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51680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时间:2007-09-30 10:59:13发布人:中国人事工资网新闻来源:山东省人事厅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 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实施范围(一) 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下列事业单位中,20XX 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

2、作人员。教育、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交通、海洋、地质勘察、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 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 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范围。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其中岗位

3、工 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一)岗位工资。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1、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 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 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的人员,需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 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 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 人员岗位工

4、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 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 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 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 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 工资标准。2、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级副 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

5、的人员,执行五级职 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 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 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 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3、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 ) 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 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 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6、聘 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 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是指 20XX 年 6 月 30 日在聘的岗位。(二 )薪级工资。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所聘岗位、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 的薪级工资。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 至 20XX 年的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时的工作年限,是指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 20XX年的年限,其中须扣除 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

7、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 年限。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 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 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 学制计算。出国 ( 境)留学并在国 ( 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 人员,其末计算工龄的国 ( 境 ) 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 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 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任职年限和工作年限的计算截至20XX年6月30日

8、。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 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并计 算。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 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工作人员按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 薪级工资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标准。(三 )绩效工资。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绩效工资分配的政策和办法。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省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

9、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 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工作人员的实绩、贡献,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合理拉开差 距。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对公益 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 成不好、考核较差的单位,可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 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 工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新的分类办法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前,经费来源主要由 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工作人员上年度十

10、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 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 分别高出一定幅度。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 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四 ) 津贴补贴。 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 补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严格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各 地、各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部分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套改后暂按绝对额予以保 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三、正常调整工资办法(一 )

1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从20XX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个薪级工资, 并从第二年的 1 月 1 日起执行。 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 不合格的, 不能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二) 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 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 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由较高等级的岗 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在专业技术

12、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 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四、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一 )新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新参加工作的下列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见习期期间执行以下工资标准:高 中、中专毕业生 590 元,大学专科毕业生 655 元,大学本科毕业生 685 元,获得汉学士 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 、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 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710 元。见习期期满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 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 2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专科毕业生执 行

13、5 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7 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 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 、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 研究生执行 9 级薪级工资标准。新参加工作的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不执行见习期,在明确岗位前,执 行初期工资。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770 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 845 元。明确岗位后,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 工资分别执行 11 级和 14级薪级工资标准。(二 )新参加工作的工人。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实行学徒期、熟练期制度。学徒期、熟练期期间执行以下工 资标准: 高中、中专 (职

14、高、职专、中技 )及以下毕业生 531元,大专(高技)毕业生 590 元,本科以上毕业生 617 元。学徒期、熟练期期满后,岗位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聘用在技术工岗位的,执 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高中、中专 ( 职高、职专、 中技 )及以下毕业生、大专 (高技)毕业生、本科以上毕业生,分别按 2级、5 级、7级确 定。 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 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高中、 中专 ( 职高、职专、中技 ) 及以下毕此生、大专 ( 高技 ) 毕业生、本科以上毕业生,分 别按 1 级、4 级、 6级确定。( 三 ) 其他新聘用人员。已明确岗位的,

15、 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 薪级工资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 未明确岗位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工资待遇。五、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 ) 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按 有关规定报经人事部批准后,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2. 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3. 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实施办法按照国家专门规定 执行。4. 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

16、高层次人才,逐步 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按照国家专门规定执 行。5. 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 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实施办法按照国家专门规定执行。(二 )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 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 政府人事、 财政等部门要结合考核情况。合理确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 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 配,并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具体 实施办法按照国家专门规定执行。六、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一)健全收入分配管理体制。在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