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55450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班)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机读卡上。)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B. C. D. 2、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

2、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4、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A. B. C. D. 5、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

3、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C.探讨宇宙自然规律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6、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A.花木兰替父从军B.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C.商鞅变法 D.梁祝化蝶相随7、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B.抗清斗争的高涨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 对文字狱的抗争8、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 A.都具有民主色彩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是进步思想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9、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有教无类思

4、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农本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10、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11、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思想 D.唯物主义思想 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自由平等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经世致用思想 D.重农

5、抑商思想13、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这样说的依据是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天下惟器 D.天下惟理14、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10月17日成功返回。四大发明中与实现我国航天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5“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离迹师神”上述说法符合哪一时期书法艺术风格A魏晋 B宋代 C盛唐 D明朝16、宋代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其原因不包括A “重文轻武”的国策 B文人阶层

6、的不断扩大C理学的兴起 D商业的兴盛17、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是A批判现实 B 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C 赞扬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D 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18、下列哪一种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A人是罪恶、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B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后天修成的19、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

7、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20、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表明他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用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21、在欧洲启蒙运动中,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的人物是A卢梭 B苏格拉底C康德 D亚里士多德22、关于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带有反封建神学的人文主义性质B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冲破封建神学束缚C学说的提出标志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开始D学说的提出仅仅是近代科学的建立,与反封建没有关系23、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

8、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2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25、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26、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案例,因父亲认为小娟是个女孩,所以在小娟12岁时就不让其

9、上学,结果小娟就把父亲告上法庭。案子最后小娟获胜。小娟父亲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部法律()A宪法 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27、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的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 D教育28、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 “近代欧

10、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9、“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30、一位科学家为自己写的悼词:“他的妻子和妹妹已经走了,他的终生挚友贝索也走了,现在该他了,既然过去和未来并无区别,生与死又何足道哉。”该科学家是A伽利略 B达尔文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第卷(主观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缘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4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

12、新的见解? (2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4分) 32、(12分)为反对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3)17世纪西欧发生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时,中国明清之际出现了哪几位反封建启蒙思想家3分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

13、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1) 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3分)(2) 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A卷)一、选择题

14、15BCCBC 610BACBD 1115CCBCB 1620DDABA 2125CDCBC 2630BACDC二、非选择题 40分 31、(14分)(1)仁:克己复礼。4分(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4分(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2分(4)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或者说扬弃 答出两点即可 4分()32、(12分)(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分(2)特点:文艺复兴运动以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2分。 宗教改革神学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