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56864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选修3-5-原子物理同步练习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以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关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对的的是 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种“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不不小于这个波长,才干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金属的逸出功由该金属决定,与入射光源频率无关,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选项A、B错误。不可见光涉及能量大的紫外线、X射线、射线,也涉及能量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电波,选项C错误。因此应选D。 2.下列有关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中对的的是A光电效应显示

2、了光的粒子性 .玻尔理论可以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C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明了光的波动特性D.为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答案: D 3、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敏捷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因素也许是A.入射光太弱; B 入射光波长太长; C. 光照时间短; . 电源正负极接反。【解析】 在本题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阴极在光的照射下有光电子逸出,这决定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否高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弱、照射时间长短无关;二是逸出的光电子应能在电路中定向移动达到阳极。光电子能否达到阳极,应由光电子的初动能大小和两极间所加电压的正负和大小共

3、同决定。一旦电压正负极接反,虽然具有很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也许不能达到阳极,虽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电路中也不能形成光电流。故该题的对的答案是B、。(上海卷)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不不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解析: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A对的,B、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v=W,频率越高,初动能就越大,D对的.答案:A D5(广东卷)硅光电池是运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

4、.下列表述对的的是A.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硅光电池中吸取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电池是把其她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而硅光电池即是把光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装置.答案:A6.(上海物理)用极单薄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屏上先后浮现如图()、(b)、(c)所示的图像,则 A.图像()表白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表白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测不到类似的图像D实验表白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当少量光打到屏上时,得到某些亮点,如图(a),光具有粒子性。当大量光照射到屏上,得到

5、图(b)、(c),表白光具有波动性;由此表白光是一种概率波。则D对的。用紫外光也可以观测到类似的图像,则C错误。答案:ABD点评: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在有些省份是做高考规定的,值得引起注重。.(广东理综)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对的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不小于极限频率才干产生光电子解析:光电流的大小只与达到阳极的光电子个数有关,A错。产生光电效应的必要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达到截止频率,与光强无关,则B错。由和可知知,CD对的。故选CD。点评:光电效应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高考重要波及对光电效应的产生

6、条件,截止频率,遏止电压,光电效应方程,光电效应的图象(光电流I和所加电压U之间的-图象、光电效应方程描绘的图象和密立根实验的U图象)的考察。8.(上海物理)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也许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解析:产生光电效应的必要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达到截止频率,与光强、照射时间无关,则ACD错。X射线的频率比紫外线高,有也许产生光电效应,故选B。9.(全国理综新课标)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用波长为()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

7、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解析:(1)由和得。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得截止电压为0.(福建理综)爱因斯坦因提出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m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拟定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逸出功与有关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当0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解析:逸出功与0有关,选项错误;Km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入射光强度无关,选项B错误;当=0时入射光光子能量等于逸出功,不会逸出光电子,选项C错误;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图中直线斜

8、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选项D对的。考点二 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构造1有关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对的的是 (C )A在实验中观测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本来方向迈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很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B使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推斥力使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 显偏转;C.实验表白原子中心有一种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D.实验表白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所有正电及所有质量。2卢瑟福对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 BC )A使粒子产生偏转的重要力是原子中电子对粒子的

9、作用力。B使粒子产生偏转的力重要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很少,因此绝大多数的粒子仍沿本来的方向迈进。 能产生大角度偏转的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粒子。3.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构造模型,下列说法中不对的的是( AB )A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畴内.原子中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畴内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畴内D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畴内4.(上海物理)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本是A.粒子的散射实验对阴极射线的研究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质子的发现解析:本题考察原子的核式构造的建立。卢瑟福根据

10、粒子的散射实验成果,提出了院子的核式构造模型:原子核汇集了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电子在核外绕核运转。答案:A5.(天津理综)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构造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伦琴射线的发现C.粒子散射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析:光电效应实验阐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错误;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世纪末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射线189年、放射线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选项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性,D选项错误;因此选择C。点评:此题波及的物理学史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考生对物理学史比较理解。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物

11、理学史的教学和复习。6(上海物理)卢瑟福运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构造,对的反映实验成果的示意图是()解析:考察卢瑟福运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成果的示意图,越接近原子核的粒子,偏转角度越大;与原子核对撞的粒子,发生180度偏转,故选D。考点三:氢原子光谱 波尔的原子模型( )1运用氢气光谱管可以产生氢的原子光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 A.大量氢原子从较高激发态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吸取不同频率的光子B.大量氢原子从较高激发态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C.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激发态向较高激发态跃迁,从而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大量氢原子从基态或较低激发态向较高激发态跃迁

12、,从而吸取不同频率的光子解析:光谱管产生氢的原子光谱时是向外辐射光子,因此是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答案:2、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 eV3.0e范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右图),可判断为A1 B.2 .3 D.4解析:由能级公式可得释放的光子能量=m-n,而E21=E2-E10.2eV,远不小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要使1.1 eV3.10 eV,电子只能从较高能级跃迁到第能级,即n=2,B对的、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畴约为1.62.11 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取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

13、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C大量处在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也许发生种不同频率的光大量处在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也许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解析:要使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其光子的能量必须不小于或等于1.1 eV,而紫外线光子的能量不小于3.11 ,故能使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3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在红外线区,故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大量氢原子由n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也许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2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D选项错误.答案:D4.(全国卷I)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表

14、达普朗克常量,c表达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C. D 解析: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即原子从n=2跃迁到+,因此故:选C。.(新课标卷)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在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的三条谱线,且,则_.(填入对的选项前的字母)、 、C、解析: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只有三个频率的光谱,这阐明是从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根据能量守恒有,,解得:,选项B对的。6(全国卷)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0.6328m,39m,已知波长为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表达产生波长为的激光所相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的近似值为A.10.5eV 0.8eV C.0.53eV D.036eV解析:本题考察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可知当当时,连立可知。选D7.(全国卷)氢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