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57233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印发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的通知杭建监总200612号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但与此不相适应 的是部分新建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出现了下滑趋势,尚未交付就出现了路面积水、不平 整、窨井下沉、松散开裂等严重质量通病。究其原因,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施工及管理 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有关责任主体质量责任行为不规范,忽视工程质量管理。施 工总承包企业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及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未 将分包单位纳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管水平良莠不齐,对擅自变更 设计、偷工减料等

2、行为缺乏有效的管理等。为了防止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下滑,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根据市建委的指示,我站根 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现 予以下发,请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遵照执行。附件: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告知书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二OO六年二月十三日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告知书一、基本控制要点与措施为规范化施工管理,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合料拌和及摊铺施工单位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生产及摊铺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拌和及摊铺施工资质,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揽相应 生产及施工业务,严禁无相应资质的挂靠行为。分包单位应在生产、施

3、工前到我站办理登记 手续,通过相应总分包单位批准手续后方能进行施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待总包单位确立 分包单位后,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分包企业转让业务。2、总、分包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编制合理、完备的施工方 案,并按程序报批,按监理批复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总包单位应将分包单位纳入质量管理 体系,建立职责明确的项目管理机构。按要求配备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 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到位率。3、混合料生产中应使用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校验),分析是 否满足生产要求。沥青混和料生产单位应按同类型、同配比、每批次至少提供一份质量合格 证书及相关试验报

4、告。连续生产时,每2000 吨提供一次。监理单位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有健全的监理质量制度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含混合料)监理专项计划,配备简易检 测工具(如温度计、核子密度仪等)。2、有职责明确的项目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监理人员除开展施工现场监 理工作外,还应进驻生产厂家开展混合料生产监理工作,将拌和生产过程纳入监理范围,进 行事前质量控制。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工程师应仔细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形成施工企业自审、 监理审批、建设单位、监督单位齐抓共管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良好局面。3、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设计文件规定,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和 平行检验等形式,对摊铺、碾压施

5、工质量实施监理,落实质量责任。4、严格执行材料、成品、半成品、机具设备的见证检验和联合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 材料、混合料进入现场。检查混合料的质保资料,重点控制原材料、配比、矿料级配、油石 比等资料。5、自05 年 11月 1 日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 号令)规定 对沥青、沥青混合料应进行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单位实行见证取样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前应制订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见证取样检测计划,沥青见证取样检测项目应包括针入度、延度、 软化点等,沥青混合料见证取样检测应包括马歇尔试验、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0.3) 等。见证取样检测数量不应少于规定数量的 30%,同时应满足抽查

6、30%施工工作日的要求 来确定见证取样计划。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措施1、沥青等原材料试验、矿料级配、沥青含油量等指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现场检查沥青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有:(1)分级指标(针入度、60C粘度);综合指 标(密度、针入度指数、含蜡量、溶解度、灰分);高温稳定性指标(软化点、60C粘度); 低温抗裂性能指标(延度、脆点);耐老化性能指标;施工及安全指标(闪点及135C 粘度)。沥青使用前一般应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要求复试延度、针入度、软化点、粘附性等 项目,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复试。改善沥青与矿 料粘附性的措施主要从使用表面活性物质(如掺

7、入抗剥离剂)来改善沥青与矿料颗粒表面的 粘附力、改善施工工艺以及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和压实机械的生产率等方面着手。3、由于国内对再生旧沥青料生产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合适的再生剂和机械设备,再 生沥青混合料一般用于城市主干道的中、下面层或低等级路面的各面层以及小面积的坑槽修 补,其质量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 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391 等标准要求。应注意不得使用在城市主干道的上面层,改性沥 青不宜用于再生,且使用前应对环境温度、施工工艺等作详细的规定与控制,并须经制定方 案报监理与业主审批后方可使用。4、粗集料应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使用洁净、

8、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碎石,并具有足 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粗集料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石料压碎值、洛杉叽磨耗损失、视密度、 对沥青的粘附性、石料磨光值等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三、混合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措施(一)拌和及试验设备生产用拌和设备必须包括冷料仓、矿粉仓、沥青保温罐、干燥滚筒、热料仓、拌缸、成 品仓、除尘装置、计量及控制系统等。计量控制系统必须能够显示、保存、打印每盘沥青及 各种矿料的实际用量,控制称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且对计量称要进行定期标定。为及时 了解和控制沥青、集料等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拌和厂必须建立试验室,配置进行原 材料和混合料检测必需的仪器设备,能对集料的压

9、碎值、洛杉矶磨耗值、密度,沥青与集料 的粘附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矿料级配及 沥青含量等项目进行检测。(二)矿料级配及配比设计碎石进场前应进行检验,应将材料规格的均匀稳定视为保证质量的第一要素。各种材料 使用前应进行筛分试验,对筛分曲线不合适的石料应进行必要的掺配之后,方可使用。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和之前,须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 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目标配合比阶段采用 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集料级配应符合允许的矿料级配范围,最佳 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根据目标

10、配合比确定拌和机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应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中取样,并进行 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应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 使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加 0.3%、最佳沥青用量 减 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验 证阶段,拌和机应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 尔试验及路上钻取的芯样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 中应使包括 0.075mm、2.36 mm、4.75

11、 mm 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要求级配范围 的中限。对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中小交通量或人行 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生产过程中,当进场集料级配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各档集料的用量,使集料级配保证 在标准允许矿料级配范围内。若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 需重新进行上述混合料组成设计。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次干路以下城市道路热拌沥青混合 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若材料与同类道路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三)拌和工艺要求及混合料质量检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集料的加热温度 通常为16

12、0190C,比沥青高1020C。常用的AH70沥青,其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50 170C。为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集料进入拌缸后至少应先干拌5s,然后加入沥青和矿粉, 再继续拌和,总拌和时间通常3050s。出厂时混合料温度应控制在130160C,拌和过程 中的原材料温度应记录备查。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进行抽提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随时掌握矿料级配情况和沥 青用量,发现偏差及时调整,使矿料级配始终保持符合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出厂前应测定 出厂温度,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包括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检测矿料级配和 沥青用量。每台拌和机不同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每日至少一次。监理单位应对拌和厂试验

13、室、矿料级配和配比设计及拌和质量进行全过程检查和监控。四、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措施(一)运输1、运料车一般应采取保温、防雨、防污染等措施,冬季低温季节时应覆盖双层蓬布。 同时应根据运输距离、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控制摊铺温度、天气等因素重点考虑采取何种保温 措施,并通过铺设试验段进行检验,确保混合料的卸料温度符合规范要求。2、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监理、施工单位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若 温度不符合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被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用于铺筑。(二)摊铺1、不得在雨雪天气及基层潮湿时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在低温季节,当混合料温 度达不到要求时应予废弃。2、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

14、摊铺,当路幅宽度小于2.5m时,优先选用小型摊铺机摊铺, 无法机械摊铺时必须办理人工摊铺批准手续方可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 以下要求:(1)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2)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 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 2-3 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细料离析。3)摊铺时不得中途停顿。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施工气温低于10C时,其它等级道路施工气温低于5C时,不 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当需要摊铺时,应采取提高适当混合料拌和温度,运料车采取覆盖, 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等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应有合理的时间安排, 尽量安排在中午前后

15、气温较高时进行施工。4、摊铺机应尽可能地保持不停顿的连续摊铺。每车卸料前料斗内必须留有足够的混合 料,保证摊铺时不产生离析,铺装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三)碾压1、碾压机械应根据沥青混凝土种类选用,主要有压路机、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振 动夯板等。2、对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检查井边缘区域还应采用人工夯锤、 热烙铁补充压实。3、施工及监理单位应配备专门测温仪器,测量沥青混合料表面及内部温度,并填写测 温记录。五、面层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1、预防面层纵、横向裂缝的技术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表现为多种形式,如纵向、横向、网状等,究其原因既有面层本 身的原因,又有基层质量的原因。除

16、了控制沥青混合料及摊铺质量外,尚可采取如下措施预 防产生纵向裂缝:填方路段采用分层填筑,边坡充分压实。对老路加宽或半填半挖地段, 路基填筑前应将边坡松土清除,并按填土厚度逐级进行开蹬处理并严格压实。使用合格填 料填筑路基,对淤泥等不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采取如下措施预防横向裂缝:采取防裂措施,及时对基层养生以减少前期开裂,及时 铺筑面层或浇洒透油层以减少裸露时间,减少基层横向干缩性开裂。对网裂或龟裂,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采用低温变形能力高的优质沥青或改性沥青。 控制好基层的施工质量和沥青混合料质量。可以采用沥青碎石柔性基层缓解网裂或龟裂 的程度。2、确保面层压实度的技术措施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确保沥青混合料级配良好、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