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6622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摘要: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要注意对模板、 钢筋、 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使得每一个环节必须遵照施工标准及操作规程施工,只有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才有可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关键词:模板, 钢筋, 混凝土一、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模板是浇筑混凝土的模壳。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撑两大局部。模板和混凝土直接接触,使混凝土符合结构构件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空间位置。支撑系统那么是支撑模板,保持其位置正确,并承受模板、钢筋混凝土以及施工荷载。如果模板本身不牢固,接缝不严密,就容易引起混凝土漏浆,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减弱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2、均必须确保到达质量要求。1、 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规定的各项施工荷载,并保证变形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外表要求平整、光洁、拼缝密合,不漏浆。选用应与混凝土结构和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结构面大的模板要求选用大模板,模板支架的材料使用钢材。且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选够的内部撑杆和外部栏杆,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支架立桩应在两个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审实。2、模板及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局部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其基土必须坚实,并加垫支撑板;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3、 模板撤除时的泥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受损伤。一般情况1

3、d2 d即可拆模。撤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撤除时,应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撤除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并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坏,拆下的模板,支架机构件应及时清理、维修,暂时不用的模板应分类摆放整齐。二、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工程技术1、钢筋的检验与储存:钢筋进场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经复检试验,提出试验报告,证明其技术数据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时方可验收, 如产品无出厂合格证或抄件手续不符合要求,或料证不符 ,批量不清的不得验收,严禁使用。 钢筋原材料应堆放入仓库或料棚内;在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 较为平坦的露天场地堆放,在仓库或场地四周,形成一定排

4、水坡或挖掘排水沟,以利泄水 钢筋垛下要垫枕木,离地不宜小于 20cm;也可以用钢筋堆放架堆放钢筋,堆放架由多根立柱间隔制成,立柱高度约 1.5m,间距 3m 左右;使用堆放架,便于区别钢筋的不同等级 牌号和规格,且存取方便。2、钢筋的连结: (1) 钢筋的连接可分为绑扎搭接、 机械连接或焊接、 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2)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 d32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

5、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 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钢筋为两根,当钢筋直径相同时,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三、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1、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必要时进行复检。并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出厂批号分别摆放整齐,不得混放。 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应经验合格前方可使用,混凝土拌和楼

6、的计量器必须计量准确,每班称量前,应对称量设置时进行零点效核,并经取得开仓证前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2、如配合比选择不当, 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较大; 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成型后孔隙率较大, 混凝土外表就不光洁, 容易产生麻面;坍落度过小, 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比较困难, 泵送混凝土也较困难; 同样,水灰比不准、 和易性差也容易造成离折露石, 或者构件(柱子) 下部沉石集中、 上部砂浆层较厚现象。 所以混凝土级配、 配合比设计比较重要。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该尽可能连续进行, 一气呵成。 混凝土需要分层浇筑的,应注意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完,并捣实完毕, 使上下两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7、。当 浇筑柱子时, 如果高度不大于 3. 0m 而截面边长大于400mm, 并且没有交叉钢筋时,可以从柱顶直接浇筑下, 否那么应在柱模中部开口,先浇下面一半,捣振完毕并封好模板再浇筑上面一半,也可以从顶部通过串筒直接下料,从模板侧面中间一口捣振。深而窄的构件或部位应在底部浇筑一层厚 50100mm 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与混凝土中的砂浆相同) , 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或者在底部浇筑一局部减石混凝土。梁的浇筑:从梁的一端浇筑起,快到另一端时,反过来又先浇筑另一端,然后两段在初凝之前合拢。严防混凝土的分层离折, 混凝土由料斗、 漏斗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不宜超过 2m, 在竖向结构中混凝土的高度不超

8、过3m ,否那么应采用串筒、 斜糟、 溜管等下料。混凝土浇筑时, 应经常观察模板、 支架、 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变形、 位移时, 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混凝土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一般应符合以下规定:第一、柱子的留置在根底的顶面, 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边;第二、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留置在板底 2030mm 处,当板下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第三、单向板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第四、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施工缝的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第五、墙的施工缝应留置

9、在门洞过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4、现浇钢筋混凝土中以自然养护最为常用, 要求在浇筑完毕315 小时内用吸水保湿能力较强的材料将砼覆盖并浇水,以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5、拆模的时间控制不好会对混凝土质量及外观造成影响,所以模板撤除一 般应符合以下规定:第一、 柱、 墙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因撤除模板而受到损坏前方可拆模。第二、梁侧模需在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因撤除模板而受到损坏前方可撤除。第三、梁底模和板底模撤除需按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压块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百分率进行控制,第四、已撤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 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

10、强度的要求后, 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第五、撤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 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6、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外观的缺陷, 有的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构件刚度,影响结构承载力,有的虽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 影响使用。因此,应根据砼外观缺陷大小、 性质区别情况,及时处理。对于结构几何变形、 跑模等缺陷,在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 钢筋没有变形的前提下,可剔凿多余局部,凿细凿平即可, 不必修补;对较细小的漏浆、 错台等缺陷, 可用扁铲剔去粗糙局部; 对于小面积的漏浆、漏振、 夹渣等缺陷,可及时进行修补,修补材料宜用与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对面

11、积较大的蜂窝、 露石子和露筋处,应凿去薄弱的砼层和个别凸出的骨料颗粒, 然后选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洗外表,局部支模,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充,并认真捣实。7、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得发生别离,漏浆、严重泌水和坍落度损失,并应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已失去塑性时,应作料处理,严禁在运途中取卸料时加水,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 1.5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它措施,以防止骨料别离。用吊车配吊灌运输混凝土时,应遵守以下规定:超重设备完好,平安可靠。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模板内泥土杂物均应去除,基面应冲干净,基岩面和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平铺法施

12、工,应按一定的厚度(30 50cm)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入仓的混凝土应及时平仓振捣,不得堆积,仓内假设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的分布至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防止造成蜂窝,并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防止欠振或过振。振捣器宜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如略有倾斜,那么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以防止漏振,严禁振捣棒振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并保持连续性。参考文献:1 谢清立. 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22,(07) .2 卓厚杰. 关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的分析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22,(02) .3 吴永长. 浅谈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与撤除平安技术交底J. 民营科技, 2022,(09)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