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56644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高考化学临考冲刺测试41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2为了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B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铝条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将氢气和氯气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下有氯化氢生成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3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

2、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秒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32 molL1s1 B0.16 molL1s1C1.6 molL1s1 D0.8 molL1s1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5500 、20 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L1min1B平

3、衡在10 min至20 min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增大了容器体积C25 min时,分离出了0.1 mol NH3D在2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中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的小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B在t1(t110)s时,v(A)v(B)0Ct1 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D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7下列实验操作,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变化要求的是 ()A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Al2(SO4)3与小苏打的反应速率,改用小苏

4、打和苏打的混合物B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D用3 mL乙醇、2 mL浓H2SO4、2 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6 mL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8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 B C D9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

5、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15 molL1min1 Bv(B)0.01 molL1s1Cv(C)0.40 molL1min1 Dv(D)0.45 molL1min1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1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Cl和CaCl2的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

6、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12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10 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3(12分)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_ 。(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

7、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_ 。(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体积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6)完全相同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的盐酸和1 mol/L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_ 。(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_ 。14(12分) 上海世博会成为第一个“低碳世博”。主办方确定以“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主题,将大量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世博会。(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_。(填字母序号)A电解水制氢:2H2O2H

8、2O2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CO3H2(2)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2CO2(g)6H2(g)CH3OCH3(g)3H2OH0。请在右上方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3)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49.0 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

9、化如上图所示。从3 min到10 min,v(H2)_mol/(Lmin)。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是_(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B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 CO2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CO2和3 mol H2E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F使用高效催化剂15(14分) 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为比较Fe3、Cu2和MnO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同学X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结论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

10、。(2)同学Y利用乙装置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将50 mL H2O2一次性加入盛有0.10 mol MnO2粉末的烧瓶中,测得标准状况下由量气管读出气体的体积V(量气管)/mL和时间(t/min)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 mL。b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 mL。同学Y除了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还可得出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16(14分)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一:甲同学利用Al、Fe、Mg和2 mol/L的稀硫酸,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11、: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反应快慢:MgAlFe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同温下进行定量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Fe分别和0.5 mol/L及2 mol/L的足量稀H2SO4反应,通过_可以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

12、应速率明显加快。(1)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的影响。(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_。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课课练22】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选择题124 分)1、D 2、B 3、B 4、A 5、C 6、A 7、C 8、B 9、D 10、D 11、A 12、C 13、(12分) (1)光照(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在溶液中,水作溶剂,增大了接触面积(4)催化剂(5)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6)反应物的浓度(7)反应温度14、(12分) (1)C (2)(3)0.11或 CD15、(14分) (1)不合理阴离子种类不同(2)60小于反应物浓度16、(14分) 实验一:(1)比较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2)测定和比较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或测定比较产生同体积氢气所需时间的长短)实验二:(1)Mn2的催化作用(或催化剂)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