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53500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5篇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asudabteompuloryeduatiobaacingdevelpmen 杜东东 d-dondong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2X0) 摘要本文首先对导致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之后,文章站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国内多数论者所认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进行了解读,认为,我们应该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地拿取给予,即对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公平”处理(而不是绝对公平的处理)。只要拿取给予量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小于给予对于弱势群体的正向激励,这种拿取给予就应该持续进行,直到税收中同等资源量对于强势群体的负向激励与对于弱势

2、群体的正向激励相同为止,否则整体社会的福利水平将不会达到最优。最后,作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abtt:frl,hsaticleiussthrasonswichcusdthecompulsoreuctinmbalaceddeelopmnt.ten,earticlestndnthealwelarmximizatonangle,debateuponhcopoyedutiotherwchsidentifiedthmanschrs,believesthtwehouldcarryontheaki-ivigproessineducatonreurcesreasably.hisiaci

3、etificwyodisributintedatiosorcesfaily(tbsutlyfiocesng)longathesuperortygropsegaiedivwhihependsontetkngivngquantityireenuessmalerhanhevurlgrouppitivdrvewhchalsodependonhtng-gvingqantiinrevnue,ikindoftkig-givgproceshcontietobecardouilhegatedrieequaltepiivedr,thrwisetheveralietywelfarelevelilnobabletoa

4、ceupeioly.fally,tharhascarredonteeanondertthwayotecompulsryeucationbaancddvelopmt.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福利最大化 keywods:compulsoreducationbalncingeveopmensocilwlfaremaximzon 我们知道,义务教育不仅是单个家庭的事,它还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日益凸显。这严重伤害着人

5、们的教育公平理念,侵蚀着人民的福祉与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很多论者也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本文站在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与均衡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究,以期能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缘何产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凸现 (一)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 义务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指,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东、中、西部义务教育发展之整体状况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普遍较发达,基本实现了“普九”,有不少中小学,校园建筑豪华,办学条件优越,各种先进设备与设施甚至连大学都望尘莫及。与此同时,中、西部落后及边远、贫

6、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义务教育的财、人、物等比较匮乏,不少学校办学经费紧缺,教育条件缺乏保障,一些学生时时面临失学的困扰。 (二)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不均衡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差异而言的。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20X年,我国城镇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8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的1.71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农村小学作者简介:杜东东(981.2),男,上海人,教育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 的.89倍。02年我国国城镇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的.93倍,生均预算

7、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的168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农村初中的3.倍。其二,城乡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据调查,中西部农村有38的小学、46的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有许多学校的实验课没有条件开设,也缺少基本的图书资料,更不要提电脑、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其三,城乡受教育机会存在严重的差距。我国大中城市与城镇已于1995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至少有/4的小学毕业生未进入初中学习。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不均衡 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同一区域、同一城市中,学校之间的发展差异上。虽同属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学校与学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些实力雄厚的重点校得到政府的重点

8、支持,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而那些非重点学校无论是在教育质量、办学声誉上,还是在办学设施和经费数额方面,均无法与重点学校相比。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倾斜上。例如,在教育经费方面,重点学校的经费由省(市、自治区)直接拨款,并且按照较高的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充实教学设备;在师资方面,选择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重点学校任教,增加高级教师和骨干;在招生方面,允许重点学校择优录取新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城市重点小学在年级起开设外语课等。与重点学校相对照,大部分城市还有0%30%的薄弱学校。 对于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而言,无论是哪一种非均衡,区域的、城乡的抑或校际的,它

9、最终都将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教育机会均等理念”。这也正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产生的逻辑基础。所谓教育机会均等一般指,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机会均等:第一,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第二,过程均等;即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第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结果均等不是说人人都得到同一类最高学历,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大学,那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 二、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原因探析: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对一些论者观点的呈现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基尼系数拉大 .区域

10、间教育投入的差异 地方政府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地区间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教育资源优劣差异。东、中、西部教育投资呈递减的梯级分布,202X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支出额之比为1:0.41:.26,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的5.倍。 3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 我国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整体上是分割的,教育经费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有效供给不足,支出结构失衡 有效供给不足是指,尽管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总规模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教育投入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支出结构失衡是指,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

11、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我国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放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些年来,“在与国际接轨,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支配下,中央和省把本来就不多的教育经费投向高等教育,特别是给少数几所高校大量输血,使得我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投资结构错位。 5.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 2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格局,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政府分担主体的重心仍然偏低,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中承担的财政责任明显不够,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未

12、能对各级政府提供各项资金的基本责任作科学合理的划分。 (二)从高等教育需求的角度对义务教育需求状况的考察 高等教育需求第一阶段博弈:一般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的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精英式的,高等教育的收益较为可观,很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收益可谓垂涎欲滴久已。这种社会心理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惯性。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高校毛入学率还不高(22X年达到了21%),升入大学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在传统社会心理的影响下,一般家庭可能会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仍旧是令人向往的,接受哪怕是一般的高等教育总比不接受要好。每个家庭都这样想,结果形成了高等教育需求第一阶段的纳什均

13、衡,如表-1: 表11二人一般高等教育需求博弈 2.高等教育需求第二阶段博弈: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还不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收益有着较大的差异。站在家庭的角度考虑,为了追求优质高等教育的经济或非经济收益,其很容易形成一种预期,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而不是一般高等教育成了占优策略,每个家庭都这样选择,结果形成了优质高等教育需求纳什均衡局面,如表1-2: 表 1-二人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博弈 3.据上可知,甲与乙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追求最终形成了一种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局面,而且,这种均衡将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形成了人们对

14、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其中包括义务教育资源。因为能否追求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要对其前几乎任何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说明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价格弹性趋于无穷小,即无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价格怎样变化,其需求量都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隐蔽力量加剧着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三、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与均衡问题 (一)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立场 不同主体由于立场不同,会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作出不同的判断。例如,弱势群体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是对自己的伤害;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亵渎;是对自己教育权利的剥夺。强势群体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是“及时雨”,满足了特定群体的需要。政府可能会认为,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如果过渡,将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如何认识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问题呢。我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呢。这是科学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一个基础。 我认为,我们应该站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立场。我们不应该把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一棍子打死。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都需要激励,只有这两个群体的积极性都得到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