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57331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周课题用眼观察家乡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对家乡的感情,感受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教学策略:以趣激学教学重难点: 辨认方向 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 导入:让学生看书后思考:看到了什么?引出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2 阅读与讨论:请生阅读课文-妞妞的日记,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师引导学生到:妞妞和的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使用了4个副方向。)3 体验

2、活动:用课桌体验4个副方向的辨别。4 方向练习:师在地图上随便指一个方向,由生说出。5 全班讨论:说一说每个人看到的景色在家乡的什么方向上?6小结并布置家庭作业学会比较、对比感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用眼观察家乡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 辨别方向第周课题用手描绘家乡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对家乡的感情。教学策略:以趣激学教学重难点:合作描绘家乡 媒体使用:相关工具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6 导入: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复习4个副方向。7 阅读

3、与讨论:请学生读课文,议论书中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然后教师说明,这节课要进行的任务。3小组准备讨论:师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将生分成4-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提醒:先讨论,后分工,最后画)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6小结并布置家庭作业自然导入学会先思考再动手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用手描绘家乡 看到选择分工绘画第周课题用心体会家乡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

4、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认识家乡的多样性。情感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学策略:以趣激学教学重难点:“体会家乡“的深度 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8 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川,然后简单议论一下四川的情况。9 全班讨论: 辛蓉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10 小组讨论:师问: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分组分别像辛蓉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小组准备:确定介绍的内容,进行分工和

5、练习。11 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介绍活动引导学生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用心体会家乡 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第周课题走进不同的家乡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各种因素的关系。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教学策略:以趣激学教学重难点:体会祖国的博大。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2 导入: 请学生欣赏书中的内容。13 探究活动:师问: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与周围的几张

6、照片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什么是地形?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14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本地区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思考: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15 全班自由讨论:书中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5师小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地形图使学生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走进不同的家乡 地形图 地形 领土辽阔第周课题走进不同的家乡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各种因素的关系。

7、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教学策略:以趣激学教学重难点:体会祖国的博大。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6 导入: 请同学们结合家庭作业说一说:对于书中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2探究活动。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思考: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最少的地方是哪里?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海南岛)最低的地方是哪里?(五道梁)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吐鲁番)最低的地方是哪里?(漠河)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也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3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不论生活在哪里,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8、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结合第1617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气候、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4,游戏活动以同桌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地形图体会祖国的辽阔,景色壮丽多姿。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走进不同的家乡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第周课题请到我的家乡来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总结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过程与方法:提高合作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教学策略:阅读、讨论、制作教学重难点: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媒体使用:制作材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 导入:与学生交

9、流一下上次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有多少成人不知道正确答案。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讨论。阅读书第20页下方的文字,然后进行讨论。3 全班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期都学到了哪些内容。4,制作活动:“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将他们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家乡手册,今天我们也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 。”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方式。4 学生互相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点明本课题反对教学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请到我的家乡来 回忆、总结制作第周课题家乡人生活的变化(1)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感

10、情。过程与方法: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策略:探究、活动、交流教学重难点: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 导入。思考:在新的学习单元里,我们将主要研究家乡的哪些情况?引出课题。2 小组探究(1) 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2) 各小组分别筹备展览。利用相关资料讨论如何展示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3) 小组分工:按照介绍、讲解、展示物品、谈感受等。(4) 各个小组交流各自的准备。(5)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成就,提醒他们下次课每个小组要向全班介绍,小组要获得成功,必须依靠每个成

11、员完成各自的责任。请每个小组的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必需的补充调查、搜集等。感受家乡的历史、体会生活中的智慧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变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吃 、穿 、住 、行第周课题学校的变化真大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过程与方法: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教学策略:探究、活动、交流教学重难点: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媒体使用: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 导入:带领学生回忆前一个课题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家乡人物质生活

12、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我们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过去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更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家乡学校的历史进行一番考察。2 阅读讨论。阅读: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小文和妞妞是怎样考察自己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认识?”引导学生对自己学校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得出对学校发展变化的认识。讨论:师提问: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自己学校的变化,看一看它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谈一谈你在课前为研究学校的历史发展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都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主要进行对比。3 制作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完成教科书31页的学校的变化年表。4 教师总结;我们的家乡和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家乡的发展变化中,学校的变化是最大的。家乡最好的建筑之一就是学校,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在不断地改善,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校生活。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今天乡的现状,引导学生看到家乡的整体变化,鼓励他们建立信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学校的变化真大学校的过去 学校的现在 珍惜学校的生活第周课题学校的变化真大第课时课型综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过程与方法: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