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51902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复极化后出现超极化,此时膜内电压低于-70mv,书上说此时钠钾泵发挥作用,将3个钠离子运出,2个钾离子运入,这 样逐渐恢复-70mv的状态,但是出去的钠离子多,进来的钾离子少不是加重了膜内的负电荷吗,为什么能够恢复-70mv 2014-12-25 17:32 提问者米纳这个问题我总结并发表过,我给你解释,下附相应解释,不理解的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1、概念表述静息电位是指组织细胞静止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其值常为数十毫伏,并稳定在某一固定 水平。2、产生条件(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平衡。就正离子来说,膜

2、内K+浓度较高,约为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较高约为膜内的10倍。 从负离子来看,膜外以Cl-为主,膜内则以大分子有机负离子(A-)为主。(2)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选择。在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则很小(Na+通道关闭),对膜内大分子A-则无 通透性。3、产生过程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A-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被阻止在膜内。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 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便形成一个电位差。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拮抗力量达到平衡时,使膜内外的电位 差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这就是说,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和安静状

3、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 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K+的平衡电位。二、动作电位1、概念表述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或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扩布性电位变化。典型的神经动作电位的波 形由峰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2、产生条件(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平衡。细胞内外存在着Na+的浓度差,Na+在细胞外的浓度是细胞内的13倍之多。(2)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选择。细胞受到一定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先增加,对K+的通透性后增加。(因为Na+通道开放快, 失活也快;K+通道开放的慢,失活的也慢,慢到几乎就不出现失活。)3、产生过程(1)

4、去极化:细胞受到阀上刺激一细胞外的Na+顺浓度梯度流人细胞内一当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阈电位时Na+通道全部开放一Na +顺浓度梯度瞬间大量内流(正反馈倍增)一细胞内正电荷增加一膜内负电位从减小到消失进而出现膜内正电位一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 对抗由浓度差所致的Na+内流一膜两侧电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该过程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平衡电位,可表示为动作电位模式图的 上升支。(2)复极化:去极化达峰值时被激活的Na+通道迅速关闭而失活一Na+内流停止一K+通道逐渐被激活而开放一膜对K+的通透 性增加一K+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外流一膜内电位迅速下降(负值迅速上升)一电位恢复静息值。该过程是K+外流形成的,可表示 为动作电位模式图的下降支。(3)Na+-K+泵转运:当膜复极化结束后,有一部分Na+在去极化中扩散到细胞内,并有一部分K+在复极过程中扩散到细胞外。这样细胞膜上的Na+-K+泵就会被激活,并开始主动地将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把流失到膜外的K+泵回膜内,Na+K+的转运是耦 联进行的,以恢复兴奋前的离子分布的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