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5131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1第一条 指导思想1第二条 规划原则1第三条 规划依据2第四条 规划期限与范围5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6第五条 市域概况6第六条 土地利用结构6第七条 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7第八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8第九条 土地利用战略与方向9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13第十条 总体发展目标13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目标14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7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依据17第十三条 农用地结构调整17第十四条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18第十五条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19第十六条 农用地布局优化20第十七条 建设用地

2、布局优化22第五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27第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27第十九条 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8第二十条 村庄集聚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9第二十一条 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规划30第二十二条 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规划31第二十三条 生态用地规划31第二十四条 城镇与工矿用地规划33第二十五条 旅游设施用地规划35第二十六条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35第六章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37第二十七条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与现状人口37第二十八条 中心城区城市定位与性质37第二十九条 中心城区规划规模37第三十条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37第三十一条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8第三十二条 中心

3、城区主要用地布局39第三十三条 中心城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41第三十四条 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改造41第三十五条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42第三十六条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43第七章 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44第三十七条 土地利用用途分区44第三十八条 用途分区管制规则45第八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规则48第三十九条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划定48第四十条 允许建设区及空间管制规则48第四十一条 有条件建设区及空间管制规则48第四十二条 禁止建设区及空间管制规则49第四十三条 限制建设区及空间管制规则49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50第四十四条 乡镇

4、主要控制指标分解的技术路线50第四十五条 乡镇主要控制指标的落实50第四十六条 制度保障与行政措施53第四十七条 经济保障措施54第四十八条 社会保障措施55第四十九条 技术保障措施56第十一章 规划附则57第五十条 附则一57第五十一条 附则二57第五十二条 附则三57II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围绕建设“工业强市、建筑大市、旅游名市、文教优市、生态佳市”五大目标,深入实施“区域开放、产业提升、资源整合、城

5、乡统筹”四大战略,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综合产出效益,促进东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第二条 规划原则1、保护耕地原则严格保护耕地,保质保量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2、统筹规划原则正确处理好城乡发展、土地开发与生态建设、土地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人口迁移和建设用地供给等关系,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协调好各业用地矛盾。3、生态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

6、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4、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鼓励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奖励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5、公众参与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规划批准后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规划实施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6、弹性规划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创新,探索新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机制和模式。第三条 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

7、农业法(2002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04年);(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0)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1995年);(11)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1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0年);(13)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14)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0年);(15)国家和浙江省其他有关法律法规。2、技术标准和相关规划

8、(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2)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4)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5)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国土资源部2009);(8)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土资办200996号);(9)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土资办200996号);(10)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审定办法(

9、浙土资办200996号); (11) 浙江省乡(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基数审定办法(试行)(浙土资办200880号);(12) 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浙土资发200510号);(13)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4)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15)金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6)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7)东阳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18)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19)东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006-2020年);(20)东阳市林地保护利

10、用规划(2008-2020年);(21)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22)东阳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2010-2020年);(23)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4)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25)省国土资源厅对东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审查意见;(26)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旅游、建设、能源等各部门其他专项规划及计划。3、指导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

11、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4)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发20101号)(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2009);(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10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

12、42号);(7)关于印发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180号);(8)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9)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029号)(10)关于印发的通知(浙土资办201035号)(11)关于切实做好新一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明电201055号)(12)国家、省、金华市和东阳市其他相关文件。第四条 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2005年为基期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近期为2006-2010年,规划远期为2011-2020年。2、规划范围东阳市土

13、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范围是东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174687.30公顷。下辖吴宁、南市、白云、江北、城东、六石6个街道,歌山、巍山、虎鹿、佐村、东阳江、湖溪、横店、马宅、千祥、南马、画水11个镇,以及三单乡。16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五条 市域概况 东阳市为金华市辖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缘,浙东丘陵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171204403,北纬285808292955之间。处于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带与温台沿海经济发展带之间,东与新昌县相接,东南与磐安县、永康市连壤,西与义乌市毗邻,北与嵊州市、诸暨市交界。东阳市以丘陵为主,中

14、部山峦呈东西向展布,形成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主要河流有东阳江、南江,属钱塘江水系。本市地形属浙中丘陵盆地区,丘陵占总面积的54.19%,平原占30.85%,山地面积占14.96%。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向西南开口形成“”字型展布。会稽山脉延伸于境北,主峰东白山海拔标高1194.6m为全市最高点。白云街道吴山村海拔67m,为全市最低点。山脉间分布着河谷平原与盆地,北部为河谷冲积平原,南部为由南马、画水等盆地构成的串珠状盆地。2005年末东阳市户籍总人口79.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万人。2005年市域常住人口89.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17万人,城市化率为48%。2005年全市GDP达到159.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0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74:56.65:37.61,财政总收入达到13.79亿元,外贸出口7.62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9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8亿元。第六条 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基期数据认定结果,2005年东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74687.30公顷。其中农用地1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