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54318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核-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题 3分,共30分)1 .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对2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我国特有的地方百科全书)、墓志、碑刻等。对3 .通过抽样,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4 .无结构观察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错5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对6 .理论因素是选择和确定自变量的最根本的方面。对7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人、个别的

2、事件、个别的团体等,不能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错8 .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批评的是英国教育学者麦克南。错9 .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对10 .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对二、简答题(每题 8分,共40分)1 .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答:(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

3、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3 .课题选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1)迫切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4 .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答:(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4)整群抽样(5)有意

4、抽样法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总共不得少于10个问题。)答:家庭教养环境与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关系的研究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

5、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儿人 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研究结果:(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

6、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家庭教养环境,它是一个人 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环境,这个环境由家庭物质条件、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家庭 结构等要素构成,它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家庭教养环境的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给幼儿人格的建立打下深深的烙印。本研究旨在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以此来了解幼儿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为早期家庭教育中培养健全的幼儿人格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词条组成试测项目;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项目,编制幼儿人格调查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幼

7、儿人格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用幼儿人格调查问卷及家庭教养环境调查表对 405名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讨 论幼儿的人格特点以及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下 ,幼儿人格特点的发展差异及其关系。研究结果:(1)通过文献总结和公众调查,抽取词条,编制幼儿人格初测问卷,共有项目68条。2 .如何评价一份教育研究报告?答:(1)教育研究报告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评价方法大概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也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的鉴定。评定者需要阅读、分析研究报告,了解研 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还要研究该研究报告的原始资料。对应用性的研究进行评定时,评定者

8、还需要深入 课题研究所在地进行实地考证,然后将考察结果与研究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定量评价是通过数量化的评 价方法去判定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定量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2)教育研究报告主要成分评价指标这里的评价指标是指在评价研究报告的各主要成分时,可以提出的各项问题。读者可以在评价一份研 究报告的时候,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回答问题,来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几乎所有的研究或研究 报告,都不会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任何的研究报告若能在较多问题上得到满意答案,则可判定该报 告是较好的。为了较为细致、精确地评价研究报告的质量,评价者还可以从研究报告的质量标准内容进行评价, 采用等级记分的方式,对研究报告

9、的内容逐项判定,最后综合判断研究报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另外,在运用研究报告质量标准评价指标时,也可以采用撰写评语的方式。可以从研究报告成果的科 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疑难性这几个评价视角来阐述。3 .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 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 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 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 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 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