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54883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华书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瓷务於n谡桎諒礁实验教科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同步练习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选择题1.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段话反映了苏俄当时实行()A. 均田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新经济政策D.农奴制2.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是()A. 十月革命后广大人民生活极端痛苦B. 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D. 列宁要把苏俄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3.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

2、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4.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B.邮票发行的时间C. 邮票的发行者D.周年纪念的时间5.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勺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D. 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6.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

3、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4%这说明()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7.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英法绥靖政策8. 关于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基本上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采用其方法D.海祁工业代乏路(

4、、沁予)A.B. C. 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 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1)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期间确立了什么经济建设路 线?(2) 指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与图一类似的历史事件。(3)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点发展什么?在该方面取得了什么成 就?导致了什么后果?(4) 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我们可以汲取的经验教训有哪些?答案和解析1.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2

5、0” “苏联”“土地属于我们” “水属于我们” “森林属于我们”,可是收获的产品却不属于“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对此很不满意,这与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它实行余粮收集制,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等。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农民的强烈 不满。2. 解析】选C。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 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3.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国内革命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以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选 B项。俄国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列宁逝世以后,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 故A C、D三项不符合题意。4.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是“苏联”。苏联成立于1922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即苏俄。5.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 变成强盛的工业国。6.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7年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上升”。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7、的方针。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所以A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结束于1929年。7. 解析】选G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一切经济活动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8. 解析】选D。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

8、一系列弊端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曾经借鉴过这一模式。题干中的表述全部正确,故选Do9. 解析】本 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第 (1)、(2)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学生从图片的提示中结合所学能轻松作答。第(3)题,在理解材料二的基础上直接作答。第题,可以从列宁、斯大林对不同道路的探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尊重了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当时国情,因此该政策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而斯大林模式虽也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果, 但由于该模式在形成和实施过程中, 违背了客观 经济规律,从而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依此切入,进行总结归纳即可。答案: (1) 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2)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3) 重工业。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 题。(4) 制定经济政策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 需求;经济建设中,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