范;依托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着重探索国际化背景下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创新;依托人文社科联盟探索党校课程菜单化的实现路径;在全校层面上推进新生党员教育与毕业生党员功能发挥的平台;鼓励、支持各院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党员在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室研究、各类科技竞赛中的先锋作用;与相关部门共同探索和凝练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党建新机制,着力解决“特区”学院的学生党建问题;推进学生党建四评从“评”到“建

4、”的转变,以评促建,立足长远,树立一批党建标杆,使党组织和党员群体在大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4. 深化主题教育和仪式教育的内涵,挖掘育人价值深入调研和借鉴国内外主题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设计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推进首日教育菜单化、课程化、项目化;深化仪式教育的内涵,挖掘校园仪式活动的育人价值;编写仪式教育书稿,将学校多年来开展仪式教育的实践转化为经验成果;把教育培养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成长结合起来,支持辅导员讲师团工作;在全校层面遴选较为系统的优秀主题教育课例,初步搭建辅导员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卓越班级”计划,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优化校园学风。5. 加强“三原”文化

5、建设、关注网络文化平台,发挥文化对人文精神涵养与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加强“原有文化活动”建设,着力把新航星演讲与辩论系列比赛、上海大学十大歌手比赛、学生社区楼幢文化、菊文化节等活动打造为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黏度;加强“原有品牌活动”建设,支持校级层面高雅艺术进校园、慈善文化节、校长奖评选与表彰、毕业典礼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上海大学的认同感、归属感,提升人文素养;鼓励和支持“原创文化活动”,编辑上海大学原创作品集,给予基层、学生团体、个人的原创活动更大的展示平台,力争把创新变为师生的一种学习生活习惯。大力支持南区人才协同培养中心的“创意与展示中心”建设,

6、支持区域性中心与数码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美术学院、机自学院等院系充分合作,建设一个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新空间、新平台;充分发挥科创特色基地的苗圃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关注网络文化平台,支持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力争对学生在主流媒体上提出的关于学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4小时内进行解答与引导。二、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重点,推进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1.建立学生课外培养的内涵发展体系,搭建矩阵式平台建立学生课外培养“发现大学意义激活成才自觉激发创新意识”的内涵发展体系,探索教研融合的创新路径;以课外的田野为牵引,学生德育工作特色基地为核心,“三大联盟”的协同育人为推进器,有分

7、有合,分层次开展课外培养;大学生研究中心加强对课外培养的研究与智力支持。2.着力将南区建设成为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区域性中心引进专业学院资源入驻南区,与教务、人事联动,依托课外创新项目推动“百千教师进南区”计划,推进与专业学院相结合的课外培养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南区辅导员工作团队和南区朋辈工作室、生涯咨询工作室、南区学生事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南区学生自管团队建设,提高自管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及其对他人服务的功能;以南区这一物理空间为纽带,探索跨学科、跨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南区建设成为本科人才协同培养的区域性中心。3.继续探索分流过程中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的有效对接不断完善“新生成长电子档

8、案”,做好分流过程中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的有效对接;构建更为畅通、顺达、全面的社区学院与专业学院人才培养衔接、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分流工作的平稳过渡;继续开展大样本量的新生满意度调研和大二学生专业学院适应情况的专题调研,并反馈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学风建设,切实发挥社区学院等学风建设特色基地的作用,凝练总结学风建设的有效做法。4.以资助与发展、管理与育人并重为导向,提升资助工作质量与水平健全“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社会资助渠道,合理规范使用各类资助资源,确保资助覆盖困难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切实缓解学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逐步转变资助方式,实行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有机

9、结合,构筑受助学生“资助包”个性化资助模式,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充分发挥资助体系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将感恩、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等融合到各项具体的资助工作中,搭建多样化资助育人平台,融感恩励志教育于日常活动。加强帮困助学中的信息化工作,确保100%的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相应的资助,确保100%的孤儿、残疾群体等特殊学生得到跟踪及重点资助。5.关怀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构建全人培养的新型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工程,让每一个学生尊重生命,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最大程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推动辅导员与社会学等专业老师对接,共同推

10、进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综合现有的各类素质拓展项目,开发系统性的课程,推进大学生质疑精神与表达能力培养;继续挖掘社区管理、资助成才、心理辅导、团学工作等方面的育人成效,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思路。三、以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重点,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1.推进上海大学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新型学生工作模式在A400上海大学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率先探索以部门职能为中心向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工作范畴的转变,协同各学生工作相关部门进行事务性工作的流程再造,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依托A400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探索新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自组织团队建设,探索流动环境下大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新机制

11、。着力提高事务中心服务水平,力争学生服务窗口满意度95%以上。2.深度挖掘成就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基于学生成就系统,继续完善学生成才基础数据采集机制,改进学生成才基础数据采集方式,推动成就系统手机客户端与pc客户端的融合;在数据逐步丰富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正能量展示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指引与帮助;基于成就系统开展上海大学学生成长需求分析,并建立与课外培养联动的信息反馈机制;依托成就系统,整合社区管理、党建、团建、资助成才、心理辅导、教务等信息平台与成就系统后台对接,构建学生全息网络平台。3.继续推动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提升学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同,推动学籍信

12、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与试点,实现休、退、复、转等具体业务完全信息化,学籍变动按时办结率达到100%;理顺学籍基础数据与其它平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学校的一卡通、选课、医保、门禁、财务等系统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为全校师生提供学生数据参考,朝着全方位整合学生信息以及实现学生事务信息管理平台“一站式”的大目标而努力;信息化工作重心下移,对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科室提出的信息化需求100%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4.探索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交流学生的教育管理全面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学院、暑期海外实习项目等多种情况下的学籍管理情况,探索海外交流(来华)学生的学籍管理办法;总结和提炼海外交流学生

13、的教育、学业发展的模式,积极实现国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国际化办学的成效。5.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提升心理辅导的专业水准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提升心理辅导的专业水准,力争学生个人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事故率为0;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二级工作坊为起点,落实辅导员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与技能推进计划;以南区朋辈工作室为试点,提升三级网络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专业性;推动我校春季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实现校园心理文化的品牌化;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健全新生心理档案;做好心理辅导中心与专业学院的联动育人,对心理普测和其它途径发现的有心理危机风险的重点学生100%建立心理档案。四

14、、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1.实施辅导员职业素养阶梯进修计划,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依托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院相关学科的支撑,构建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教研融合的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推进辅导员与专业名师结对,提升辅导员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继续推进辅导员攻读思政相关专业博士,加强对在职进修群体的关心与支持;实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德育为内容的学习考察交流与培训项目,拓宽学工队伍国际化视野,促进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根据通识教育与国际化背景下辅导员核心素养的要求,利用培训、交流、访学、进修等多种路径,有针对性地

15、“补课”与提高;搭建学工系统与校内外社会科学机构的共建平台,为队伍成长寻找动力支撑体系。2.实施辅导员“卓越团队培养计划”,打造创新、协同的学工文化深化辅导员梯队建设机制,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形成队伍结构优化的活性点;着力培养和扶持一批有潜质的辅导员申报上海市“阳光学者”、辅导员年度人物;鼓励辅导员在做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自发成立工作团队,就某一项工作开展研究与实践;大力支持辅导员协会开展基于辅导员自主能力提升的各项工作,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重视辅导员对学生的熟知程度考察,打造全校层面的辅导员风采展示和交流的平台。3.继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推动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

16、展修订并完善上海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试行),使职称评定可以更好地对接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发展的要求;修订上海大学学生专职辅导员岗位聘任办法,使五级制可以更好地鼓励辅导员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鼓励社区学院和各专业学院开展更为全面科学的辅导员考核方式,最大程度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探索专兼职辅导员的最佳比例模型,探索辅导员转岗流动的机制,确保辅导员队伍本身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的相对统一,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提供持久的支持。4.抢抓机遇,加强部市级队伍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工作格局着力加强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的教材、教程系统化建设,加强上海高校辅导员数据库的信息维护、信息挖掘与新增功能建设,为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撑;按照既定安排做好上海高校辅导员发展报告与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两大重点课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