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52017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白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白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白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白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朗读录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板书:白杨) 2.导语。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2、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课文讲的是一位在外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4.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3)讲: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模糊),近义词(清晰清楚,分明)。

3、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5.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xq工作到最后),写

4、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6.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软弱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1.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读后讨论。(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

5、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读后讨论交流。 (1)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3)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师小结。 讲读第三段 1.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 3.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