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4933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新版上册习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1 .下列有关蛋白质共价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0A.蛋白质多肽链是线性分子B.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所组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C.蛋白质多肽链的侧链间经常相互结合而形成内环D.书写时,蛋白质多肽链的游离氨基始终在肽键的右侧E.由n个氨基酸聚合成的多肽链含有n个肽基2 .强碱加热不会破坏的氨基酸是0A.苏氨酸B.色氨酸C.谷氨酸D.甲硫氨酸E.脯氨酸3 .强酸加热会破坏的氨基酸是0A.谷氨酸B.脯氨酸C.苏氨酸D.色氨酸E.甲硫氨酸4 .下列氨基酸中具有极性R基的是 ()A.缴氨酸B.丝氨酸C.亮氨酸D.丙氨酸E.精氨酸5 .可以断裂肽键的化学物质是()A.b-疏基乙醇B.氮丙咤C.

2、 CNBrD.尿素E.过甲酸6 .对于其竣基侧有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侧链的肽键具有最强的专一性的酶是()A.胰凝乳蛋白酶B.胃蛋白酶C.竣肽酶D.胰蛋白酶7 .在pH6附近有最大缓冲能力的氨基酸是A. alanine (Ala)B. histidine (His)C. Valine (Val)D. arginine (Arg)8.Ala-G1y-Phe-Leu-Lys与 2, 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后再用 6mol/L HCl 在 110c水解将 得到 ()A. DNP-Ala + G1y + Phe + Leu + LysB. DNP-Ala+ DNP-Gly+ DNP-Phe+ DNP

3、-Leu+ DNP-LysC. DNP-Ala + G1y-Phe-Leu-LysD. DNP-Lys + Ala-G1y-Phe-Leu9.对谷胱甘肽的说明中错误的是()A.它能作为抗氧化剂B. 3 -疏基乙醇或密闭保存可以保护它的生理活性C.它的组成氨基酸中有一个属于非基本氨基酸D. 它是三肽10.针对氨基酸组成为 2A2c6EV3GHKLM2N2P2Q4R4s3T5W勺多肽,测序用的最合适的断裂方 法是 ()A. CNBr+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胃蛋白酶+胰蛋白酶D. CNBr+胰蛋白酶E.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第三章1 .一个含有30个氨基酸残基的 “螺旋中其氢键数目是

4、()A. 60B. 29C. 26D. 302 .以下各3构象的肽段中其疏水氨基酸集中在3构象一侧的是()A. WGFHMNYEVsWDB. IYFVWVCTWDsREC. IVYFWWVCTsDERD. WGGWHEYCTFDD3 .下列氨基酸中易于出现在3转角的是()A. ValB. AlaC. G1yD. Glu4 .下列非功能部位的突变中对蛋白质功能影响最大的是()A. Cys fAlaB. Lys-ArgC. GlnfAsnD. LeufAla5. 3转角中的一个疏水残基变为亲水残基的突变对下列()有灾难性影响?A. a角蛋白B. 丝心蛋白C.胶原蛋白D.球蛋白6.球状蛋白质表面的一

5、个酸性残基如果被挪到其疏水内核,其 pKa值将 ()A. 不变B.无法预测C.增大D.减少7 .在蛋白质的3 3结构中3片与“螺旋的接触面上最可能出现的氨基酸残基对是()A. Asp 和 ArgB. Cys和 CysC. Ser 和GlnD. His 和GlyE. Ala 和Val8 .一种与肮蛋白相关的突变取代导致这种蛋白质难以形成3折叠,那么你认为 ()A.这种突变蛋白形成淀粉样斑可能性减少,因为淀粉样斑一般是由3 -折叠聚集而成的9 .月元病毒蛋白通常形成a-螺旋的结构,不形成 3 -折叠所以这种取代突变没什么影响C.这种蛋白质能够自发折叠成淀粉样斑,因为 3-折叠在淀粉样斑结构中不合适

6、D.肮蛋白变成致病的淀粉样肮病毒结构是由分子伴侣的突变控制的,而不是由蛋白质结构的差异造成的,于是上述突变对淀粉样斑形成没有影响E.这种突变蛋白能更快地自发形成淀粉样斑,因为任何对原来天然结构的破坏都可导致其聚集成淀粉样斑10 X射线衍射法分析蛋白质结构必须制备蛋白质单晶的原因是()A.单晶有旋光性B.单晶能增加衍射强度C.单晶中分子位置和取向固定D.单晶有很好的光衍射性11 .供NMR法测定其三维结构的蛋白质样品应是()A.晶体B. 浓度R 1mmol/L的溶液C.固定在膜上D.稀溶液第四章1 .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 Fe (II)不易氧化为Fe (III)的原因是()A.高度有序的水分子起了

7、保护作用B.每个亚基中环绕血红素的氨基酸残基起了保护作用C.有一种还原酶D.四级结构的对称性2 .下列哪种处理能增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A.增加2 , 3-二磷酸甘油酸B.增加O2C.增加H+D.增加CO2E.以上全部3 .HbS使红细胞变形的原因是()A.去氧HbS聚集成纤维状B.氧合HbS聚集成纤维状C. HbS结合到红细胞膜上D. HbS解离为具有纤维状的单体4.一种具有类似BPG功能的血红蛋白调节剂,假定是下面物质中的一种,最有可能是()A.葡萄糖-6-磷酸B.乳酸C.六磷酸肌醇D.磷酸E.精氨酸5 .抗原决定簇可以结合到抗体的()A. VL 和 CLB. VH 和 CLC. V

8、H 和 CHD. VH 和 VLE. VL 和 CH)中 的一种6 .针对半抗原一一2, 4-二硝基酚(DNP)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下列氨基酸( 结合?A. Leu 或 IleB. His 或 ProC. Tyr 或 Phe D. Ser 或 Thr7 .成人血红蛋白3亚基与肌红蛋白()A.有非常不同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8 .有非常相似的三级结构,但有非常不同的一级结构 C.有非常相似的一级结构,但有非常不同的三级结构 D.有非常相似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8.细胞色素c是进化上相当保守的蛋白质,其保守性表现在()A.有细胞色素均含有104个残基8 .已经分析过的细胞色素 c均含有28个保守残基C.

9、易变的残基中,残基取代多属同类型取代 D.都含有血红素辅基9 .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从根本上与胰岛素的()的结构特点有关。A.恒定不变的24个残基B. A链和B链间的二硫键 C.可变残基10.在相同的氧分压下,与氧气亲和力最高的血红蛋白是()A. HbA B. HbS C. HbF D. Hb-CO E. Met-Hb第五章1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的基础是()A.带负电荷的侧链B.相对分子质量 C.带正电荷的侧链 D.荷质比 E.等电点2 .以下五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在凝胶排阻层析中第二个被洗脱的蛋白质是()A. RNA聚合酶(大小为 450 000)B.血清白蛋白(大小为 68 500)C.细

10、胞色素c (大小为13 000)D.免疫球蛋白 G (大小为145 000)E.核糖核酸酶 A (大小为13700)3 .测定寡聚蛋白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A. SDS-PAGEB. SDS-PAGE与等电聚焦结C.凝胶过滤D.等电聚焦E. SDS-PAGEf凝胶过滤结合4 .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的方法是()A.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计算C.离子交换层析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等电聚焦5 .测定蛋白质大小最准确的方法是()A.电镜观察B.凝胶过滤C. SDS-PAGED. NMRE. MALDI-TOF6.以下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中要求样品高纯度的是()A.

11、凝胶过滤法B.沉降速率法C.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渗透压法7 .欲使目标蛋白质的产率达到10%以上,则蛋白质分离纯化过程各步的平均回收率至少不低于()。假设该过程包括 5步。A. 43%B. 73%C. 63%D. 53%8 .关于纯化方法,下列说法的是 ()A.通过差速离心去除粗提物种的杂蛋白B.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开酸性蛋白质和碱性蛋白质C.用凝胶过滤法去除样品中的硫酸镂D.用饱和硫酸镂沉淀法从细胞匀浆中获得蛋白质混合物9 .在pH3.0和pH5.0时的电场中,卵清蛋白(pI=4.6)分别移向()和()A.阳极B.阴极C.正极D.负极10 .下列有关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的相关测定原理

12、,描述正确的是()A.紫外吸收法一一蛋白质白还原性基团还原Cu2+为Cu+, Cu+与试剂产生有色化合物B.双缩月尿法一一其颜色随蛋白质与之结合而变化C. Lowry法(福林-法)肽键与该试剂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D. Bradford法(考马斯亮蓝法)一一蛋白质特异性地吸附某种染料第六章1.酶催化反应需要A.结合调节蛋白B.选择性结合具有高亲和性的反应过渡态C.底物具有高亲和性D.活性部位残基被共价修饰2.磷酸丙糖异卞酶催化3-磷酸-甘油醛(G3P)与磷酸二羟丙酮(DHAP)的互变异构。设G3PDHAP的速率常数为 k1,反应的 DG= 7.65 kJ/mol, DHAP G3P的速率常数为

13、k2,根 据这些信息,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给的数据足以计算 k1B.标准条件下 G34 DHAP是自发进行的C.所给的数据足以计算反应平衡常数D.平衡时DHAP f G3P的反应速率要高于 G3P DHAP3.假定一个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底物的互补性比其对过渡态的互补性更好,那么这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A.提高反应速率B.降低反应速率C.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将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E. B 和 D4 .酶降低活化能的方式不包括A.降低过渡态活化烙(DH)B.提高温度C.降低活化嫡DSD.为反应提供活化能E.提供环境,稳定过渡态5 .酶-底物复合物是A. 一种彼此紧密结合的结构B,经过相互诱导契合

14、形成的结构C.酶催化过程中的短暂性结构D. 一种可以被分离纯化的结构6.生物系统中需能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酶允许其与(A.放能B.还原反应C.嫡减D.低活化能7 .有关核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酶属于RNA8 .具有自我催化功能的核酶都有锤头结构C.核酶的催化功能来自其三维结构D.目前发现的核酶都是水解酶8.固定化酶具有的优点不包括()A.易于自动化8 .易于与产物分离C.稳定D.比水溶性酶有更高催化效率9 .以下用于制备人工酶的方法不包括()A.定点诱变B.化学合成C.化学修饰D.固定化10.国际酶学委员会划分六大类酶的依据是()A.酶的结构B.酶的性质C.酶的来源D.酶催化反应E.酶的底物第七章1 .KM的最好定义是A.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B.酶的催化常数C.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反应偶联。-底物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之比D.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速率和解体为产物的速率与酶2 .酶KM的大小与()有关。A.酶作用时间B.酶量C.酶作用pHD.酶反应时底物浓度E.酶作用温度3 .双倒数彳图(Lineweaver-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