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56500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题组训练 岳麓版必修11(xx课标全国,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解答时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上的变化,故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正在列强的侵略下,一步步沦入半

2、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故排除D项;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答案C2(xx上海单科,23)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出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出自1895年的马

3、关条约,故选C。答案C3(xx北京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国”,采用排除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只对英法两国进行军费赔偿,排除A项;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规定,排除B项;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规定,排除C项。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答案D4(xx北京文综,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

4、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他三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时间或史实不符。答案B5(xx重庆文

5、综,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答案D6(2011课标全国,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解析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并没有得到地方的有力贯彻,说明中央政权面临危机,D项夸大了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不符合史实。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