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57571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日晷相关习题 详解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0518手动选题组卷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日晷是我国古代观测日影的计时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针与晷盘垂直,晷针北 端指向北极星,晷盘上的日影刻度位置和长短可以判读时间。下图为2019年11月16日西安(3416, N,10854 E)某高中学生拍摄的当地某时刻日晷照片情况图。完成xial题。1. 与杭州地区相比,西安地区()A. 年降水量更多B.年温差更大2. 根据图示日晷,可知()A. 照片是朝北方拍摄的C.此季节当地南风劲吹【答案】【小题1】BC. 河流汛期更长D.能源更缺乏B. 此时北京时间约15点D. 西安大雁塔的影子最短【小题2

2、】B【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杭州和西安气候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 练掌握杭州和西安气候特点。【解答】西安属于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故选B项。西安的年 降水量更少,河流汛期更短,煤炭、太阳能等更丰富。ACD错误。故选B。2. 【分析】本题考查日晷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理解日晷的晷盘和晷针结 构是解题关键。【解答】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晷针指向天空,即指向当地北方天空的北极星附近,仰角是当地纬 度(3416),该日期西安冬季的日出和日落都偏南,且正午太阳高度约32.50),因此, 照片看到的晷盘面一定是北侧面,照片是朝

3、南拍摄的,A项错误。此时的晷针影子指向 晷盘面的左下方,即东北侧,则太阳位于西南天空,时间是下午,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回答1011题.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察的方向应是()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C.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答案】D【解析】解:天津位于北回归线以

4、北的地区,夏至日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材料 可知晷针的影子与太阳方位恰好相反,由于“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 指向北极星方向”可知,日出时太阳在东北方,影子在西南方;正午时晷针的影子位于 正南方,日落时影子在东南方,故晷针的影子移动方向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故选:D。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影 子与太阳的方位相反.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影子的方位的移动,关键是掌握影子的方位与太阳的方位相反.D.按日期作调整4.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 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5、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 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显示时刻.据 此并读图回答1011题.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 夹角应该()A.增大B.减小C.不变【答案】A 【解析】解: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且垂直于晷盘,因此晷盘与地面的夹 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天津纬度比上海要低,故由天津至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 大。故选:A。天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材料可知晷针的影 子与太阳方位恰好相反,由于“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 向”可知,正午时晷针的影子位于正南

6、方,故晷针的影子移动方向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 南.本题组以日晷为材料,主要考查夏至日太阳视运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等知识点.根据材 料理解日晷的基本原理是本题组的解题关键.5. 学校有一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 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 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回答30-32题。 若图示日晷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改为59,则该日晷最可能放置的地点是()A.广州B.上海C.哈尔滨 D.漠河【答案】B【解析】解:晷针指向北极星,那么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应为所在地点的地理纬度,所以 若图示日晷

7、仪晷盘与地面的夹角改为59,则该地纬度应为31N,与上海所在纬度大致 相当。故选:B。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 和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 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考查了地球运动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6. 漏刻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的计时仪器。“漏”指漏壶,是仪器的泄水部分;“刻”,指受水壶中的刻箭,是仪器的受水部分。漏刻计时必须经常与天文测时比对,以确 定计时的起点和时间单位,白天对日晷表影位置、夜晚观测恒星位置来校

8、正漏刻的 准确度。日晷也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计时工具。最常见的日晷是赤道式日晷,晷 面与赤道面平行,晷针指向北极星,通过晷针日影移动来计时。如图分别示意我国 北方某城市曾经使用的漏刻和赤道式日晷。据此回答7-9题。图示时间太阳位于当地的( )A.西北方天空B.西南方天空【答案】DC.东北方天空 D.东南方天空【解析】解:晷针指向北极星,由此可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午日影位于偏西方(图 中右侧),正午日影位于正北方(图中正下方),下午日影位于偏东方(图中左侧), 所以晷针日影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图示日影位于西北方向,所以太阳应该位于当地的东 南方天空。故选:D。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

9、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引起了昼 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光照射方向与日影的方向,结合材料信息解答即可。7. 漏刻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的计时仪器。“漏”指漏壶,是仪器的泄水部分;“刻”, 指受水壶中的刻箭,是仪器的受水部分。漏刻计时必须经常与天文测时比对,以确 定计时的起点和时间单位,白天对日晷表影位置、夜晚观测恒星位置来校正漏刻的 准确度。日晷也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计时工具。最常见的日晷是赤道式日晷,晷 面与赤道面平行,晷针指向北极星,通过晷针日影移动来计时。如图分别示意我国 北方某城市曾经使用的漏刻和赤道式日晷。据此回答7-9题

10、。漏刻采用多级漏壶滴水的目的是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原因是这种方式能()A. 减少夏季蒸发量C.保持漏壶水位稳定【答案】DB. 预防冬季结冰D. 保证受水壶匀速受水【解析】解:多级漏壶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最后一级漏壶不会因时间推移而出现水位降低(水位降低,压力减小,漏水量会减小)现象,从而保证其漏水量的稳定,这样受水壶 匀速受水,计时浮标匀速上升,计时准确性得到保证。D选项正确;蒸发量与气温和漏壶水面大小关系密切,多级漏壶增大了水面,并不能减少蒸发量,故 A错;是否结冰与气温关系密切,多级漏壶并不能升高气温,故B错;多级漏壶能保持最后一级漏壶的水位稳定,并不能保持所有漏壶的水位稳定,故C错。 故选:D

11、。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引起了昼 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本题主要考查图文分析能力,能够从图中找出日晷多级漏斗与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 漏刻是我国古代应用最广的计时仪器。“漏”指漏壶,是仪器的泄水部分;“刻”,指受水壶中的刻箭,是仪器的受水部分。漏刻计时必须经常与天文测时比对,以确 定计时的起点和时间单位,白天对日晷表影位置、夜晚观测恒星位置来校正漏刻的 准确度。日晷也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计时工具。最常见的日晷是赤道式日晷,晷 面与赤道面平行,晷针指向北极星,通过晷针日影移动来计时。如图分别示意我国 北方

12、某城市曾经使用的漏刻和赤道式日晷。据此回答7-9题。随着白昼时间的推移,晷针日影移动的方向是( )A.顺时针B.逆时针C.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D.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答案】A 【解析】解:晷针指向北极星,由此可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午日影位于偏西方(图 中右侧),正午日影位于正北方(图中正下方),下午日影位于偏东方(图中左侧), 所以晷针日影呈顺时针方向移动。故选:A。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 和地转偏向力。该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能够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日为指针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9.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13、一 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 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 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 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 回答1-2题。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 角应该()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答案】A【解析】解: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且垂直于晷盘,因此晷盘与地面的夹 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天津纬度比上海要低,故由天津至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 大。故选:A。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 侧降低,春分日正午太

14、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降低。本题以日晷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 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变化规律。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10.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 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如图为 北京时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 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图中为横梁)。 据此完成29 30题。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

15、外边 缘的距离()A.先远后近 B.先近后远C.越来越近D.越来越远【答案】D【解析】解:图示时间为10月21日,此日后一个月内为10月21日至11月21日,太 阳直射点越来越靠南,该地的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正午时仙鹤头部 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故选:D。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 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本题以日晷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 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11.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 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 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如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回答14-15题。 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9.5,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 京时间为12: 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A. 34.5N,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