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51071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镜()峡()眉()螺() 境()夹()媚()累() 二、填空。 、望洞庭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中(),()。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句,把()比作(),把()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的意思,未是()的意思,可以用成语()来形容。3、峨眉山月歌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人在()的()乘船远行,从()出发,驶向(),最后到达()。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等景物。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的意思,下是()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的感情。 三、拓

2、展练习。 1、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野旷天低树,()。(),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2、趣填成语。 千疮百()()虚乌有宁死不()()形毕露 投桃报()()手起家纲举目()()往开来 3、古诗两首作业设计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望洞庭和峨嵋山月歌都是描写_(A、夏天的景色的;B、春天景色的;C、秋天景色的)。 2、望洞庭通过丰富的_和形象的_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峨嵋山月歌描写了作者行船时思念_的感情。 二、多音字注音我最棒。 和_平磨_刀发_卡和_诗磨_坊发_现 二、朗读我最强,回答问题我最棒。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请写出后两句的意思: _ 3、诗中共提到五处地名,请用_画出来。 三、知识拓展我能行。 1、洞庭湖位于我国的_省,是我国的第_大淡水湖。峨嵋山在_省,为我国_教四大名山之一。 、本课作者刘禹锡的古诗还有_、_等;本课作者李白的古诗还有_、_和_等。 3、关于秋天美景的古诗句还有()_、_。(2)_、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