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262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选读复习资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资本论选读参考资料第一局部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 10.一般等价物 11.交换过程的矛盾 12.价值尺度 13.商品的形态变化 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15.人格的物化 16.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 19.劳动力商品 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 22.剩余价值率 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 26.大规模协作 27.生产劳动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0.商品生产所有权

2、规律 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 35.资本集中 36.资本的技术构成 37.资本的价值构成 38.资本的有机构成 39.相对过剩人口 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2.资本论的目的是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表示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

3、是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不正确的答案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 B货币 C抽象一般劳动 D价格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不正确的答案是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不正确的答案是13.在一样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的消耗低于平均劳动消耗 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不正确的答案是C.价值形式开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

4、开展到什么程度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 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不正确的答案是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A. B. C. D.C.商品价值决定 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A. B. C. D.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 D.使卖方获得利益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是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 A.劳动 B.劳动时间

5、 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 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 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 D.互利、互惠关系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 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 A. B. C. D.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 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 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不正确的答案是C.

6、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 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D.否认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 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 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 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 A.剩余价值 B.社会进步 C.增加就业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A.资本积累的产物 B.工资提高的产物 C.工资降低的产物 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 49.“重新建

7、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2.商品对人的用处越大,其价值也越大。3.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4.一般人类劳动是抽象财富的唯一源泉。5.商品的价值量与表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6.价值量的实际变化能够明确而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7.商品的等价形式包含价值的量的规定。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存在商品拜物教。10.金和银作为货币在历史上长期并存,说明价值尺度可以是多重的。11.在商品的价格形式中,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12.是容易实现的。13.每一

8、次卖同时就是买,因此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卖的平衡。14.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15.资本家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致力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1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就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17.工资是劳动的价格。18.资本就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19.工资是自变量,资本积累是因变量。20.资本规模的扩大只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收入与资本的比例。四、简述何理解资本论的方法?2.举例说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3.举例说明历史与逻相统一的方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4.资本论全书的结构。5.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9、6.马克思是怎样从交换价值这一现象出发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价值的秘密的?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与其产生的原因。8.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9.怎样理解交换过程的矛盾?10.马克思是如何回答“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11.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与第二章的区别与联系。1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与价格标准职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3.如何理解价格形式所包藏的量和质的矛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15.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的中心内容与理论结构。16.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货币理论。17.货币与资本的区别。1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与其解决条件。19.劳动过

10、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20.资本各要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2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2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同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3.为什么只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2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与二者之间的关系。25.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自然根底与社会条件?26.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27.什么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有什么作用?2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29.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30.资本原

11、始积累同资本积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论述1.试述资本论的方法与现实意义。2.试述资本论的现实意义。3.试述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4.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内容。5.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6.试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7.试论述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8.试述资本论中关于资本X力的思想与其现实意义。9.试述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积累理论的根本内容。10.试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二部 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

12、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社会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人的主观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和量的规定,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并表现着社会分工。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此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当者。3.不同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现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价值是凝结

13、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一种属性,它创造商品的价值。5.价值实体是凝结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不同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明确它们有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也不再有什么差异,全都化为一样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就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所形成的价值。因而,抽象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7.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商品的价值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