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51180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初创阶段,和四阶段。2. 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3. 学前教育学是以和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4. 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分析主要是从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个性、情绪能力、和五个方面进行。5. 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等。6.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7.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和。&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和。9. 学前教育是面向岁儿童实施的教育。10. 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

2、的效益。11.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和。12.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贝y、教养结合性原则和原则。13. 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和个别教学。14. 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和两类。15. 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和。16.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17. 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担当的角色有、开拓者、工程师、支持者、养护者、和中介者等。18. 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和帮助三种形式。19. “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自传叙事、和。20. 学前教育包括三

3、个方面,即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21. 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22.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和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二、选择题1. 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A. 家长会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D.家长开放日2. 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在小班进行B.在中班进行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3. 下面选项属于学前教育特征的是()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D.短期性4. 法国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 ( )A.基础学习期 B.巩

4、固期 C.努力期 D.前学习期5. 教师互助中的对话的具体形式有()A. 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B. 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讨论C. 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D. 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5. 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6. 与培养教师沟通能力有关的是()A.培养多种兴趣 B.提高阅读能力C.多参加集体活动D.提高语言速度7. 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 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B. 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

5、性C. 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D. 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8.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A.社会功能B.个体功能C.文化功能D.育人功能9. 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系统性和 ()A.专门化 B.完备化C.丰富性 D.理论性10. 社区教育起源于(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11. 能使榜样起到刺激儿童模仿的作用的特征是( )A释放自己的情感B树立威望C严厉冷漠D标新立异12. 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13. 陈

6、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14. 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的是邻近学科和()A.心理学B.科学技术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D.生理学15. 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是()A集体教学 B认知教学C一般教学D特殊教学三、判断题1. 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陶行知。()2.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萌芽阶段。()3.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满足儿童的需要。()4. 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5. 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

7、。()6. 学前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身心健康、个性完善”。()7. 学前教育只具备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8. 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单项性。()9. 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10. 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11. 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12. 把儿童心理分为四个阶段的是皮亚杰。()13. 在我国幼儿园中,按教育的作用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两类。()14. 儿童的一切发展首先都是从学校开始的。()15. 学前阶段是儿童主观能动性迅速发展的关键期。()16. 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即是指幼儿园的物理环境。()17. 学前教育不影响一个将来的文化

8、水平发展。()18. 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19.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要素。()20. 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原则是单项性。()四、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2. 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3. 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4.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5. 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6. 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7. 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8. 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9. 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五、论述题1. 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2. 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3. 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

9、发展的影响。4.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5.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6. 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7. 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8. 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9. 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六、实例分析1. 材料: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 下几个说法: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 子高兴的呗。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角色要求。2. 一天,

10、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 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 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 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 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 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根据材料讨论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3. 一位母亲向专家咨询时说:“我女儿上幼儿园中班,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

11、,就是特别 嗜好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 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在幼儿园也是如此,明明是她粗心 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异乎寻常地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难道是我 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根据这个案例,结合工作经验谈谈你认为幼儿园应该怎样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萌芽阶段,发展阶段2. 理想国3. 教育学,心理学4. 社会化,心理健康发展5.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6. 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7. 想像力,表现力8. 理想的功能/期望功能,实际功能610

12、. 育人效益11. 教学活动,游戏活动12. 渗透性,实践性13. 集体教学,分组教学14. 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15. 保育环境,教育环境16. 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17. 指导者,研究者18. 对话,协作19. 教学叙事,生活叙事20.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1. 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22. 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二、选择题B D B D C A C A D B B A D B A三、判断题错 对 对 错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错 对 对 错 对 错 对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学前

13、教育的组织形式。 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2. 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答案要点:学前教育是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它在人一生的内在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 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发 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有 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3. 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答案要点: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 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 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

14、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 类某些特有的能力。4.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答案要点: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智力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等(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引导幼儿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 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 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 容。5. 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答案要点:生活活动既是儿童

15、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 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 卫生习惯;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6. 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 方向;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 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7. 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答案要点: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 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