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4906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第二讲 课下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01淄博模拟)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题.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解析:流星绝大部分在大气中燃烧掉,个别到达地球表面,从而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安全。答案:2图示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

2、公转的天体解析:流星体位于太阳系以内,绕太阳公转.答案:B01年1月26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前往火星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有机物以及生命存在的其他要素。此前“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已发现火星曾存在水的有力证据。读下表地球和火星资料,完成36题.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大气密度(地球为)大气主要成分表面平均温度()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地球1。61。001。001。0N、O2222时6分1年火星227。90。1.15001O22时7分1.年.“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找到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

3、星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4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大气无保温作用D.昼夜更替周期长5。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表面强烈,其原因包括( )沙源丰富 风力更大 没有植被气候干旱A。 C。D6.“好奇”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后的工作能源靠吸收太阳能,在不考虑蓄能的情况下,假如火星车位于火星赤道上,它能连续工作的时间为( ).12小时 B。大于12小时.小于1小时 D24小时37分解析:第题,选项A不现实;从表格中可以发现,火星的质量和体积与水的形成无关

4、,项错;火星上曾经有水,并不能说明火星上有氧气存在,D项也不正确;而水的存在,说明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第4题,行星表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和恒星之间的距离。第5题,沙尘暴强烈要从沙源、风力、表面环境等方面来说明。第6题,火星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37分,火星赤道上昼长应该是12小时18分30秒,不考虑蓄能条件,这是火星车连续工作的时间。答案:3.B .A5D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它是一种太阳能信号灯.据此回答8题。7下列城市推广这种太阳能信号灯自然条件最差的是( )A银川 拉萨C成都 呼和浩特解析:四个城市中,成都的太阳能最为贫乏,使用太阳能信号

5、灯的自然条件最差.答案:.有人注意到在一周中,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解析: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910题。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C.成反比 D.有一定的相关性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答案:AD10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

6、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对地球自然地理影响较大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答案:D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1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西南季风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等值线含义的理解,云量越大,表示该地的日照时数越少,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阴雨天越多。第1

7、1题,读图可知,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小于乙地,因而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第12题,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表示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和向南季风。答案:11.B1。AB三、综合题(共44分)13.(012盐城模拟)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问题。(28分)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日)90N6N4N2040S60S9S春分043

8、6965105669450夏至 9391 0795825630480秋分04488428604520冬至0135615851 41 741 1 166(1)据表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4分)(2)夏至日的北纬9较冬至日的南纬90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_卡/厘米2日,简析其原因。(分)(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_,简析其原因。(8分)(4)与我国3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而气温却低很多,简述其原因.(6分)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与该日各地

9、太阳高度的分布有关.第(2)题,夏至日的N较冬至日的90S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的原因与日地距离、下垫面等因素有关.第(3)题,从气候类型的差异及气候特征上分析。第(4)题,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天气系统、地势起伏等方面分析图中的差异原因。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3 日地距离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此外,由于北极和南极下垫面性质的差异,两地相比,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这也是北极点附近海平面太阳辐射量少的原因之一。(3)少 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

10、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而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小。(4)我国30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美国宇航局201年1月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科学家们表示,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约为7华氏度(相当于1摄氏度),非常适宜生物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

11、命存在的关键指标。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距离地球约6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不过,科学家们目前还不清楚这颗行星的组成主要为岩石还是气体或液体。(1)该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是(2分)( ).太阳系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地月系(2)该行星与地球的自身条件极为相似,但外部环境条件相差较大。说明地球孕育生命的外部条件。(分)(3)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其根本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可知,该行星所在天体系统是银河系。第(2)题,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外部条件。第()题,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提供光热和能源。答案:() B (2)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3)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热、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