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53952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精神科治疗的观察和护理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B. 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D.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E.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2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A. 抗精神病药物B. 脂肪胺类C.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D. 抗焦虑药物E. 抗抑郁药物3以下观点哪一条不对A. 大部分精神药物所作用的受体部位也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B. 多数精神药物治疗指数高,用药安全C. 长期应用某些精神药

2、物如苯二氮卓类可导致耐受性,使药效下降D.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与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E. 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毒性不良反应4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哪条不对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E.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5提高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下哪条不对A. 掌握精神药物治疗

3、的原则B.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服药必要性的认识C. 每天强迫精神病患者服药D.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E. 长效制剂的使用6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中哪条不对A.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B. 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C.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D.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A. 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B. 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效果越好C.

4、 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4种受体,如D2、a1、M1和H1受体D. 副作用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8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那项不对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9.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后,不产生的副作用是A.记忆障碍B.口干、便秘C.排尿困难、视物模糊D.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E.锥体外

5、系副作用10.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下列描述哪项不对A.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B.急性症状常在有效剂量治疗12周时就完全改善C.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可视为急性期治疗D.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E.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描述,哪项不对A.应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大多发生于使用传统(经典)药物治疗的患者C.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D.易被误诊为破伤风、癫痫、癔病等E.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50mg,可即时缓解12.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

6、作用,不对的说法是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病人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D.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E.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有助于副作用的消失13.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的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既有较强镇静作用,又有抗幻觉、妄想作用B.无催乳素水平升高和皮疹等副作用C.口服给药多,也有注射制剂可用于快速有效地控制病人的兴奋和急性精神病性症状D.较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能反应等副作用E.第一个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就是氯丙嗪14.以下哪项常不作为三环类抗抑郁

7、药物的适应证A.内因性抑郁B.神经症性抑郁C.反应性抑郁D.精神分裂症后抑郁E.心脏病人出现抑郁15.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不对A.抗胆碱能副作用是TCAs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B.TCAs可以诱发癫痫C.TCAs的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有关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E.不引起体重增加16.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错误的观点是A.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B.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C.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D.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8、、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E.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严重1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对A.肾脏疾病的影响B.钠摄入减少C.中毒不引起昏迷或死亡D.患者自服过量E.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18.关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哪项不对A.可用于各型神经症的对症治疗B.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失眠C.长期应用不引起耐受与依赖D.可治疗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E.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19.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A.治疗前8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等,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B.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C.

9、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D.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20. 阿戈美拉汀()A.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B.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C.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D. 既不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不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21. 阿戈美拉汀具有( )A. 抗抑郁B. 催眠C. 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D.既不能抗抑郁,也不能催眠22.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够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B. 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C. 但其同时减少慢波睡眠,不同程度减少REM睡眠D. 作为失眠的首选药

10、物23关于选择性5-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说法错误的是( )A.虽无明确催眠作用,但可以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状。B.部分SSRIs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减少慢波睡眠,可能增加周期性肢体运动和NREM睡眠期的眼活动。C.某些患者在服用时甚至可能加重其失眠症状D.一般建议SSRIs在晚上服用。24. 当病因去除后,也应考虑停用镇静催眠药物。推荐的停药原则:(D)A.避免突然终止药物治疗,减少失眠反弹(级推荐);B.停药应逐步减停,有时需要数周至数月,如在停药过程中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精神症状,应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级推荐)C常用的减量方法为逐步减少夜间用药

11、量和(或)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级推荐)。D.以上都是25. 巴比妥类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的机理是:()A.抑制中脑及网状结构中的多突触通路B.抑制大脑边缘系统的海马和杏仁核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D.抑制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E.以上均不是26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是()A氟马西尼 B三唑仑 C甲喹酮 D硫喷妥纳 27、没有成瘾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是:()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甲丙氨酯D.以上都不是28、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主要是由于:()A.增强中枢神经递质g氨基丁酸的作用B.抑制脊髓多突触的反射作用C.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D.抑制大脑丘脑异常电活动扩散29.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精神障

12、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B.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C.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 E.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30、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焦虑B.镇静催眠C.抗惊厥D.抗晕动31.下列关于地西泮的错误叙述是()A大剂量可引起麻醉 B小于镇静剂量即有抗焦虑作用 C久用可产生依赖性 D肌内注射吸收不规则32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B大脑皮层C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 D边缘系统33地西泮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是(C)A嗜唾、乏力

13、B共济失调 C中枢麻醉 C白细胞减少 34地西泮临床不用于( )A焦虑症 B诱导麻醉 C小儿高热惊厥 D麻醉前用药 35常用苯二氯草类药中,属于短效类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艾司唑仑 C三唑仑 D氯氮卓 36巴比妥类药催眠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 )A大脸皮质 B边缘系统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37临床常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A硫酸镁 B硫喷妥钠 C地西泮 D苯妥英钠 38苯巴比妥急性中毒时,为加速其从肾脏排泄,应采取的措施是( )A静滴生理盐水 B静滴碳酸氢钠溶液 C静滴5葡萄糖溶液 D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39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

14、脏骤停 B肾功能衰竭 C延脑呼吸中枢麻痹 D惊厥 40巴比妥类药物进入脑组织快慢主要取决于 ( )A药物分子大小 B给药途径 C用药剂量 D药物脂溶性 二 多选题 1.按化学结构把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A.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B.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 C.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D.苯甲酰胺类(benzamides) E.二苯二氮卓类(dibenzodiazepines) 2.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投射通路通常包括 A.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 B.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副作用有关 C.皮质脑干通路 D.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 E.皮质脊髓通路 3.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可产生以下效应 A.可产生镇静作用 B.直立性低血压 C.性功能减退 D.心动过速 E.射精延迟等副作用 4.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 A.抗幻觉妄想作用(阳性症状) B.激活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