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566355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信2012年第二批统谈统签类IP设备集中采购项目IP RAN采购 组网方案与关键业务实施建议目 录1 业务需求11.1 综合业务承载需求及趋势分析11.2 无线业务需求分析11.2.1 2G业务需求分析11.2.2 3G基站接口及带宽需求分析11.2.3 LTE业务需求分析21.2.4 无线业务QoS要求21.2.5 无线系统同步要求41.3 固网业务需求分析41.3.1 大客户业务需求分析51.3.2 NGN AG业务需求分析51.4 综合业务承载需求总结52 全业务承载解决方案62.1 网络总体建设思路与承载方案汇总62.1.1 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总体建设思路62.1.2

2、 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组网方案72.1.3 全业务承载方案汇总82.2 IGP方案82.3 BGP方案92.4 无线业务承载及保护方案102.4.1 E1基站业务承载及保护方案102.4.2 3G ETH、LTE单播、动环监控业务承载及保护方案122.4.3 LTE eMBMS组播业务承载及保护方案182.5 固网业务承载及保护方案192.6 承载方案对比及选择建议192.6.1 承载方案对比202.6.2 全业务承载实施建议202.7 QoS部署方案212.7.1 流分类及重标记222.7.2 流量监管与整形222.7.3 优先级映射232.7.4 队列调度及拥塞避免232.7.5

3、 HQoS部署方案232.8 安全解决方案242.8.1 IPSec安全解决方案243 时间同步解决方案253.1 同步需求概述253.2 时间同步解决方案263.2.1 时间同步解决方案概述263.2.2 同步以太方案263.2.3 1588v2时间同步方案273.3 华为1588v2部署优化技术介绍293.3.1 单纤双向293.3.2 仪表逐点测量303.3.3 环网自动测量304 简化运维解决方案314.1 运维解决方案综述314.1.1 无线业务对网管运维提出全新挑战314.1.2 运维解决方案全景图及产品组合314.1.3 主要亮点特性324.2 IP RAN运维解决方案324.2

4、.1 网管DCN方案324.2.2 网络设计导入334.2.3 快速开局部署364.2.4 可视化业务发放384.2.5 故障监控及处理424.2.6 网络及业务调整484.2.7 时钟管理方案504.2.8 性能管理534.2.9 网元升级管理554.3 OSS集成方案554.3.1 综合接入网OSS集成方案建议554.3.2 iManager U2000 北向接口介绍584.3.3 华为OSS集成案例595 关键技术介绍615.1 关键技术概述615.2 业务承载技术615.2.1 多段PW(MS-PW)615.2.2 TDMoPSN625.2.3 IMAoPSN625.2.4 IGP分进

5、程、分区域635.2.5 内部接口L2入L3方式635.2.6 6vPE655.2.7 NetStream655.3 高可靠性技术665.3.1 E-VRRP675.3.2 PW Redundancy685.3.3 E-APS(Enhanced-APS)695.3.4 TE Hotstandby705.3.5 TE FRR745.3.6 VPN FRR755.3.7 下一跳分离765.3.8 NSR775.4 OAM技术775.4.1 BFD775.4.2 链路层OAM技术:802.3ah815.4.3 网络层和业务层OAM816 华为IP RAN系列产品介绍826.1 华为IP RAN系列产

6、品概述826.2 CX系列产品描述826.2.1 CX600-X8产品硬件描述836.2.2 CX600-X3产品硬件描述876.2.3 CX系列产品软件特性描述916.3 ATN系列产品描述926.3.1 ATN系列产品硬件描述926.3.2 ATN系列产品软件特性描述(详见附件ATN产品概述)967 华为IP RAN应用案例977.1 中国电信IP RAN应用案例977.1.1 杭州电信977.1.2 深圳电信987.1.3 苏州电信997.1.4 大连电信1007.1.5 沈阳电信1017.2 中国联通IP RAN应用案例1027.2.1 上海联通1027.2.2 沈阳联通1037.3

7、海外IP RAN应用案例1047.3.1 泰国DTAC1047.3.2 英国BT1057.4 华为IP RAN应用案例汇总1067.5 总结107IV1 业务需求1.1 综合业务承载需求及趋势分析电信网络的分组化已经成为电信技术发展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沟通、交流的形式、内容多样性的要求,现代通讯的业务迅速向业务的多样性、媒体的多样性转变,人们的沟通不但要迅速快捷、还要同时需要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媒体的多样性、业务的灵活性、信息的综合性使传统的分离承载传统电信网络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发展的需求,分组的网络实现电信业务的综合承载成为必然的选择。IP技术由于其开放性、平民化的

8、特征获得广泛的普及,特别是Internet的巨大成功以及延伸出丰富多彩的应用使IP技术成为电信网络分组化技术的唯一选择,传统的专线、语音、移动网络逐步向IP技术演进,NGN、3G R4/R5/R6都是采用IP技术为基础,Everything over IP成为电信业界的共识,全IP的时代即将到来。ALL IP的趋势和降低成本的建网模式,要求我们建设IP综合承载网络,实现移动、固定综合业务接入。结合中国电信现有的网络资源来看,本地网基本上都有规模大、覆盖完善的IP城域网,部分发达区域还建有IP城域网二平面,这些网络都具备了综合承载的基础条件,因此对现有IP城域网/二平面网络进行优化,并在接入网引

9、入IP RAN综合业务接入网的建设,就可以在城域范围内构建一个完善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满足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承载的需要。1.2 无线业务需求分析1.2.1 2G业务需求分析CDMA 2G基站全IP组网是无线网络发展的趋势,这种组网有几个显著的优点:n 网络全IP以后,减少了语音编解码的次数,有利于提高语音质量;n IP带宽共享,每路通话占用的带宽小,能显著节省传输资源;n 扁平组网减少网状网,节省OPEX/CAPEX;n 汇接局由路由器替代,网络简化;n 网络的可扩展性好。目前中国电信网络中,2G CDMA 基站最大配置可以做到S444配置,每个扇区4个载扇的带宽需求如下:n S111 1X的带宽

10、需求为2Mbps; n 按中国电信最大S444 1X配置,建议2G基站传输带宽需求为8Mbps。1.2.2 3G基站接口及带宽需求分析当前CDMA 3G基站采用EV-DO Rev.A技术,单载频空口带宽承载能力为3.1Mbps,因此为保证基站下用户体验,可以按照3.1Mbps/载频进行承载带宽核算。3G业务具备数据业务的大带宽及大量分组数据的突发特性,要求承载网具有统计复用的能力,当每小区采用多个载波时,可以根据统计复用结果适当减少小区总承载带宽,其建议如下:S111 DO的带宽需求为6Mbps,按中国电信最大S444 DO配置,传输带宽需求为24Mbps,因此建议3G基站传输带宽需求预留24

11、Mbps。考虑到DoB的技术演进,3G网络承载可增加25%的带宽储备以满足需求。中国电信部分省市已经采用部分IP传输进行3G网络组网,但由于前期各地区主要是结合本地建设需求以优先解决传输带宽需求为主,因此各地传输方式多样,全部按最大带宽配置的地方还是比较少,具体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话务需求按比例计算。在中国电信后续IP RAN建设中建议规范预留带宽,能够在整个网络建设的各个节点,留有余量,保障网络能够安全平稳运行,并支持容量的平滑升级。1.2.3 LTE业务需求分析n LTE概述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

12、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目前LTE商用的主要业务也以3G中已经商用的业务为主,随着大屏幕智能终端的普及,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趋势是更多的引入高清视频等大流量业务,对于LTE的传输提出较高要求。n LTE基站带宽需求分析LTE规模商用要求传输网络IP化,LTE基站的小区速率将超过50M,要求在LTE建设前及早做好传输的规划与建设。综合考虑LTE无线环境与用户应用,一般20MHz频谱3小区总传输带宽需求在150Mbps左右,为

13、保证更好的业务体验在高流量区域的用户体验,建议LTE S111带宽在200M以上。还可根据业务需求考虑传输备份等需求,以提升网络安全性。1.2.4 无线业务QoS要求端到端的QoS就是网络运营商为保证用户的数据在整个网络的传送过程中(从源端到宿端)得到所需要的QoS服务。这实际体现的是一种网络能力,即在网络上,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衡量QoS的几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带宽/吞吐量: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特定应用的业务流的平均速率;时延:数据包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送的平均传输时间;抖动:时延的变化;丢包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报文的百分比,用来衡量网络正确转发用户数据的能力

14、;可用性: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时间的百分比。QoS实现的基本目的是在用户享受到希望的体验的同时保证运营商网络资源和无线资源和最大利用,也包含不同的业务在同一个网络中共存时如何能够让每个合法的业务都得到应有的带宽和时延等性能指标。一般来说,地面网络带宽相对比较富裕,无线资源是整个网络的瓶颈,因此,QoS实现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n 扇区吞吐量最大化扇区吞吐量是运营商的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户无线环境越好对无线资源的耗费越小,因此可以在保证其他用户能够享受的服务的同时将资源尽可能的分配给用户无线环境好的用户来提升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如果是基于流量进行计费的系统,扇区吞吐量的提高

15、意味着运营商的收入提高。n 单用户平均吞吐量最大化对于某些特殊用户,可能在签约中要求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优先占用资源的权利,系统可以通过限制同时激活的其他用户的速率或限制小区接入的用户数来提供该用户需要的吞吐量。n 用户间公平性公平性要求即使无线环境差的用户也能得到一定的服务,不致引起业务的中断和用户体验的大幅下降,因此CDMA2000 1X可以通过增大发射功率和增加服务时长来保证吞吐量,CDMA2000 1X EV-DO中前向是时分结构,采用全功率发射,可以通过一定的调度算法来确保无线环境差的用户也能得到调度。但是这样,系统就必须牺牲扇区的部分吞吐量。n 业务的QoS需求对于时延敏感业务(语音、可视电话等)和速率敏感业务(互动游戏、流媒体等)还对时延和带宽等作出了对应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