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54073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缺失及变革识字教学是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实用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口语交际水平,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识字作为基础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不过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体现在课堂上,有以下缺失。一、教学方式显得单一。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低年级学生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识字教学应该选择比较丰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

2、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绝大部分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的读音,笔画以及字义,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动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二、教学内容枯燥。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生字教学内容量逐渐增加,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需要识写,针对这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识字教学难以有序实行,常出现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乏的现象。三、教学方法缺少前瞻性

3、。语文教学中教学生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小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铺垫,能够使学到的汉字有用武之地。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识字教学课上,往往都是教学生读几遍,以为这样读熟学生就学会了这个汉字。其实不然,在后面的阅读中,学生遇到没有拼音的字时依旧不会认读。另外,教师会只注重学生掌握字形,而忽略字义。比如“明”字,教师指导时若仅仅告诉学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日右边月,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识字水平没有起到一定的协助。教字义才是识字的关键,针对“明”字,能够告诉学生该字的意思是明亮清晰,就像这个字中包含的太阳和月亮一样,给人带来光明。这样的讲解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也能促动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汉字。针对

4、这些语文识字教学上的缺失,结合新课程理念,学生特点以及教育现状,能够采取以下方式来改进平时的课堂,变革固有的识字模式,协助学生真正的掌握汉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的过程中。一、降低识字难度,先识字后书写。通常情况下,小学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先识字、后书写的教学方法降低识字难度。固有识字教学法是使学生理解该字之后,马上教授学生字形、字义,然后让学生使用该字组词、造句。在课堂实施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并不理想,很容易使学生处于一种茫茫然的状态。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先不急于教学生如何书写汉字,能够让学生先认其音,知其意,对要

5、书写的汉字先有个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将汉字学习任务拆分为多个步骤。在我的班级中,对于部分简单易学字,我采取的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汉字,四个人学习水平依次递增,在小组中的任务也各不相同。学习水平最弱的解释强调读音,说一说笔顺;下一个分析字形,说一说记字方法;第三个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最后一个说该字在课文中的使用以及课外的扩词拓展。四名学生在说的时候,其他三个相对应补充。用这样循序渐进的方法,省时高效,同时也让后进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获得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实行小组汇报,老师实行小结补充,最后落实到准确美观地书写汉字上。二、汉字教学要注重整体示意原则。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任何一个

6、汉字都不是孤立存有的。它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而且其形、音、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一个汉字,要注重从字的整体结构去分析形义,进而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监”字为例,从“皿”字判断该字与器物相关,繁体字“鑒”上部左边的“臣”为“眼”,右边则为一人弯腰之形,该字形则为:一人弯着腰瞪着眼睛下视水盆照面的情状。这个字告诉我们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装水照面修容,本意是照镜子。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模制出了能够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分原来的水盆镜子。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但我们仍用“镜”字,这样我们也能够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

7、轨迹。汉字构形整体示意的特点,恰恰是汉字作为意象符号的最好说明。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潜心去查阅每个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整体上去指导这个汉字,这样无形中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学习汉字的方法。三、创设良好情境,强化学生体验。想要提升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还必须将课堂气氛搞“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教学活动。教师在小学课堂识字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将语文词汇、句子用多媒体工具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真实切身的情感体验,他们自然产生探究新知识、新事物的欲望。如教学生认识“手”、“口”、“眼”、“脚”等汉字可以以人身体为例;认识“上”、“中”、“下”,

8、“高”、“矮”、“胖”、“瘦”等汉字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字知意。这样不仅学起来轻松,而且也不容易遗忘。四、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谜语、顺口溜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还可以利用汉字偏旁部首的换位、加减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但是,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不会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虽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例如,在记忆汉字字形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以前学到的知识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的方法很多,不拘一格,教师在识

9、字教学过程中要多创设情境和机会,尽可能提高初学者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机会,使其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如,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根据小学生好奇、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教师从谜面上进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答案,不仅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五、增加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实际生活为小学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资源,由此,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汉字知识,在课外活动、报纸杂志、休闲娱乐中都有机会可以认识到更多的汉字。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就是识字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

10、开展相关训练。例如:在组织开展班会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之间互相认识对方的姓名,不但有助于拓展学生交际范围,在友好沟通中还认识了新的汉字;或者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空余时间注重收集一些商标、包装、广告牌等物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交流,认识汉字;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积极收看新闻联播、阅读课外读物,注意节目和书籍上的标题等,并将其收集在一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汇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发利用识字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更多的汉字,使汉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符号,而是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小学学生语文课堂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注重突出学生

11、的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切身感受识字过程中的乐趣,将识字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我的一年级班级中,以上的教学方式试用了半学期之后,我做了一个关于孩子识字量和识字兴趣的统计,可喜的发现有大多数孩子觉得汉字是有趣的,也喜欢在生活中积极地做小老师去展示自己的识字之多。学习是个终身的过程,对于起步阶段的孩子来说,兴趣和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遗余力地去思考更能促进学生进步的方式,并落实到行动上。参考文献:陈玉雯. 渗透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 新教育,2010,(10).祝习艳. 浅谈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 小学时代( 教师版),2010,(02).陈秀琴. 策略小学语文识字提高效率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生之友( 小学版)( 上半月),2010,(01).第6 期 单位: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作者:刘莹地址:镇江市新区东丰路5号 邮编:212132 手机:15106100616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