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51686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MS网络地图服务规范(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ICS 07 040A 75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0地理信息地图:网络服务接口Geographic information Web Map Server InterfaceISO 19128:2005,MOD-发布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次引言v1 范围12 一致性12.1 一致性的类和需求12.2 根本的WMS12.3 可查询的WMS13 标准性引用文件14 术语和定义25 缩略语46 根本服务元素46.1 概述46.2 版本的编号和协商56.3 根本的请求规则66.4 根本的响应规则76.5 数值和布尔值86.6

2、 输出格式96.7 坐标系96.8 请求参数规则146.9 通用请求参数156.10 服务结果166.11 服务异常167网络地图服务操作167.1 概述167.2 GetCapabilities必选167.3 GetMap必选307.4 GetFeatureInfo可选36附录 A标准性附录:一致性测试39附录B标准性附录:地图参照系CRS的定义41附录 C标准性附录:多维数据处理50附录 D标准性附录:GB/T 7408 的网络地图服务专用标准56附录 E标准性附录:XML模式58附录 F标准性附录:UML 模型75附录 G资料性附录:网络制图例如79附录 H资料性附录:XML例如84参考

3、书目92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MOD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标准化委员会ISO/TC 211制定的ISO 19128:2005(E) Geographic informationWeb map server interface,并作了如下改动:本标准的编写方法执行国家标准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局部:标准的构造和编写规则、GB/T 20000.2 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局部: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要求。考虑到我国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原国际标准时进展了以下编辑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 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封面、目次和前言;c) 用句号“。代替作为句

4、号的“.;d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e) 本标准的引言采用了原标准的引言,但作了少量的修改;f) 凡已被我国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在本标准用国家标准的代号和名称取代相应的国际标准的代号和名称。原国际标准编号和名称替代的国家标准编号与名称GB/T 7408:2004, 数据元素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时间和日期的表达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19710:2003,地理信息元数据GB/T 19710 地理信息 元数据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前言。标准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和一览表引用文件的排序执行GB/T 1.1-2000,其中ISO 19117改

5、为ISO 19117:2007。为便于使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本标准的附录C中增加了4个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条款等同地位的条款,作为对该国际标准条款的另一种选择。它们是:a) 表 B.5 使用 Beijing 1954 经度-纬度定义Layer CRS,因此原标准中表B.5改为B.7。b) 表 B.6 使用 Xian 1980 经度-纬度定义Layer CRS。c) 表 B.8 使用 国家黄海高程基准1956 定义垂直 CRS。d) 表 B.9 使用 国家高程基准1980定义垂直 CRS。为此,原标准6.7.3.2第1自然段中“在附录B中,“CRS命名空间的地理CRS被规定为WGS84、NAD2

6、7和NAD83基准。改为“在附录B中,“CRS命名空间的地理CRS被规定为WGS84、NAD27和NAD83基准,以及CRS1954、CRS1980、CRS54和CRS85基准。为便于使用,在本标准的资料性附录G中增加了3个与相应国际标准条款G1、G2和G3等同地位的条款G4、G5和G6,作为应用该国际标准的另一组网络制图的例如。删除了原文7.2.4.6.14第2自然段,因为与第1自然段的第1句话完全重复。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是标准性附录,附录G和附录H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

7、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高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吉奥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健雅、杜道生、高文秀、邓跃进、贾文珏、陈玉敏。本标准所替代的国际标准ISO 19128E于2005年12月1日首次发布。引 言网络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从地理信息动态产生具有地理空间位置数据的地图。本标准将由地理信息图示表达的“地图定义为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图像文件。地图本身并不是数据。WMS产生的地图一般以图像格式提供,如PNG、GIF 或JGPE;或按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或WebCGMWeb Computer Gra

8、phics Metafile格式提供基于矢量的图形元素。本标准定义了三个操作:一个是返回服务级元数据;另一个是返回一幅地图,其地理空间参数和维参数有明确定义;可选的第三个操作返回显示在地图上的某些具体要素的信息。通过使用标准的网络浏览器以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s Locators,URL的形式发出请求来调用网络地图服务的操作。URLs的内容取决于被请求的那些操作。特别是,当请求一幅地图时,URLs指出什么信息要显示在地图上、制图范围覆盖地球上的哪一局部、指定的空间参照系以及输出图像的宽度和高度。当利用同样的地理信息参数和输出范围Boundary Box,BBOX产生两幅

9、或多幅地图时,其结果可以准确地被叠加以产生复合地图。使用支持透明背景的图像格式如GIF或PNG可以使下层的地图可见。此外,单个地图可以从不同的服务器请求得来。因此,网络地图服务能够构建由分布式地图服务器组成的网络,客户可以从这些服务器定制符合自己要求的地图。地图请求URLs的例子及其产生的地图的结果见附录G。本标准适用于网络地图服务实例Web Map Serviceinstance,该实例具有发布和生成地图的功能,但不提供访问特定数据资源的功能。 根本的WMS将地理信息资源分为“图层Layers并提供有限的预定义“样式来显示这些图层。本标准仅支持命名的图层和样式,不包括用户自定义要素数据符号化

10、机制。注:OGC的SLD标准 6 规定了用户定义要素数据的符号化的机制,而不是命名的图层和样式。简单说,具有SLD能力的WMS能访问来自网络要素服务WFS的要素数据 7 ,并应用用户提供的清晰的样式化信息,以便产生一幅地图。地理信息地图:网络服务器接口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个服务行为,即从地理信息动态制作具有地理空间参照的地图。它规定了从服务器获取地图所需要进展的各种操作,包括获取地图的描述信息、获取一幅地图以及查询地图上要素信息的操作等。本标准适用于图片格式地图的图示化再现,但不适用于获取要素本身的数据或者覆盖的数据值。2 一致性2.1 一致性的类和需求本标准定义了两种一致性的类:一种是用于

11、 根本的WMS,另一种是用于可查询的WMS。每一种类都具有两个子类:一个用于客户,另一个用于服务器。2.2 根本的WMS 根本的WMS支持 根本的服务元素第6章,获取能力Getcapability操作7.2,和获取地图Getmap操作7.3。为了与本标准一致, 根本的WMS将满足附录A中抽象测试套件A.1的要求。2.3 可查询的WMS可查询的WMS应满足 根本的WMS的全部要求,而且也应支持获取特征信息GetFeatureinfo操作7.4。为了与本标准一致,可查询的WMS应满足附录A中抽象测试套件的全部要求。3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

12、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改动不包括订正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 元数据ISO 19111:2007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ISO 1911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patial referencing by coordinatesEPSG (2003.2), 欧洲石油调查局大地测量参数 Lott, R., Ravanas, B.,

13、Cain, J., Simonson, G, and Nicolai, R., eds., available at IETF RFC 2045 (1996.10), 多用途英特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第一局部:英特网消息体格式, Freed, N. and Borenstein, N., eds., available at IETF RFC 2396 (1998.8), 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 URI): 统用句法,Berners-Lee, T., Fielding

14、, N., and Masinter, L., eds., available at IETF RFC 2616 (19996), 超文本传输协议 /1.1, Gettys, J., Mogul, J., Frystyk, H., Masinter, L., Leach, P., and Berners-Lee, T., eds., available at UCUM, 度量单位的统一编码, Schadow, G. and McDonald, C.J. (eds.), version 1.5 XML 1.0,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1.0,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Recommendation, Bray, T., Paoli, J., Sperberg-McQueen, C.M., and Maler, E., eds., available at XML模式 第一局部:构造,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Recommendation, Th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