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_19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51066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观后感_19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孔子》观后感_19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孔子》观后感_19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孔子》观后感_19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孔子》观后感_19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观后感_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观后感_19(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观后感孔子观后感 仔细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孔子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观后感1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积淀中,“礼”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入了生活的每一寸肌肤。礼尚往来、落落大方、礼多人不怪关于礼的成语名言成语如此之多,然而“礼”原委是什么呢?我想很难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当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突然感觉心有戚戚焉。孔子的一生简洁而困难。简洁,是因为他始终只有一个目标,他终其一生都只为这一个幻想而奋斗。他不慕功名、不求利禄,淡泊明志困难,是因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

2、经受了常人不可思议的苦难、付出了毕生心血,他冒死为逃奴请命,用百辆牛车吓退五百战车,五十五岁周游列国,时间长达十四载这些都是孔夫子应用和才智的体现。夫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高大坚毅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有三件事情犹如时间为树刻上年轮那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让我每日三省自身。公山大人死的时候立下遗嘱,吩咐他生平心爱的人都要陪葬,陪葬的奴隶纷纷被乱刀砍死,只有一名小奴隶漆思弓在慌乱之中侥幸逃出,但后面的追兵照旧紧追不舍。离弦之箭丝毫不差地插入漆思弓的身体,他惊恐之下,向一名配剑的勇士求救。勇士以其威猛与才智吓退了追兵,救下了漆思弓,这名勇士正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担忧因为

3、自己的“一时鲁莽”连累大家,想将漆思弓送到他内兄家去,孔子知道此事后,不仅表扬了弟子,并告诫他“见义不为无勇也。”毅然决然地留下了漆思弓。当公孙狃来搜查时,孔子面无惧色,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反对,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代圣人的睿智。冬祭大会上,孔子又为漆思弓请命,但公山大人的儿子站起来反对,说让漆思弓陪葬是对父亲大人的孝顺和敬重!孔子反对:“公山大人的遗嘱是让他生平心爱的人陪葬,您是他的儿子,公山大人怎能少得了您的陪伴呢?”公山大人的儿子张口结舌,只好同意了漆思弓不陪葬。最终,孔子不仅仅挽救了漆思弓,而且还适时提出废除奴隶殉葬的旧俗。的确,以礼杀人非礼也。孔子“仁”的思想,再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4、孔子与其弟子周游列国时,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车竹简不幸掉入了冰洞里,弟子颜回纵身一跃跳入冰洞里竹简回来了,子路却恒久地走了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久久不愿放开时,我的眼眶潮湿了,在当今社会,人人都说好书是一生的财宝,书籍是人类的挚友然而,有谁会仔细地对待一本书?有谁情愿为一本书付诞生命?礼,不仅仅是从与人交往而言,对待任何事物,不论有无生命,都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孔子弟子子路为爱护年幼的国军,浴血奋战,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临死之前,他照旧记得夫子的教育,将官帽端端正正地戴好。在他整理好官帽的一刹那,敌军又围了上来,他没能系好帽带,含恨倒下看到这里,我被深深震撼了,衣冠正人正,子路在这里端正的并不

5、只是自己的衣冠,更是他的道德、是他的人格后两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言传身教,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学高身正的老师,有才能、有气节的弟子啊!礼,穿越千年,到了我的眼中,礼变得很简洁在图书馆看书时,不大声喧哗!在跑步竞赛时,不横跨跑道!在苦恼时,不对父母亲发脾气!当脚要踏入草坪的时候,收回脚是对小草的礼貌!当手伸向花儿的时候,收回手是对花儿的礼貌!当枪对准动物的时候,收回枪是对动物的礼貌!礼,是生活的一切,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到这个字,就会有一种道德、一种力气在你的心中油然而生。孔子观后感2对于一个常年来被繁华都市喧嚣与商业资讯所“围困”的一般市民,或者一个已过天命之

6、年而极少走进剧院的人来说,被挚友邀至那近郊清爽的高校校内剧场内,去欣赏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孔子,好像感觉到非常的庆幸与“精神奢华”,好像有一种逃离都市“文化雾霾”,感受重返高校校内“纯洁”的冲动。国家剧院、舞剧、孔子、校内遂将这一系列完备的词语一一连接起来,脑海中顿然出现出舞台上华美的光焰,未曾想匆忙进入剧场后即是应了主持人精简的开场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当大幕缓缓拉启之时,整个舞台上闪烁出华丽、飘逸、灵动的浩大场面,富有古典宫廷乐舞的辉煌场景在梦幻般舞台灯光的衬托下,一个个舞者在高调色调、统一服饰变化的曼舞中,好像羽化登仙。舞剧序部的执羽情景之后,孔子四幕大戏分别以乱世天问、

7、绝粮、大同、仁殇依次而呈现,在场全部的观众好像顷刻凝神屏息关注于舞剧演绎的每一刻,全然沉醉在舞剧叙事接连的情节中,伴随着深刻的主题哲理延长,伴随着妃、公、臣三者与孔子人物关系、故事场景的演化,伴随着舞蹈人体动态描摹状物方式的激情深化,及道具、音乐、灯光、布景一系列有逻辑的深层次推动,孔子这一“圣人化境”的形象聚合成真善美的“实体神像”,好像千年后活着的孔子跃然而出,且活灵活现此刻,我好像已陷入悲欣交集、香色浓艳的故事场景剧情氛围中,被置身于古代人文与现代时尚虚实交替的情景里。诚然,我是被中国歌剧舞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内”的义举而感动了。孔子舞剧以“乐也者,圣人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

8、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的传承宗旨,溯源逐本。孔子剧组或许融入“古代乐治就是由乐舞的道德感化力气促成社会安定”这一大义,同时把握孔子对非礼之乐“八佾舞于庭”的斥责,遂将“圣人”活的人物搬上舞台,以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达到雅俗共赏、内外行同赞这一种难能为美的艺术极境。试想在社会伦理悖化、价值理念资本化、文化商业化、艺术泛消遣化的全商时代逆境中,要用何等超常的意志力、创新力来细心缔造孔子仁者爱人、天地人物一体同构、参赞化育、曲成万物、大德敦化的境界,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圣贤般的执着与使命,秉承“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凛然正气。首先孔子舞剧叙事性结构,融汇了古典舞、现代舞与民间舞

9、等多种舞台戏剧表演特色与精髓,编剧选取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乱世、诸侯纷争、天灾人祸不绝的时期中孔子列国周游、历尽坎坷的片断。其次,突出其治国之策的推行,书院教化理念的传播,为民请命的苦旅3个核心史实,采纳缀联、梳理到穿越、整合及至参差、提升艺术创作方法,呈现宫廷帷幕菜谱严下的肃杀冷酷、残暴无道,一如进谏中的危境,君臣间的杀戮,传道中的悲欣,祭祀时的决然,令人震撼的是舞剧叙事结构中细微环节的亮色始终贯穿其间,无论是舞美设计中竹简书法背景的推移,或是进谏书简道具舞蹈的托物言志;无论是舞台古俑道具缘物寄情千年的寓意,还是万民跳傩、祭祀典礼,或是圣人舞剑祈天的心愿,都契合了一代圣贤内心“仁者”无穷的张力

10、。尽管校内舞台所限、群舞人物庞杂,但艺术表演却俨然有序、色调清爽、主题意蕴深刻,而每一时段的舞台灯光音乐富有节奏的演进改变,将每一位舞者的表情给予传神与出彩(而整部舞剧并未灯光分区切割或炫光绝技)。以笔者之见,欣赏孔子舞剧最是以空杯心态、以唯美的情感、以回味的方式为上,正所谓见仁见智,仁者第一。所以真的想再一次欣赏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孔子,静默无语地观舞者圣境,共享美美与共,“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观后感3常有思想,有谋略的人,也为他能更进一步的实现自己仁政的幻想而感到兴奋。孔子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过人的指挥才能。但这引发了佞臣谋反,干脆导致了季桓子罢

11、黜孔子。孔子从今便起先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子见南子”的情节让我印象颇深。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理想。所以讲究礼节注意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 -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或许很简单了解夫子的苦痛,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苦痛中领悟到的境界。 ”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唯恐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孔子师徒的周游之路异样艰辛。遭人嘲讽,被人误会,居无定所。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孔子一行人四处漂泊讲学,却经常遭人

12、驱除。后被困于小村庄,绝粮多日,但即使在这种连生命都难保的危难关头之时,孔子依旧讲诵诗礼,孔子弟子子路很迷惑,于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境况艰难得时候吗?”孔子便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表现出了孔子对于志向的坚持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心态。就算自己的政治主见不被众人接受,甚至到处被人误会、迫害,孔子心中的信念之火依旧在燃烧,鼓舞着他不断讲学。就算身处逆境,君子也可安于艰难困苦。颜回,子路,相继去世,让孔子一夜白了头。孔子依旧在漂泊着,直到鲁君恳求孔子回国。当问及是如何找到他时,一人说“有人告知他,东面有个外乡人,其额像尧帝,其肩像子产,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像丧家之犬,我一听那说的便确定

13、是夫子你。”孔子说的确是丧家之犬。我不知孔子是如何说出这句话,内心活动是什么,我只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哀痛与深深的无奈。孔子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鲁春秋,后人理解我因为这本书,误会我也是因为这本书。 后世之人,始终在学习孔子,但或许正如南子所说“世人或许很简单了解夫子的苦痛,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苦痛中领悟到的境界。”礼仪是个人心理安静、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加修养的保障。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全部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礼仪是家庭美满和谐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谐、父慈子孝、家庭华蜜;礼仪

14、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肯定的;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志向、走向胜利,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恳守信,可以增加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扬教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助于提升个人素养。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是熟人之间的奢侈品,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礼仪对当代中国特别重要,正如孔子所说“礼之用,和为

15、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行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礼治国,才能使国家恒久昌盛,百姓安家立业,实现大同社会。孔子观后感4东周末年,矗立数百年的周朝王室已经朝不保夕,各个诸侯国均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斗争。这是中国历史一个气概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绚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斗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孔子为了志向奔跑在列国之间,孤独的与整个时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才智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他数度被乱军围困而绝粮,也曾被卷入阴谋的漩涡,其意被世人误会、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电影孔子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起先讲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都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足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执政,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三桓”是鲁国大夫季孙氏孟损失叔孙氏三家的合称,而季孙氏又是三桓的首脑,而孔子因阻挡季桓子家奴免受陪葬,后又在朝堂上提出废除人殉的恳求与之结怨,双方冲突显现。孔子治鲁小有成就,引起邻国齐国的担心,齐国试图借助会盟的方式挟制鲁君。孔子随鲁定公前往。会见中,齐国发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