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51230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字化测图实习技术设计书学院名称理工大学专业名称测绘工程班级组号三班2组组长黄成组员黄成、王柯荣、晓果、月秋、晓梦指导教师平元、蒲朝旭理工大学测绘工程系2015年12月28日 2016年01月10日目录目录II1任务概述12测区概况2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34作业依据45控制测量方案65.1 控制测量65.1.1 测量方法65.1.2 控制点编号65.2水准测量65.2.1 四等水准测量65.2.2 三角高程测量75.2.3高程测量平差计算85.3 仪器检验86数字测图方案86.1野外巡视调查86.2图根控制96.3 数字化地形测量106.3.1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106.3.2 地形图修

2、测步骤116.3.3 地形图的测绘与取舍117检查验收方案168工作量统计、作业计划和经费预算179应提交的资料1810建议与措施19 / 1任务概述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和巩固数字测图一体化作业的方法和过程,培 养严格认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 课程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学校围开展数字化测图实训,实训任务包括:(1)图根控制测量(包括选点、埋石、观测和计算)。 (2)完成指定区域 1:500 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技术要求主要依据为城市测量规。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

3、4mm;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m。我们计划用0.5天仪器借领、检验及使用;1.5天踏勘选点、技术设计;2天图跟控制方案制定及控制网观测;4天大比例尺野外数字地形图测绘;2天数字地形图的室绘制、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技术总结。2测区概况测区地处理工东苑新校区实训场地。测区位于东经104.149104.152和北纬30.67730.681 此次实习的测区以种有树木的小山坡为主,其中有道路两条(一环路,二环路),多栋教学楼等基础设施,还有少数由于施工而堆积的小丘陵。所以此次测区地势较为复杂,并测区各种地物较多。通视情况较为良好,交通方便。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201104

4、对中杆倾斜检校的新方法探讨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ZT20用户手册 v1.01南方平差易2005说明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指导书20151227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作业依据控制点坐标点名X(m)Y(m)H(m)备注T14875.4237749.388508.137T24951.4928007.418506.851T34975.6718103.53505.863T45026.2118188.988504.98T55112.1018278.384503.831T65277.8918316.

5、296502.253T75376.8188298.75501.684T85471.7088299.399500.911T95551.7368296.751501.034T105641.778271.776501.399T115740.7398156.195500.967已破坏T125630.6338105.338502.391已破坏T135518.6328062.773503.786T145554.2957935.944504.423T155480.7967792.274505.046T165349.8327788.919504.605T175123.7227824.923506.621T18

6、5186.1438090.023504.824T195367.768152.796503.508测区地图5控制测量方案5.1 控制测量5.1.1 测量方法根据“市成华区2003年度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技术纲要”和规 的技术要求,如永和测区确需加密等级控制点,我分院拟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或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测量方法布设等级导线网。加密点的点位布设、施测要求、精度指标应符合相关规的技术要求。除此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密点必须有两个以上通视方向;b、 布设加密控制点时,应尽量选择附近已有控制点作为重合点,并作检查,如果两者坐标值之差超过分米时,应及时向中队报告;c、

7、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时,线路长度、边长及边数应符合规要求,线路超长时,应布设成结点网;d、 尽可能将点位布设在不易破坏、易于保存和土质坚固的地方;5.1.2 控制点编号一、二级控制点的点号由等级代号、区镇代号和序号三部分组成。其形式为AG034,为等级代号、AG为区镇代号、034为序号。公明片控制点的编号公式如下所示:控制点等级(、)+区镇代号(AG)+序号(001、002)等级控制点的序号从测区相应等级已有控制点的最大号起,向后连续编排,同一片测区不应出现重号。5.2水准测量5.2.1 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不符值、闭合差限差(mm)偶然中误差M全

8、中误差MW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四等51020R20L30K注:表中R为区段或测段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K为已测测段长度,均以km为单位。视线长度、高度的要求项目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每站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仪器类型视距(m)四等DS3803.010.0三丝能读数DS1100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项目等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的差(mm)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的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四等3.05.05.0四等水准网中水准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为15km,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路线长度为

9、10km。5.2.2 三角高程测量当一、二级控制点在丘陵地区或房顶上时,应采用中伟全站仪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测定精度必须符合四等水准要求,相对于高程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0毫米。全站仪高程导线应起闭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点上,其边长不大于500米,高程导线的总长应与四等水准长度要求相同,不大于15公里。四等全站仪高程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程导线的测定,应采用测距精度不低于级精度,测角精度不低于2级的全站仪。测距往、返各一测回,并在每站读取气象元素数据,气温读至0.5,气压读至100(Pa)(或1mmHg)。垂直角观测应采用觇牌为照准目标,按中丝法对向观测三测回。垂直角测回差和指

10、标差较差均不应大于7。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40(mm)(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以公里为单位)。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20(mm)(L为路线总长,以公里为单位)。2.仪器高、觇牌高在观测前后用检验过的小钢尺各量测一次,精确读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用中数。3.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位,应精确至0.1;测距距离与高程的取位,应精确至1mm。5.2.3高程测量平差计算平差前应编制平差网图,并计算平差前各项精度指标。将经过各项改正、改化后的观测值在平差网图中打印出来,列出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当四等水准网环数超过20个环时,应按水准路线环网闭合差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Mw的计算公式如下

11、:Mw= WW/F/N式中: W水准路线经过各项改正后的环线闭合差,以mm计;N水准环数;F水准环线周长,以km计。5.3 仪器检验平面控制测量拟采用的中维全站仪ZT20Rpro(一台套);高程控制测量中维全站仪ZT20Rpro代替水准仪。上述仪器必须按城市测量规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单位应为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省以上测绘器具检定所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书。其精度应与作业时的控制等级相适应。6数字测图方案6.1野外巡视调查野外巡视调查是地形图修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地物、地貌变化反映得充分与否、现势性体现得充分不充分的关键,作业组应重视巡视对照,对每个地方均要走到看到并测绘完全。按周期巡

12、视和跟踪调查地物、地貌的变化;在每周期分两个阶段完成测区所有地物、地貌的修测工作。6.2图根控制本测区修测围大部分为工厂、居民区,图根控制主要以附合导线和支导线的形式加密图根导线。在建筑区密集的少数地区图根导线可进行二次附合。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图根导线附合线路总长不应大于1800米,平均边长不应大于150米。图根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图根控制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3cm。图根导线长度大于1KM时绝对闭合差应小于26cm,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7000。图根控制点高程,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定,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规定执行。根据市局产权处2

13、001年9月27日下发的文件还应增加“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80mm”的要求,以控制对向观测精度(D为三角高程导线长,以公里计)。当三角高程导线的边数超过规的规定时,应组成结点网。增设一次性光电支导线点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900米的支导线,最大边长不大于300米;首站应观测两个以上起算方向,作为方向检核。其它站水平角均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或固定角闭合差不超过40;一站式支点的边长一般小于400米,测距、测角均一测回测定;支导线点总数应少于图根点总数的30%。埋石图根点为第一次附合的图根点,并做到至少与另一埋石点通视。埋石图根点一般为水泥地打入钢钉并刻写15cm

14、15cm“田”字。图根点的编号在流水号前冠以G+序号(1、2n)组成。图根导线的水平角观测由6级以上等级的全站仪一测回测定。仪器高、觇标高应认真量取,读至1mm,量取觇标高度的位置应与观测时照准的位置一致。图根导线的高程由图根水准或由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路线测定。图根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得超过 40(L为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三角高程路线必须起闭于不低于四等水准的水准点上,且三角高程路线边数不超过12条,闭合差不得超过40(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以公里为单位)。图根水准、三角高程计算取至mm,结果取至cm。6.3 数字化地形测量6.3.1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0cm,次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中误差不大于15cm。平坦地区高程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铺装地面高程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