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71195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 按省、州文件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川委发02X1号)、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生态县(市)创建工作的通知(凉府办函20147号)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依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市的通知(西委发02X53号)要求,我市在20X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的基础上,02X年全面启动了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组织机构,编制创建方案。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健全组

2、织机构。成立了州委副书记、xx市委书记赵世勇为第一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为指挥长,其他市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西昌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业务技术指导组、档案资料组、生态工业组、生态农业组、生态文化组、环境综合整治组、督察组共8个职能组。按照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川委发2021号)、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生态县(市)创建工作的通知(凉府办函02X14号)要求,根据西昌生态市(县级市)建设规划,结合实际,编制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西昌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 (二)召开动员大会,安排创建任务。202X年4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国家级生态市

3、创建启动仪式大会,市五套班子在家领导,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企事业单位、院校、驻昌部队共4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签订了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责任书,明确了创建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创建指挥部根据西昌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对照创建指标进行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乡镇,明确了主要责任到人。 (三)组织学习考察,开展技术培训。20年2月,组成生态市创建考察团赴xx市xx县、x区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收集了x县、xx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大量技术资料,听取了创建经验介绍,了解了两地开展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XX县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

4、耕还林工程、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建设年消化8万吨秸秆的环保节能砖生产线,做强有机茶及优质水果产业,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家园细胞工程建设等具体做法。22X年4月,市生态办邀请省级专家惠仲威对我市主创部门、乡镇及相关人员讲解了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考核验收的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 (四)收集创建材料,编制上报资料。严格按照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和技术资料收集的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根据x市的实际对照考核指标要求,在工作中编制了省级和国家级生态乡镇技术资料编写提纲,明确各项考核指标所需收集资料的详细清单,技术资料档案收集、整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

5、人的机制。资料组人员对各自负责的单位和乡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对上报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核,找出差距和难点,对资料收集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多次召开部门和乡镇的协调会,同时全市1个部门和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按时完成了6个省级和6个国家级生态创建乡镇5项基本条件和15项建设指标资料的建档立卷。 (五)加大减排力度,推进污染控制工作。积极开展总量工作,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为组长的xx市“十二五”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编制了x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与各部门、减排项目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将减排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市减排办按照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市政府

6、已发文关停4家纸厂、1家焦化厂、2家屠宰场;根据省、州半年报核查我市减排资料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减排项目建设,完善减排资料,重新确定上报1家畜禽养殖工程减排项目。加大辖区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辖区内固废、危废的管理工作。完成了2家产废单位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并组织人员对区内家危废处置经营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进行整改。7月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到我市检查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情况,按照省环保厅及西南督查中心整改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危险废物环境保护管理执法情况专项检查。 (六)强化环境监测,加大监察执法力度。202X年共完成采集121个降水样品监测,报出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1083个,城市道

7、路交通噪声16个,区域环境噪声700个;城市地表水监测数据1152个,完成了市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个指标监测,报出数据76个;完成14家单位的委托性监测,报出数据地102个;完成西昌加会农业生态观光园竣工验收监测,报出数据30个;完成11家重点污染污源监测,报出数据2220个;完成5家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性监测,取得监测数据02X个。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共对7家企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9家已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其中4家企业已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等环保专项行动;加强攀钢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专项监管,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每周不少于次的

8、现场监察),开展环境监察工作。 (七)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建设新跨越。 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围绕“川滇综合枢纽、绿色钒钛之都、国际山水名城”总体定位,按照产城一体、宜居、宜商、宜业理念,完成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等4个城市总规编制。开展xx市中心XX县区海河南山片区、河东片区、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5个控规编制,推动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开展xx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组织修编5个乡镇1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形成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和产业规划“三规统一”,覆盖全域、层级密切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备。路网方面,X县区骨干路网基本成型

9、。完成东河东路、一环路区间1条连接道路、邛海北岸道路工程。改造健康路、三岔口南路等,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完成XX县区14个路口渠化处理。建成海河通航桥、刘家桥等桥梁。启动一批人行过街天桥前期工作。城市市政道路里程达公里。供排水网方面,完成十二五期间城市供排水规划编制,全市管网总长度增加25.7公里,排水管道总长度达118公里。实施西昌XX县区供水新建扩建工程,建成海河两岸雨污管网,完成邛海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排污设施改扩建、新建工程前期工作。电网方面,争取国家电网资金8.13亿元启动西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改造XX县区现有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投入1086万元启动经久、高枧、安宁、小庙、北山等变电

10、站和一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城乡环境全面优化提升。高分通过省级园林城市检查验收。建成烟雨鹭洲、西波鹤影湿地公园,丝路广场及配套设施、一环路历史风貌核心区、城西生态公园建设顺利推进,完成航天大道等1条道路绿化。城市绿地率达34.2,绿化覆盖率达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2平方米。投入2亿元对5条街道实施综合整治。全面开展烧烤市场、X县区广告、建筑工地、重点地段等各类专项整治。投入6100余万元建成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在全省县级城市率先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和实景化。投入1000余万元,全面更新改造XX县区环卫设施,机械化清扫率和垃圾处理能力稳步提升。 (八)实施重点项目,完成年

11、度重点任务。 1、实施“6+”生态乡镇创建。20X年,我市实施了大兴、民胜、四合、中坝、阿七、洛古波6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实施了“三拖一”工作机制和“七个一”重点工程项目。202X年1月顺利通过省厅组织的技术核查。在西郊、高枧等个国家级生态创建乡镇实施“三拖一”工作机制和“7+1”项目工程。202X年7月,6个国家级生态创建乡镇通过省厅组织的技术核查,现已报并报国家环保部待审。 2、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马道镇、大箐乡、黄联关镇、西溪乡、高枧乡、安哈镇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启动礼州镇、太和镇、安宁镇、小庙乡、西乡乡、开元乡、荞地乡、琅环乡、黄水乡、兴胜乡、月华乡、大兴乡、川

12、兴镇场镇污水处理设施。生态村、生态家园建设。完成创建待验收5278个生态家园户,完成创建并通过州上验收、命名73个生态村,正在准备4个省级生态村的上报材料。 3、实施邛海环境保护工程。202X年,投资亿元(征地拆迁68亿元),建成占地330亩和50亩的湿地恢复三、四期工程;启动邛海湿地五期、六期工程;推进国家级环保科普示范基地,开工建设15002宣教中心场馆,组织编制科普展馆布馆方案、收集资料、培训导游和讲解员、设置科普标识牌等;申报了西昌邛海良好型湖泊试点项目,邛海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良好型湖泊生态保护试点项目规划,作为项目储备。 4、实施并完成了20年度规划重点项目。 二、当前生态创建存在

13、的问题 虽然我市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在20X年如期完成国家生态市创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离市委市政府要通过创建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实惠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创建工作面临严峻的政策形势和激烈竞争。国家环保部颁布实施了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标准,创建的门槛提高,审查命名程序更加严格。创建国家生态市、生态乡镇不仅要求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稳定、正常、达标运行。同时,省内各地市州都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今年省内生态创建积极性很高,竞争也日趋激烈,去年生态乡镇创建淘汰率高达0,创建难度大为增加。 (二)基础设施

14、建设滞后,创建达标难度增加。由于我市农村环境基础薄弱,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难度非常大,尤其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投入资金量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相应滞后,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较低,污水处理达标率成为创建工作的主要短板,大部分乡镇风貌在省级生态乡镇基础上无明显提升,管理问题暴露不少。 (三)技术指标支撑不足。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市%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单位dp能耗在09吨标煤/万元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率、环境保

15、护投资占gd的比重3.5等指标创建难度大,技术支撑不足,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三、202X年工作安排 20年是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关键之年,为确保创建任务的顺利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02年创成国家生态市的目标,狠抓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实现生态市创建目标。 (一)强势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没有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下一步将重点解决礼州、太和、安宁、川兴、琅环、黄水、月华、大兴等十余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问题。我们将指导各乡镇认真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把握时间节点,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正常、稳定、达标运行。 (二)扎实抓好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快速推进生态乡镇建设。对全市已经通过省级考核、上报环保部待审核命名的个乡镇,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并根据省技术核查组的核查意见进行整改。202X年我市将完成礼州镇、太和镇、安宁镇、川兴镇、小庙乡、西乡乡、大箐乡、开元乡、荞地乡、琅环乡、黄水乡、兴胜乡、月华乡、大兴乡共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202X年启动20X年完成海南乡、樟木箐乡、佑君镇、中坝乡、裕隆乡、高草乡、民胜乡、阿七乡、四合乡、经久乡、洛古波乡共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