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56519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B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2.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B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

2、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3.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4. 豌豆是遗传学上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A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豌豆在自然条件下通常产生杂种后代 D去雄的母本需要进行套袋处理5. 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

3、律发现过程中,“演绎”过程指的是 C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根据陀的分离比,提出生物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_1:1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2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6. 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可加深对以下哪一项的理解 CA等位基因分离 B雌雄配子数目相等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7. 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A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

4、 B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 D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8. 某种二倍体昆虫控制翅色的复等位基因种类共有四种,分别为VA、VB、VE、V,则昆虫的基因型种类为( D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9. 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A.四分体 B.一个双链DNA分子 C.染色体组 D.非同源染色体10.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CDDDdddDdDdDDddDdDd A B C D11. 北京307医院奚永志教授最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个YC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A110104,这意味着不同家族的人之间

5、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而且排异反应会大大减少。下列有关新等位基因说法错误的是 DA杂合体中一定含有等位基因 B等位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C等位基因可以控制相对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12.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研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对数,则2n代表( D )AF1的表现型种类数 B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组合数 CF2的基因型种类数 DF2的表现型种类数13. 用基因型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 A )如果来自杂交组合的灰色雌鼠与来自杂交组合的灰色雄鼠交配那么下列5种情况是最可能的是 A所有后代都是灰色的 B所有后代

6、都是白色的C.后代中的一半是灰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灰色,或者后代中的l/4是白色14. (2010上海市卢湾区高三二模)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基因(C、c和R、r)共同控制,这2对基因间的交换值为20%。只有当C、R两显性基因都纯合时花为红色,否则呈白色。一株基因型为Rc/rC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红花的比例为:AA1100 B12C51/100 D1415.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白化病男子结婚,他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BA1/2 B1/3 C1/4 D1/616. 根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

7、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D黄斑是隐性性状17. 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黄2黄:1灰,灰灰灰,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C )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18. 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CD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C.若

8、-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D.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1和-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19.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BA.2红1蓝 B.2紫1红 C.2红1紫 D.3紫1蓝20.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BCD A. 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C.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

9、:ab4:2:2:1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21.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ADdRr BddRR CddRr DDdrr22. 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 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作用过程 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23.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 ( C ) 鉴

10、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不是纯合体的最简便方法A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测交B测交 杂交 自交 自交 测交C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自交D测交 测交 杂交 测交 自交24. (2010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D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就一定

11、为常染色体遗传25. 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BA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C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26. (2010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高三二模)西葫芦的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果皮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W与w、Y与y)控制,这四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据下表回答问题:(1)甲组F1中的扁盘形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2)乙组亲本中扁盘形果的基因型为 ,请用

12、柱状图表示F1中各表现型的比例。(3)丙组F1中,白皮果的基因型为 ,黄皮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7分)(1)扁盘形果:圆球形果:长圆形果=9:6:1(2)AaBb 柱状图如下(3)WwYY、WwYy和Wwyy 1/827. 某植物的紫茎与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抗病,基因型b b的植株是感病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若用纯合的紫茎感病和纯合的绿茎抗病进行杂交实验,获得的F1与纯合的紫茎感病杂交,子代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F1自交,则F2中基因型与F1不同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若F1植株

13、与双隐性植株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与F1植株产生的 种类及比例一致。(2)某同学以纯合的紫茎感病为母本,纯合的绿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种植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环境中,F1代都表现为紫茎。F1严格自交,收获种子时以株为单位保存,后来,种子播种在有相应病原体的环境中,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的后代即F2都出现紫茎:绿茎=3:1,抗病:感病=3:1。而只有一株F1(即C植株)的后代全部表现为紫茎,但 抗病:感病=3:1。可见C植株控制紫茎的基因是纯合的。两位同学对导致C植株紫茎基因纯合的原因进行分析。 D同学认为:原因有二个:(甲)杂交失败,母本自交产生;(乙)父本的其中一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E同学认为:只有甲、乙中的一种原因。理由如下:(请你参与分析)若是原因甲,则C植株的基因型是 ,C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是 。若是原因乙,则C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