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54961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世维有效沟通笔记有效沟通 1-1善于沟通的能力际关系顺畅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这样说:“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 际则要求与别人一致。可见沟通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本能,本能天生就会,能力却需学习才会具备。 智慧一滴:如果这一生真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学会沟通, 特别是面向很多人讲话。沟通的目的控制员工的行为遵守公司的政策)激励员工改善绩效(参与管理时代)流通信息日本人的移交与中国的情报)表达情感分享挫折和满足)控制底下人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沟通讲的最简单就是人与人接触。如果你是个主管,不要常常坐在你的电脑前面。1. 不是每个人在那里打电脑的时候,都打一些有意义的

2、事情。2. 不是人跟人的串接是自己串接的,是你在中间替他们串接的。管理者与员工:你的痛苦他不见得知道,他在做什么你不见得了解,沟通其实就是一种激 励。情感的分享:直销公司美国安利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一次找到一个成功的业务员,把 故事讲给其他的人听;在找一个失败的业务员,把他的挫折感讲给别人听,然后大家一起 交流,最后把五个成功的和五个失败的放到一起交流。日本人是个非常团结的民族(让信息保持流通)1. 日本主管在移交的时候,很少是同一天移交的,所以他们中间在一起工作通常会有半个月, 至少一个礼拜,这表示这个沟通不会断裂。2. 日本的老职员很少丢下新职员不管。3. 日本人很少在离开的时候,一句话

3、都没有讲,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日本人在交接的时候, 一定会有一本备忘录,留给后面接任的人继续阅读。4. 日本人把所有留下的关系,统统不会断掉,所以他们在市场交接的时候,带到新的干部去 看政府官员,去看同行,甚至去看竞争对手跟大客户,这个他们称之为关系。5. 日本人到每个国家做事情的时候,都对这个国家的情报非常有兴趣,所以日本商人在中国, 每个月有本书叫做中国情报,上面写个字“密”,就是密件,只有自己日本人可以阅读。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mindset),基本原理是“关心”(concern),基本要求是“主动” (initiative)1. 一个人的心态不对,他的嘴就是像弹簧的一样的也没用,

4、所以沟通的基本问题其实是心 态,你的心有没有去想。心态如果一旦没有,他就是鼓起如簧之舌,也不是为了沟通。说明(1) 心态 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 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2) 关心 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 注意他的需求与不便 注意他的痛苦与问题(3) 主动影响编码的4 个条件1. 技巧2. 态度3. 知识4. 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多注意地方文化的不同,也注 意国家、民族习惯的不同,也多注意一下风俗人情的不同。因为这是一种沟通,所以我 们在编码给别人的时候,意识上面是一个好意,别人看成是一个勉强;意识上面没有这 个意识,别人认为你很

5、强硬;意识上面你认为这是一种解释,人家结果遭受你暴力的误 导;意识上面这是一种直言,但人家觉得你讲话太刺耳了。就是你没有注意到技巧,也 不注意态度,也不注意知识,你更不注意文化背景。于是编码在编的时候,就出了状况。扭曲问题使用符号或语言不当,认知有矛盾,渠道有干扰,接受者有偏见,统统都会形成一种扭 曲。话要讲清楚(游戏)1.每两个人共分一张A4白纸(每人半张)做这个小小的游戏,就是在说明一个事情。你都以为你讲清楚了,其实人家听不 清楚;你都以为你交代明白了,其实人家不知道。做这个游戏就是在告诉我们自 己:讲话讲给别人听,不但需要会编码,对方还要能够解码,中间的渠道还要能 够畅通。讨论问题从沟通

6、的角度,说明下列这句话的意义:“失败或倒闭的公司,也都一样有总经理,都装电脑,都在开会,都打广告。”请问为什么 有的公司倒闭,有的成功?行销学上有一句世界名言:全世界的广告至少有一半是无效的。一般公司举行会议有哪些通病:提示:没有明确目标与程序 没有准备,主管失控 无法发言或离题 盲从或淡然无人负责也无人追踪 太多人参加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的“会议”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我们应该先从哪里做起?1. 谁参加?参加人应区分为“必须参加”与“随意参加”两种2. 谁主持?“主席”(定位为副总),“导言人”(经理)与“观察员”(总经理)共同主持 3. 谁控制?“主席”控制秩序,“导言人”控制时间,“观

7、察员”控制全场4. 谁先发言?“由下而上”和“由外而内”可以鼓励意见5. 谁负责跟谁追踪?这两件事散会前如果没有答案,就是“召集人”的事6. 谁在浪费时间?资料应在开会前发给并阅读,一进到会场就是直接讨论或表决7. 谁结论?没有更好的方法,就用“主持人”的方法(导言人一主廿观察员)1. 地位之差异(differences in status)(1) 通常下对上好沟通还是上对下好沟通?(谁敢跟上面沟通,当然是上面跟下面沟通) 根据心理学研究,由上往上沟通比较快也比较容易,由下往上沟通比较慢也比较困 难。建议+提示:一个高级主管应该有两张桌子,一张总经理的桌子摆在总经理的办公室,还有 另外一张桌子

8、摆在外面跟员工在一起。一个高级主管不要常常自己坐在自己办公室里,应该 要坐在外面,因为人家比较能够接近你,就胆子大了可以跟你沟通。你到了你的房间就再也 没有人愿意敲门了。(2) 每个人都炫耀自己的专业素养,所以讲话的时候很喜欢带着自己的专业素养,于是 那种专有名词就开始跑出来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它的专门术语,所以你要跟你的 客户沟通,或跟你其他不懂这一行的人沟通,你不要过度的去搬弄你的专门术语, 人们不好意思说听不懂,但你却失去了沟通的机会(人突然间有了隔阂)。专门术语案例:医生:打一个I V律师:对抗善意第三人/法条禁合证券公司:除权股建议: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碰到专有名词,尽量的把它白话,

9、尽量的用一种方式让人家听 得懂。你过度的卖弄你的专业,很容易使沟通形成一种障碍。2. 来源的可信度(credibility of sources)建议:当一个总经理,要特别记住你的话一出去就要有很高的可信度,除非你就干脆不要讲, 我宁愿你不讲,我都不希望你常常讲一些很虚的东西, 久而久之底下的人就没有兴趣了, 所以一个总经理或一个公司给信息的时候,自己要有 80%以上的可信度。那个没有可信度 的东西,讲多了没有人相信,最后嘛也是浪费时间,所以沟通时就没有达到效果。3. 认知偏误( cognitive bias)4. 过去的经验(past experiences)经验不见得是正确的经验,经验也有

10、一种错得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国家、社会在不断变,没 有一个人玩过这个游戏。邓小平的名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表示他没有这个经验。成功不可以copy,如果今天打折就可以解决问题,百货公司只要打折就可以了。5. 情绪的影响(emotional impact) 一个人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最容易受到情绪上的干扰。因为人都有脾气,尤其是做到总经理 压力太大了,所以心情常常不好。沟通的组织障碍1. 信息泛滥( information overload)建议:送报告给领导看,这个信息一定要整理。所以一般员工所看的信息,如果是三十页, 给经理看和副理看最好就二十页,给总经理副总经理看最好就十页,给董事长看最好就

11、五页, 这个并不是表示信息不愿意完整的给董事长看,是董事长没有那个时间什么都看,他如果愿 意,我们把整个档案抱过去,他不愿意就看两页三页。所以我们公司规定,任何报告送上去, 它的上面要摆一张叫做信息报告的摘要。宝洁有一句这么名言:尽量用一张纸(能够用一张纸把它写出来的重点) 所以一个总经理和董事长不可以淹没在信息海里面,一定要由底下的人负起责任来,把重要的信息挑给他看。2. 时间压力(time pressure) 什么东西在时间的压力之下以后,很容易仓促的决定,其实是因为压力所造成的。管理学里 面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做芝麻绿豆原理(重要的不得了的事情,两天、三天就下决定了, 那个芝麻绿豆的屁

12、事,搞一个月、两个月还没搞出来,原来这是个时间的压力)。提醒:重大决策,有时候太过于仓促就下决策了,但是芝麻绿豆的屁事搞了个半天,在沟通 里经常会发现有这么个有趣的事情。3. 组织的氛围( organizational climate) 底下的人在提意见,我们在上面的人心情好不好?这其实是一种氛围的问题。根据我们的想 法有三种氛围:1 ) 底下的人在讲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他就是负面的。对不同的意见,我们的看法是 负面的,所以很多人对主管不敢讲负面的意见,是因为组织的氛围不允许这种负面的意 见,认为负面就是不好。2 ) 人跟人冲突非常的正常,我们尽量就用沟通的技巧,解决这种人际关系,这种应该

13、是我 们用的最多的。人跟人的冲突在所难免,因为上帝造人并不是一个模式,所以我们尽量 要用沟通的技巧,解决这种人际关系。3) 太安静的公司,它的生产力不好。没有意见的公司,永远不会有很好的点子,所以我们 要鼓励冲突、鼓励意见。做主管的人要常常站起来说各位太安静了,太安静了,冲一下, 冲一下,冲一下!这样子其实有时候更好,所以我们有三种氛围。第一种不同的意见,是负面。第二个不同的意见,是一种人性。第三 个不同的意见可以改善决策。我希望我们尽量想到后面的这个,不同的意见在所难免是一种 人性,但是不同的意见常常可以改善决策。4. 信息过滤(informational screening or filt

14、ering)信息有两种过滤,一个从上下去过滤(权利),一个是从下上去过滤(危机) 组织层次的逐段传送中资讯的损失如下:阶级资讯收受率董事会100%)副总裁63%总厂长56%工厂主任40%领班员工70%-从 上 下 去 过 滤5. 缺乏反馈( absence of feedback)我们的话一出去,对方只有两个反应:1 ) 他搞不清楚你在讲什么2 )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第一种反馈:我发现很多领导在开会的时候,很喜欢做笔记,我不能说你这样做不对,但是我提醒你一个 重要的事情,我很少看到一个领导做完笔记以后,下次开会的时候把那个笔记再拿出来,跟 他们说事情是怎么做的?所以领导做了笔记以后,应该要自

15、动反馈,告诉人家你记的笔记是 什么?你做的结果是什么?第二种反馈: 我们打电话给自己的手下,讲的很快,你猜接电话的他记不记得? 方法:员工在接电话的时候,统统都要记在台子本上,只有这样子才不会把信息传达错误。 第三种反馈: 很多人跟客户讲话的时候,也喜欢做笔记,但站起来的时候,居然忘了做最后一件事情。你 跟客户讲话,站起来应该讲最后一件事情:(套话)曹先生我们今天的谈话非常愉快,原则 上面我们这个订单你可以接受,但是希望价钱能够压倒每一支是1.8 元,是吗?恩!然后初 步我们所谈的数量是五千支,但是您答应过我,下次就是改为两块钱不是1.8 元,然后数量 是两万支,是吗?恩!您跟我说出货最慢不能够慢过下个礼拜六,最快希望能够在这个礼拜 五,我原则上同意你下个礼拜二到礼拜三,您说是吗?恩!你猜临走前你猜他会怎么讲?余 先生你做事情很细心!但是我发现很多人没有这个动作,跟客户讲完话就走了。【讨论问题】 叙述一下你与西方人(美国人等)沟通时,所体验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习惯差异。有什 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跨国公司中间的多国文化(跨国公司的异域空间) 在厦门柯达,有一个副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