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3207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1教育学:概括地说,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3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 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4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 会主义品德的教育。5. 个体社会化:个体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 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的个性的过程。6. 个人本位

2、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 高度发展。7.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 三、简答题1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 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影响的依据。2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答:(1)以马克思主义关

3、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简述教育目标的分类: 答:(1)认知领域:包括有关学科的知识、定理、定律等;(2)能力领域:包括一般的智能、各学科的特 殊能力、思想品德能力、审美能力、体育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3)包括观点、信念、情趣、态度、价值 观、适应性等。4简述教育适应个人发展的规律答:(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 的不平衡性;(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简述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人

4、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的质量;(2) 教育对人口的作用: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手段之一;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人口”观;教育可以调整社会人 才构成与流动。6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答:(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是教育内容的源泉,文化越发展,教育内容越丰富;文化对育人具有深 刻的影响;社会文化水平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是传承延续文化的主要 手段;教育是选择与更新文化教育的主力军;教育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根本途径7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答:(1)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2)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教育培养出

5、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定;教 育通过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不起决定作用。8. 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1)教育是一种由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 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0. 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答:(1)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背离我国教育的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转移的,也是违反的成 长规律的。(2)中小学生可也负担过重。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两种具体表现

6、:一是不断加大习 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教材;二是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我国中学教 育中,毕业班时期的分化是最严重的分化。11.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种:(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也 就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 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点 是对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12. 简述远古、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

7、:远古教育的主要特征:1、非独立性;2、贫乏性;3、无阶级性;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1、具有了自 身的独立活动领域;2、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3、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4、体力劳动与脑 力劳动的分离。四、论述题1.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答:(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性知识的认识活 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化,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 和科学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它还包括生产工作、设备、程序等。(1)科学技术对教育 的可能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科学能够改变教育

8、者的观念。其次,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 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第三,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去。(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以 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 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 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

9、活 动,扩大技术的成果。2. 论述“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 答:(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 发了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生活 广泛渗透了科技的成分,具备现代科技素养是时代对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使得现代科技知识成为学 校教育的基本内容。(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教育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的科技进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20 世纪中叶以来,在现代科技技术基础上,教学中所采用的

10、新工艺、新技术使整个教育体系发生了 巨变。3. 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答:(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我国教 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注意人才以下的这样几个方面: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想;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 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第二章:1.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综合。教师 角色行为的

11、研究,就是从角色入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是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 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 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三、简答题1. 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1)特殊的复杂性;(2)强烈的示范性;(3)独特的创造性;(4) 显效的长期性;(5)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发生;(7)劳动量的隐含 性;(8)劳动的协作性。2.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下列三个组成部 分:(1)通晓自己所教的

12、学科和专业;(2)具备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 教育规律。3. 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答:教师所具有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而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1)教育预见性 (2)教育传到能力 (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4. 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包括哪些方面? 答:(1)教师的“教员”角色;(2)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3)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4) 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5)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6)教师的“父母”角色(7)教师的“榜 样”角色 (8)教师作为“被攻击对象”的角色 (9)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10)学校管理者角

13、色 (11)教 师角色冲突 (12)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四、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它的意义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状态;有利于养成 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的具体内容是:(1)理解学生;(2)与学生和谐相处;(3)积极的自我意识; (4)教育的期待。第三章:1. 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师生之间除了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个人交往, 组织行为学称之为非正式交往。2. 人际知觉:是对人

14、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三、简答题1. 简述气质差异的教育。 答: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1) 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人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 值的社会成员;(2)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3)教师应 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行为修养面对 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 答:(1)性格有好坏之分:性格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价值;性

15、格特征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性格特征与个人 潜能发挥、心身健康密切相关(2)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要树立正确 的人生目标;要不断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在困难中磨练自己。3. 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主要表现哪些? 答:(1)身心失衡带来困扰;(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的冲突;(4)自我探 索中的迷惑;(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4. 简述师生关系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2)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3)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4)师生之间的心理 关系 (5)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5. 简述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答:(1)婴儿期和

16、托儿期(又称先学前期,出生 3 岁);(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 岁);(3)童 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岁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岁14、15 岁);(5)青年 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岁17、18 岁);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6. 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1)学生是人:是一个能动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 人: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3)学生是 一个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以学习为主要的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所参 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四、论述题1. 论述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答:(1)针对初中生处在生理发育的激变期,发育快、不平衡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和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