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53954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工具---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货币政策工具---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工具---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开市场业务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 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 3 月启动, 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 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 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 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 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 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

2、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 括 40 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 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 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 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 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 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

3、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 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 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 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 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 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 存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

4、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 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1998 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 月21 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 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一)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 “准备金存款”帐户。(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 8%。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 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三)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法定准备金的交存分以下情况:1.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

5、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 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 各总行统一存入人民银行总行。2. 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海南发展 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其总行 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行。3. 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统一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行。4. 城市信用社(含县联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农 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现行体制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5.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

6、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由法人统一存入其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总行(或分行)。6. 经批准,已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法 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家分行)统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四)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1.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旬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 日营业终了时,各行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旬末该行全行一般存款余额之 比,不低于 8%。2.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 机构法人暂按月考核,当月 8 日至下月7 日每日

7、营业终了时,各金融机构按统一法人存入的 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月末该机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从 1998 年 10 月起,上述金融机构统一实行按旬考核。3.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人按旬(旬后5 日内)将汇 总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4. 现在执行按月考核存款准备金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暂按月(月后8 日 内)将汇总的全系统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自10 月份起统一执行按旬(旬 后5 日内)报送一般存款余额表的制度。5. 各金融机构按月将汇总的全系统月末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定期对金融机 构上报的有关数据进行

8、稽核。6. 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各金融机构法人每日应将汇总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日 计表,报送人民银行。(五)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 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 金存款帐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 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日计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 上述处罚可以并处。(六)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缴来一般存款利率7.56%和备付金存款利率 7.02%(加 权平均 7.35%)统一下调到5.22%。(七)

9、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 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 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贷款根据2003年 12月27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 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利率工具概述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 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 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

10、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 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 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 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 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 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 档次进行调整等。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 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 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 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